实验三已二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电动搅拌器的使用方法及浓缩、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OH+ 8 KMnO4 + H,0→3HO,C(CH2)4CO,H +8MnO2+8KOHP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烧杯(250mL、500mL各1个);温度计(1支);吸滤瓶(1个);布氏漏斗(1 个)。药品:环己醇享2g2.1mL(0.02 mol);高锰酸钾6g(0.038mol);0.3mol.L-NaOH:亚硫酸氢钠:浓硫酸。【物理常数】四、实验操作:1.仪器安装:1.搅拌器的轴与搅拌棒在同一直线上。2.先用手试验搅拌棒转动是否灵活,再以低转速开动搅拌器,试验运转情况。3.搅拌棒下端位于液面以下,以离烧杯底部3~5mm为宜。4.温度计应与搅拌棒平行且伸入液面以下。2.已二酸的制备:在250mL的烧杯中加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mL水,搅拌下加入6g高锰酸钾,待高锰酸钾溶解后,用滴管慢慢加入2.1mL环已醇,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45°C,然后沸水浴5min使氧化反应完全并使二氧化锰凝结。3.粗产物的处理:抽滤、洗涤残渣,取滤液,有约4mL浓盐酸酸化,是溶液呈强酸性,在石棉网上加热浓缩至10mL左右,用活性炭脱色后放置结晶,得到白色结晶,4.称量、计算产率、测定熔点。五、注意事项:1
1 实验三 己二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用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电动搅拌器的使用方法及浓缩、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OH HO2C(CH2 ) 3 + 8 KMnO4 + H2O 3 4CO2H + 8 MnO2 + 8 KO H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烧 杯(250 mL、500 mL 各 1 个);温度计(1 支);吸滤瓶(1 个);布氏漏斗 (1 个)。 药品: 环己醇 2 g 2.1 mL (0.02 mol); 高锰酸钾 6 g (0.038 mol); 0.3 mol.L-1 NaOH; 亚硫酸氢钠;浓硫酸。 【物理常数】 四、实验操作: 1.仪器安装: 1. 搅拌器的轴与搅拌棒在同一直线上。 2. 先用手试验搅拌棒转动是否灵活,再以低转速开动搅拌器,试验运转情况。 3. 搅拌棒下端位于液面以下,以离烧杯底部 3~5 mm 为宜。 4. 温度计应与搅拌棒平行且伸入液面以下。 2.己二酸的制备: 在 250 mL 的烧杯中加入 5 mL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50 mL 水,搅拌下加入 6g 高锰酸 钾,待高锰酸钾溶解后,用滴管慢慢加入 2.1mL 环己醇,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 45 ºC,然后沸水浴 5min 使氧化反应完全并使二氧化锰凝结。 3.粗产物的处理: 抽滤、洗涤残渣,取滤液,有约 4mL 浓盐酸酸化,是溶液呈强酸性,在石棉网上加热浓 缩至 10mL 左右,用活性炭脱色后放置结晶,得到白色结晶, 4. 称量、计算产率、测定熔点。 五、注意事项:
1.KMnO4要研细,以利于KMnO4充分反应。2.环已醇要逐滴加入滴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因反应强烈放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而难以控制。3.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在43~47℃之间。4.反应终点的判断:(1)反应温度降至43℃以下。(1)用玻璃棒蘸一滴混合物点在平铺的滤纸上,若无紫色存在表明已没有KMnO4。5.用热水洗涤MnO2滤饼时,每次加水量约5~10ml,不可太多。6.用浓硫酸酸化时,要漫漫滴加,酸化至pH=1~3。7.浓缩蒸发时,加热不要过猛,以防液体外溅。浓缩至10ml左右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结晶。2
2 1.KMnO4 要研细,以利于 KMnO4 充分反应。 2.环己醇要逐滴加入,滴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因反应强烈放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而难 以控制。 3.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在 43~47℃之间。 4.反应终点的判断: (1)反应温度降至 43℃以下。 (1) 用玻璃棒蘸一滴混合物点在平铺的滤纸上,若无紫色存在表明已没有 KMnO4。 5.用热水洗涤 MnO2 滤饼时,每次加水量约 5~10 ml,不可太多。 6.用浓硫酸酸化时,要漫漫滴加,酸化至 pH=1~3。 7.浓缩蒸发时,加热不要过猛,以防液体外溅。浓缩至 10 ml 左右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 冷却、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