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三)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 the third) 【课程编码】WXzB043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时】108学时 【学分】6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秘书学专业 的专业基础课,是中文专业、秘书学专业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 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分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 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郭,以及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 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 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 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 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 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 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 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 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 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髙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延安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三)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 the third) 【课程编码】WXZB043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 时】108 学时 【学 分】6 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秘书学专业 的专业基础课,是中文专业、秘书学专业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 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分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 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郭,以及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 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 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 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 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 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 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 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 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 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6学分,108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编章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1|元代杂剧的发展 1:2关汉卿 1:3王实甫 1:4元代其他作家作家作品 1;5南戏 444648 1;6元代散曲 1;7元代诗文 4 《三国演义》 2;2 《水浒传》 2:3 《西游记》 2;4 《金瓶梅》与其他长篇小说 2:5 明代短篇小说 2:6 明代戏剧 2;7汤显祖 444444444 2:8 明代诗歌 2:9明代散文 3:1《聊斋志异》与清代其他文言短篇小说|4 3;2《儒林外史》和清代其他长篇小说 3:3 《红楼梦》 46
2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6 学分,108 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编章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1 元代杂剧的发展 4 1;2 关汉卿 4 1;3 王实甫 4 1;4 元代其他作家作家作品 6 1;5 南戏 4 1;6 元代散曲 8 1;7 元代诗文 4 2;1 《三国演义》 4 2;2 《水浒传》 4 2;3 《西游记》 4 2;4 《金瓶梅》与其他长篇小说 4 2;5 明代短篇小说 4 2;6 明代戏剧 4 2;7 汤显祖 4 2;8 明代诗歌 4 2;9 明代散文 4 3;1 《聊斋志异》与清代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4 3;2 《儒林外史》和清代其他长篇小说 4 3;3 《红楼梦》 6
3:4清代戏曲 3;5 《长生殿》与《桃花扇》 3;6清代诗词 7清代散文 46446 3:8清代讲唱文学与民间歌曲 合计 108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编元代文学 第一章元代杂剧的发展 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应明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大致状况,理解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把握元杂剧繁荣的原因以及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中国戏曲发展史概说。 、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3、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4、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3、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3 3;4 清代戏曲 4 3;5 《长生殿》与《桃花扇》 6 3;6 清代诗词 4 3;7 清代散文 4 3;8 清代讲唱文学与民间歌曲 6 合 计 108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元代杂剧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应明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大致状况,理解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把握元杂剧繁荣的原因以及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中国戏曲发展史概说。 2、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3、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4、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元杂剧繁荣的表现。 2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3、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四、课外作业选题 1、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第二章关汉卿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关汉卿的生平、性格特点,以及其杂剧创作和分类情况,重点把握《窦 娥冤》的艺术特点和关汉卿杂剧的成就,能够分析窦娥形象,理解窦娥悲剧产生 的社会时代原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关汉卿的生平、性格。 2、关汉卿的作品分类。 3、《窦娥冤》主题思想、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艺术特点以及窦娥的性格特 4、其他杂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5、关汉卿的散曲。 课堂讨论选题 1、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时代原因。 2、窦娥形象分析。 3、《窦娥冤》的艺术特点。 4、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窦娥形象分析 2、《窦娥冤》的艺术特点。 3、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4、熟读《窦娥冤》。 第三章王实甫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王实甫的生平、创作情况,理清西厢故事发展演变的脉络,重点把握《西
4 第二章 关汉卿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关汉卿的生平、性格特点,以及其杂剧创作和分类情况,重点把握《窦 娥冤》的艺术特点和关汉卿杂剧的成就,能够分析窦娥形象,理解窦娥悲剧产生 的社会时代原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关汉卿的生平、性格。 2、关汉卿的作品分类。 3、《窦娥冤》主题思想、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艺术特点以及窦娥的性格特 征。 4、其他杂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5、关汉卿的散曲。 三、课堂讨论选题 1、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时代原因。 2、窦娥形象分析。 3、《窦娥冤》的艺术特点。 4、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四、课外作业选题 1、窦娥形象分析。 2、《窦娥冤》的艺术特点。 3、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4、熟读《窦娥冤》。 第三章 王实甫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王实甫的生平、创作情况,理清西厢故事发展演变的脉络,重点把握《西
厢记》的艺术特点,能够分析莺莺、张生、红娘等形象。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王实甫的生平、创作 2、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 3、《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4、《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5、《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讨论选题 1、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 2、《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3、《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四、课外作业选题 1、《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2、《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3、熟读《西厢记》。 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关汉卿、王实甫以外的其他元代杂剧作家的成就。 重点掌握《墙头马上》的喜剧特点、《汉宫秋》的艺术特点、《李逵负荆》的戏剧 艺术特点、《赵氏孤儿》的戏剧冲突、《倩女离魂》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理解 《陈州粜米》中的包公形象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白朴与其代表作《墙头马上》。 2、马致远的杂剧创作以及《汉宫秋》对昭君故事的改造和艺术特点。 3、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及其戏剧艺术特点。 4、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及其戏剧冲突。 5、郑光祖《倩女离魂》及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5 厢记》的艺术特点,能够分析莺莺、张生、红娘等形象。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王实甫的生平、创作。 2、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 3、《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4、《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5、《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讨论选题 1、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 2、《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3、《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四、课外作业选题 1、《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2、《西厢记》的艺术特点。 3、熟读《西厢记》。 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一、学习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关汉卿、王实甫以外的其他元代杂剧作家的成就。 重点掌握《墙头马上》的喜剧特点、《汉宫秋》的艺术特点、《李逵负荆》的戏剧 艺术特点、《赵氏孤儿》的戏剧冲突、《倩女离魂》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理解 《陈州粜米》中的包公形象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白朴与其代表作《墙头马上》。 2、马致远的杂剧创作以及《汉宫秋》对昭君故事的改造和艺术特点。 3、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及其戏剧艺术特点。 4、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及其戏剧冲突。 5、郑光祖《倩女离魂》及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