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离子都是一价的,当通入4mol电子的电量时, 阳极上有4mol负离子氧化,阴极上有4mol正离子还 原。 两电极间正、负离子要共同承担4mol电子电量的 运输任务。 离子都是一价的,则离子运输电荷的数量只取决 于离子迁移的速度
设离子都是一价的,当通入4 mol电子的电量时, 阳极上有4 mol负离子氧化,阴极上有4 mol正离子还 原。 离子都是一价的,则离子运输电荷的数量只取决 于离子迁移的速度 。 两电极间正、负离子要共同承担4 mol电子电量的 运输任务
1.设正、负离子迁移的速率相等,=r,则导电任 务各分担2mol,在假想的AA、BB平面上各有2mol 正、负离子逆向通过。 B 迁移情况 阳 阴 极 极 最后结果 阳极部A 中部B 阴极部 粒子的电迁移现象一第一种情况 当通电结束,阴、阳两极部溶液浓度相同,但比 原溶液各少了2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不变
1.设正、负离子迁移的速率相等, ,则导电任 务各分担2mol,在假想的AA、BB平面上各有2mol 正、负离子逆向通过。 r r + = − 当通电结束,阴、阳两极部溶液浓度相同,但比 原溶液各少了2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不变
2.设正离子迁移速率是负离子的三倍,=3r,则正 离子导3mol电量,负离子导1mol电量。在假想的AA、 BB平面上有3mol正离子和1mol负离子逆向通过。 B +.+ 迁移情况 阳 阴 极 极 最后结果 阳极部A 中部B阴权部 粒子的电迁移现象一第二种情况 通电结束,阳极部正、负离子各少了3mol,阴极 部只各少了1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仍保持不变
2.设正离子迁移速率是负离子的三倍, ,则正 离子导3mol电量,负离子导1mol电量。在假想的AA、 BB平面上有3mol正离子和1mol负离子逆向通过。 r r + = 3 − 通电结束,阳极部正、负离子各少了3mol,阴极 部只各少了1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仍保持不变
7.2.2离子的电迁移率 向阴、阳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物质的量总和恰好 等于通入溶液的总电量。 正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的量 正离子运载的电量Q 负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的量 负离子运载的电量Q 正离子运动速度v+ 负离子运动速度v
7.2.2 离子的电迁移率 向阴、阳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物质的量总和恰好 等于通入溶液的总电量。 − + − + = = v v Q Q 负离子运动速度 正离子运动速度 负离子运载的电量 正离子运载的电量 负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 的量 正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 的量
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速率用公式表示为: dE dE V.=U dl v_=u_ dl 式中,为电位梯度,比例系数4,和u分别称为正、负 离子的电迁移率(electric mobility)u,又称为离子淌度 (ionic mobility),即相当于单位电位梯度时离子迁移 的速率。它的单位是m2sl.V1。 电迁移率的数值与离子本性、电位梯度、溶剂性 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用界面移动法测量
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速率用公式表示为: l E v u d d + = + l E v u d d − = − 式中 为电位梯度,比例系数 u + 和 u -分别称为正、负 离子的电迁移率 (electric mobility ) u ,又称为离子淌度 (ionic mobility ),即相当于单位电位梯度时离子迁移 的速率。它的单位是 m 2·s-1·V-1 。 d d E l 电迁移率的数值与离子本性、电位梯度、溶剂性 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用界面移动法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