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答案】8.D9.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 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 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 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 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8.试题分析:D项“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错。“怨恨”表达过重,应是戍边的愁苦, 有家难回的无奈 9.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 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 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 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九、【2018年中考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 9.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 流淌 10.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9.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
6 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答案】8.D9.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 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 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 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 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8.试题分析:D 项“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错。“怨恨”表达过重,应是戍边的愁苦, 有家难回的无奈。 9.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 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 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 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九、【2018 年中考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 9.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 流淌。 10.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9.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
想象,对诗句內瑢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 句进行简单翻译。本题要抓住“山灬平野”江水几个意象,结合原句,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其景象。 10.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 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将“水ˆ赋予人的情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的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十、【2018年中考湖南娄底卷】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答案】 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 15.试题分析:(1)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概括作答。词 的上阕写词人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黁,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千骑 卷平冈突现岀太守率领的队伍,声势浩大。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据 此,词的上阕可概括为:描绘了太守岀猎的壮阔场景。(2)考查重点词语的作用。从上阕岀猎时词人的神 情举止之狂和下阕词人由打猎而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可以看出:诗词中的“狂"字领起下文,并贯穿 全词,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抒发作者豪情凭依。据此理解作答 16.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 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 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 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 作者用天狼喻指辽和西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 志豪情。据此理解作答。 十一、【2018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阅读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7 十、【2018 年中考湖南娄底卷】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答案】 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 15.试题分析:(1)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概括作答。词 十一、【2018 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阅读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春山望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