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不完全竞争市场(1)【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进一步论证其长期均衡产量确定的特点。【本讲的重点】完全垄断厂商的D曲线与R曲线、MR与AR、TR与AR、MR与Ed等之间的关系。【本讲的难点】MR与AR、MR与Ed之间的关系。【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本讲课程的引入】本章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不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的结构特征、均衡形成过程及厂商的定价策略。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完全垒断市场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其特性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垒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具有以下特征: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2.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3.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产替代品来代替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产品的一种抽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完全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是由于该厂商控制了这种产品的供给,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并生产同种产品。导致垄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资源的独家控制。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其他厂商就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从而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个垄断者。第二,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要持续到一个很高的产
第十七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1) 【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 线,进一步论证其长期均衡产量确定的特点。 【本讲的重点】完全垄断厂商的 D 曲线与 R 曲线、MR 与 AR、TR 与 AR、MR 与 Ed 等之间的关系。 【本讲的难点】MR 与 AR、MR 与 Ed 之间的关系。 【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本讲课程的引入】 本章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 不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的结构特征、均衡形成过程及厂商的定价策略。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其特性 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 垄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 市场上,具有以下特征: 1. 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 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 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 2. 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 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 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 3. 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 产替代品来代替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 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 4.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 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 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 产品的一种抽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 完全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 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是由于该厂商控制了这种 产品的供给,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并生产同种产品。导致垄断的原因一般 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资源的独家控制。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 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其他厂商就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从而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 个垄断者。 第二,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 规模经济性,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要持续到一个很高的产
量水平,此时,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场需求的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供给该产品就难以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许多公用行业,如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地铁等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第三,拥有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和法律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专利权是为促进发明创造,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发明人的一种权利。专利权禁止其他人生产某种产品或使用某项技术,除非得到发明人的许可。一家厂商可能因为拥有专利权而成为某种商品的垄断者。不过专利权带来的断地位是暂时的,因为专利权有法律时效。在我国专利权的法律时效为15年,美国为17年。第四,政府特许权。某些情况下,政府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业的人数,如大城市出租车驾驶执照等。很多情况下,一家厂商可能获得政府的特权,而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如邮政、公用事业等。执照特权使某行业内现有厂商免受竞争,从而具有垄断的特点。作为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的前提,企业同意政府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P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ed.ed.=1.需求曲线((d)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企业和行业合二为一,企业就是行业。因此4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MAD(AR=P)求曲线,这是断厂商的重要特征。垄断厂商(a)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销售量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因此,完全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减少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在其产量水平较高时,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同。知道了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可以UQ(b)分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7一1所示。图7一1垒断厂商的收益曲线2.收益曲线(R)首先看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厂商的P与Q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垄断厂商的总收益TR=P(Q)·Q,由AR定义可知,此时:AR==P(0)(7.1)0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其次看总收益。由于AR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AR呈递减趋势,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MR曲线在AR曲线的下方。假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则可确定MR的函数形式,进而确定MR曲线的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设垄断厂商的总需求函数形式为:(7.2)P=a-b.Q
量水平,此时,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 场需求的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供给该产品就难以获得利润。这 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许多公用行业,如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地 铁等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第三,拥有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和法律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专利权是为 促进发明创造,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发明人的一种权利。 专利权禁止其他人生产某种产品或使用某项技术,除非得到发明人的许可。一家 厂商可能因为拥有专利权而成为某种商品的垄断者。不过专利权带来的垄断地位 是暂时的,因为专利权有法律时效。在我国专利权的法律时效为 15 年,美国为 17 年。 第四,政府特许权。某些情况下,政府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 业的人数,如大城市出租车驾驶执照等。很多情况下,一家厂商可能获得政府的 特权,而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如邮政、公用事业等。执照特权使某行业 内现有厂商免受竞争,从而具有垄断的特点。作为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的前提, 企业同意政府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 线 1. 需求曲线(d) 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 企业和行业合二为一,企业就是行业。因此垄 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 求曲线,这是垄断厂商的重要特征。垄断厂商 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销售量 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因此,完全垄断厂商是价 格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减少销售量来提高市场 价格,在其产量水平较高时,市场价格也随之 下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 接受者不同。 知道了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可以 分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 7—1 所示。 2. 收益曲线(R) 首先看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厂商的 P 与 Q 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垄断厂商的总收益 TR = P(Q)Q ,由 AR 定义可知, 此时: P(Q) Q TR AR = = (7.1) 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其次看总收益。由于 AR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 AR 呈递减趋势,根据边际 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 MR 曲线在 AR 曲线的下方。假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 线性的,则可确定 MR 的函数形式,进而确定 MR 曲线的位置。具体分析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总需求函数形式为: P = a − b Q (7.2) P O Q H F MR ed.>1 ed.=1 ed.<1 D(AR=P) G (a) P O Q TR (b) 图 7—1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式中a、b为常数,a、b>0,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TR(O)=P.Q=(a-b·Q)·Q=a·Q-b·QMR() TR() =a-2bo(7. 3)do根据MR的函数形式即可得图7一1所示的MR曲线,MR曲线的斜率为一2b,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的一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不仅与价格相关,还与需求弹性相关。设需求函数为:P = P(Q)则: TR(Q)= P()·QMR(g)= dTR(Q)2=P+0.2pdodo1+0.dpP.do即:MR=P1-(7.4)e.式中ea为需求价格弹性。从上式可以看出: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ea>1时,MR>0,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增加。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e<1时,MR<0,缺之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减少。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即ea=1时,MR=0,此时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大。图7一1反映了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三垒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图7一2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运用边际收益一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P.C
式中 a、b 为常数,a、b>0,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 ) ( ) 2 TR Q = P Q = a − b Q Q = a Q − b Q ( ) ( ) a bQ dQ dTR Q MR Q = = − 2 (7.3) 根据 MR 的函数形式即可得图 7—1 所示的 MR 曲线,MR 曲线的斜率为—2b, 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 的一半。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不仅与价格相关,还与需求弹性相关。设需求函数为: P = P(Q) 则: TR(Q) = P(Q) Q ( ) ( ) dQ dP P Q dQ dTR Q MR Q = = + = + P dQ Q dP P 1 即: = − d e MR P 1 1 (7.4) 式中 ed为需求价格弹性。 从上式可以看出: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 ed>1 时,MR>0,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 增加将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 ed<1 时,MR<0,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 增加将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即 ed=1 时,MR=0,此时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 大。 图 7—1 反映了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三 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 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 润最大化条件为 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 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 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 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 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图 7—2 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 运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 MR=MC 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 P、C MC
Q,与Q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P,对应的成本由AC曲线得到为G,显然P>G,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PCBA的面积。从图7一2中看,在Q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Q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如图7一3所示。此时按照MR=MC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这一产量水平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AC曲线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与C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断厂商的TR等于T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CPCMC/TCTVCTRD(AR)NFC2Q2Q0QQ3(a)图7—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二)CP*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MCATCC3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断厂商也可能发AVC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MRDCAR)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7一O4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Q3(b)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的水平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图7一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三)P3,从AC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C,从图中可看出P<C,,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ABC的面积。此时P>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果B<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7.5)MR=SMC2.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条件下,长期中不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
Q1,与 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 P1,对应的成本由 AC 曲线得 到为 C1,显然 P1>C1,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 P1C1BA 的面积。 从图 7—2 中看,在 Q1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 Q1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 时的均衡产量。 * 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如图 7—3 所示。此时按照 MR=MC 确定的产量水平在 Q2,这一产量水平与需 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 AC 曲线与需求曲线 D 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 P 与 C 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垄断厂商的 TR 等于 TC,厂商的经济利 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 *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 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垄断厂商也可能发 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 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 7— 4 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按照 MR=MC 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 Q3的水平 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 P3,从 AC 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 C3,从图中可 看出 P3 C3 ,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 的,等于矩形 P3ABC3的面积。此时 P3>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 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 果 P3<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7.5) 2.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条件下,长期中不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 图 7—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二) Q C O Q2 P MC AC P2 A MR D(AR) C P O Q3 Q FC TR TVC TC C P O Q MR D(AR) B P3 A C3 AVC ATC MC Q3 (a) (b) 图 7—4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三)
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厂商数量的调整,因而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如果垄断厂商短期内获得利润,长期内只要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利润。垄断厂商短期有三种状态。因此厂商的调整过程分别从这三种状态开始,其调整过程非常类似,本书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分析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如图7—5所示。P假定垄断厂商目前的生产规模为S4ACLACHSAG、SMG表示的生产规模,在SMG=MRDA所确定的产量水平Q上,垄断厂商实现P2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为矩形HPAB所表示的面积。D(AR)但是从长期看,这并不是最优的生产规模。由于长期中其他厂商不能进入,MR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实现更大的0QQ利润。垄断厂商将会把产量调整到MR=LMC=SMC所确定的产量Q水平上,此图7—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对应的生产规模为SAC和SMC所表示的生产规模。对应的总利润为矩形IP,FG所表示的面积,此时的总利润大于短期内所获得的总利润。从图7一5中可以看出在Q产量水平上,MR曲线、LMC曲线、SMC曲线交于一点,这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不仅在短期得到满足,而且在长期也得到满足,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TR>TC或 AC>AC(7.6)当这一条件满足时,SAC=LAC,即图形中SMC和LMC的交点对应的LAC上的点,也就是相应的SAC与LAC的切点。四断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关系一一供给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确定产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唯一关系,这种关系可用行业的供给曲线表示。但完全断市场则不同,由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完全断市场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6所示。在(a)图中,MC曲线是固定的,当需求曲线为D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I,按照MR=MC的原则,垄断厂商生产Q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是P,如果需求曲线由D移到D,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移到MR,此时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对应的价格仍为P2。在(b)图中,MC曲线也是固定的,假定需求曲线由D移到D,则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由MR移到MR,产量水平保持不变,仍然生产Q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分别为R和P2
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厂 商数量的调整,因而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如果垄断厂商 短期内获得利润,长期内只要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短期有三种状态。因此厂商的调整过程分别从这三种状态开始,其 调整过程非常类似,本书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分析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如图 7—5 所示。 假定垄断厂商目前的生产规模为 SAC1、SMC1表示的生产规模,在 SMC1=MR 所确定的产量水平 Q1上,垄断厂商实现 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为矩形 HP1AB 所表示的面积。 但是从长期看,这并不是最优的生 产规模。由于长期中其他厂商不能进入,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实现更大的 利 润 。垄 断厂 商 将会 把产 量 调整 到 MR=LMC=SMC 所确定的产量 Q2水平上,此 时对应的生产规模为 SAC2和 SMC2所表示 的生产规模。对应的总利润为矩形 IP2FG 所表示的面积,此时的总利润大于短期 内所获得的总利润。 从图 7—5 中可以看出在 Q2产量水平上,MR 曲线、LMC 曲线、SMC 曲线交于 一点,这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MC,不仅在短期得到满足,而且在长期 也得到满足,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 TR>TC 或 AC> AC (7.6) 当这一条件满足时,SAC=LAC,即图形中 SMC2和 LMC 的交点对应的 LAC 上的 点,也就是相应的 SAC 与 LAC 的切点。 四 垄断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关系——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确定产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唯一关系,这种 关系可用行业的供给曲线表示。但完全垄断市场则不同,由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 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 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 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 象;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这些都说明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如图 7-6 所示。 在(a)图中,MC 曲线是固定的,当需求曲线为 D1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 为 MR1,按照 MR=MC 的原则,垄断厂商生产 Q1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是 P1,如 果需求曲线由 D1移到 D2,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移到 MR2,此时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Q2对应的价格仍为 P2。 在(b)图中,MC 曲线也是固定的,假定需求曲线由 D1移到 D2,则相应的边 际收益曲线由 MR1移到 MR2,产量水平保持不变,仍然生产 Q1的产量水平,对应 的价格分别为 P1和 P2。 P O Q LMC SAC1 SAC2 SMC2 LAC B MR Q1 Q2 SMC1 D(AR) F G E1 E2 P1 P2 H I 图 7—5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