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不完全竞争市场(2)【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了解寡头垄断的含义,清楚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本讲的重点】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本讲的难点】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复习提问】垄断厂商,完全竞争厂商。【本讲课程的引入】在现实中符合完全竞争或垄断的严格条件的市场是极为罕见的,现实中的市场则主要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我们称之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第二节垒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文具有垄断的因素。作为断竞争的市场应具有如下基本的特征:1.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由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已的产量在整个市场中只占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因而厂商会认为自已改变产量和价格,不会招致其竞争对手们相应行动的报复。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异质商品”。至于产品差别是指同一产品在价格、外观、性能、质量、构造、颜色、包装、形象、品牌、服务及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以及消费者想象为基础的虚幻的差别。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产品成了带有自身特点的“唯一”产品了,也使得消费者有了选择的必然,使得厂商对自已独特产品的生产销售量和价格具有控制力,即具有了一定的垄断能力,而垄断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产品区别于其它厂商的程度。产品差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越高。[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条件是决定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性的重要原因,因为产品的差异造成广无穷多的独特的产品市场,企业在其独具的市场中具有控制能力,形成对各个独特产品市场的断。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断形成原因应如何认识?]
第十八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2) 【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 衡的条件,了解寡头垄断的含义,清楚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本讲的重点】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古诺模型和 斯威齐模型。 【本讲的难点】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复习提问】垄断厂商,完全竞争厂商。 【本讲课程的引入】在现实中符合完全竞争或垄断的严格条件的市场是极为罕见 的,现实中的市场则主要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我们称之为垄 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 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作为垄断竞争的市场应具有如下基本的特征: 1. 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由于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产量在整个市场中只占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因而厂商会认 为自己改变产量和价格,不会招致其竞争对手们相应行动的报复。 2. 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异质商品”。至于产品差别是指同 一产品在价格、外观、性能、质量、构造、颜色、包装、形象、品牌、服务及 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以及消费者想象为基础的虚幻的差别。由于存在着这些差 别,使得产品成了带有自身特点的“唯一”产品了,也使得消费者有了选择的必 然,使得厂商对自己独特产品的生产销售量和价格具有控制力,即具有了一定的 垄断能力,而垄断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产品区别于其它厂商的程度。产品差 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条件是决定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性的重要原因, 因为产品的差异造成了无穷多的独特的产品市场,企业在其独具的市场中具有控 制能力,形成对各个独特产品市场的垄断。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垄断形成原 因应如何认识?]
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垄断竞争市场是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如肥皂、洗发水、毛巾、服装、布匹等日用品市场,餐馆、旅馆、商店等服务业市场,牛奶、火腿等食品类市场,书籍、药品等市场大都属于此类。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因而对该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和完全竞争的厂商只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厂商如果将它的产品的价格提高一定的数额,则习惯于消费该物品的消费者可能不会放弃该物品的消费,该产品的需求不会大幅度下降。但若厂商大幅度提价的话,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消费者就可能舍弃这种偏好,转而购买该商品的替代品。因此,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而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由于在断竞争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替代品,因而市场对某一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厂商的价格一产量决策,而且取决于其它厂商对该厂商的价格一产量决策是否采取对应的措施。比如一个厂商采取降价行动,如果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可能上升很多,但如其它厂商也采取降价措施,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这样在分析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时,就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d曲线表示:在垒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在市场中有大量的企业存在,因而单个厂商会认为自已的行动不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反应,于是它便认为自已可以象垄断厂商那样,独自决定价格。这样,单个厂商在主观上就有一条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称为主观需求曲线。(以2000年空调市场为例,海信降价,但其它企业不降价。)2.D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一个垄断竞争厂商降低价格时,其它厂商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势必也会跟着降价,该厂商因而会失去一部分顾客,需求量的上升不会如厂商想象的那么多,因而还存在着另外一条需求曲线,称之为客观需求曲线或比例需求曲线
3. 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 垄断竞争市场是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如肥皂、洗发水、毛巾、服装、布匹 等日用品市场,餐馆、旅馆、商店等服务业市场,牛奶、火腿等食品类市场,书 籍、药品等市场大都属于此类。 二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 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因而对该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垄断 能力,和完全竞争的厂商只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对价格 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厂商如果将它的产品的价格提高一定的数额,则习惯于 消费该物品的消费者可能不会放弃该物品的消费,该产品的需求不会大幅度下 降。但若厂商大幅度提价的话,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消费者就可能舍弃这 种偏好,转而购买该商品的替代品。因此,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对 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而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 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 由于在垄断竞争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替代品,因而市场对某 一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而且取决于其它厂商对 该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是否采取对应的措施。比如一个厂商采取降价行动,如 果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可能上升很多,但如其它厂商也采取降价 措施,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这样在分析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时, 就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 d 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 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在市场中 有大量的企业存在,因而单个厂商会认为自己的行动不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反应, 于是它便认为自己可以象垄断厂商那样,独自决定价格。这样,单个厂商在主观 上就有一条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称为主观需求曲线。(以 2000 年空调市场为例, 海信降价,但其它企业不降价。) 2. D 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单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所有厂商 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在现 实中,一个垄断竞争厂商降低价格时,其它厂商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势必也会 跟着降价,该厂商因而会失去一部分顾客,需求量的上升不会如厂商想象的那么 多,因而还存在着另外一条需求曲线,称之为客观需求曲线或比例需求曲线
P1dP2dd0Q4Q2QQs Q: Q3图7--12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在图7--12中,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为dl,厂商最初的产量为Q1,最初的价格为Pi,因而位于主观需求曲线上的A点。当该厂商将产品的价格由P.下调至P.后,按照其主观需求曲线d,厂商预期其销售量将提高至Q2。但是,由于该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也将采取同样的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该厂商的销售量实际只有Q,即介于Q和Q2之间,厂商实际只能移动到B点。当厂商意识到这点之后,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通过B点的d2。相反,如果厂商将它的价格由P提高至P3,厂商按照主观需求曲线d会预期自己的需求量将降低至Q4,但由于其它厂商也同样采取提价措施,该厂商需求量的下降并不象预期的那么多,实际的需求量为Q5,即厂商实际移动到C点,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将随之调整至通过C点的d3。根据客观需求曲线的定义,连结A、B、C三点的曲线D即是客观需求曲线。3.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当所有厂商同样调整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长衫d曲线沿着D曲线上下移动。*d曲线表示单个改变价格时预期的产量,而D曲线表示单个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或销售量,所以d曲线与D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客观需求曲线D,更缺乏弹性,所以更陡峭一些,主观需求曲线弹性较大,较平坦些。(二)收益曲线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该销售量是的价格P,因此平均收益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
在图 7-12 中,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为 d1,厂商最初的产量为 Q1, 最初的价格为 P1,因而位于主观需求曲线上的 A 点。当该厂商将产品的价格由 P1下调至 P2后,按照其主观需求曲线 d1,厂商预期其销售量将提高至 Q2。但是, 由于该厂商降价时,其它厂商也将采取同样的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该厂商的销售量实际只有 Q3,即介于 Q1和 Q2之间,厂商实际只能移动到 B 点。当厂商意识到这点之后,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通 过 B 点的 d2。相反,如果厂商将它的价格由 P1提高至 P3,厂商按照主观需求曲 线 d1 会预期自己的需求量将降低至 Q4,但由于其它厂商也同样采取提价措施, 该厂商需求量的下降并不象预期的那么多,实际的需求量为 Q5,即厂商实际移动 到 C 点,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将随之调整至通过 C 点的 d3。根据客观需求曲线 的定义,连结 A、B、C 三点的曲线 D 即是客观需求曲线。 3. d 曲线与 D 曲线的关系 * 当所有厂商同样调整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垄断竞争长衫 d 曲线沿着 D 曲线上下移动。 * d 曲线表示单个改变价格时预期的产量,而 D 曲线表示单个厂商在每一价 格水平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或销售量,所以 d 曲线与 D 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 竞争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 * 客观需求曲线 D,更缺乏弹性,所以更陡峭一些,主观需求曲线弹性较大, 较平坦些。 (二) 收益曲线 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 AR 总是等于该销售量是的价格 P,因此平均收益曲线 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 P P3 P1 P2 A B C D d2 d3 d1 O Q4 Q5 Q1 Q3 Q2 Q 图 7-12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斜的,且两线重合。平均收益递减,则边际收益必定也是递减的,并且小于平均收益。所以与龙断厂商类似,龙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之下且较AR曲线更为陡峭。三、垒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在短期内会通过调整它的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如图7--13所示,SMC是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d.是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D是厂商的客观需求曲线。假定厂商一开始处于A点,此时产量是Q,价格为Po。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按照MR=MC的原则来调整其价格和产量,即沿着主观需求曲线调整至B点,此时价格是Pi,产量为QI。由于在行业中的其它厂商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每个厂商都在假定其它厂商不改变产量和价格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降低了价格。于是,当其它厂商都降低了自己产品的价格时,代表性厂商实际的需求量不能增加到Q1,而只能是Q和Q之间的一点C,需求量只有Q2。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要修正到通过C点的d2,边际收益曲线也相应调整至MR2。这样该厂商在P的价格下无法实现最大利润,必须进一步做出调整。按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2=MC,厂商将会把价格进一步降低至P2,厂商预期自已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至Q3。但是由于其它厂商采取同样的行动,该厂商的需求量实际只能沿客观需求曲线增加到Q4,厂商在P2价格下仍无法实现最大利润。依此次类推,厂商的价格还需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其主观需求曲线也将沿客观需求曲线不断移动。PIDPoSMCPiP2dd2MR1MR20QQQ2Q4Q3QQ图7--13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调整过程
斜的,且两线重合。平均收益递减,则边际收益必定也是递减的,并且小于平均 收益。所以与垄断厂商类似,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位于平均 收益 AR 曲线之下且较 AR 曲线更为陡峭。 三、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的在短期内会通过调整它的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它的利润最大 化目标。 如图 7-13 所示,SMC 是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d1是厂商的主观需求 曲线,D 是厂商的客观需求曲线。假定厂商一开始处于 A 点,此时产量是 Q0,价 格为 P0。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按照 MR1=MC 的原则来调整其价格和产量, 即沿着主观需求曲线调整至 B 点,此时价格是 P1,产量为 Q1。由于在行业中的其 它厂商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每个厂商都在假定其它厂商不改变产量和价格的条 件下根据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降低了价格。于是,当其它厂商都降低了自己产 品的价格时,代表性厂商实际的需求量不能增加到 Q1,而只能是 Q0和 Q1之间的 一点 C,需求量只有 Q2。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也要修正到通过 C 点的 d2,边际收 益曲线也相应调整至 MR2。这样该厂商在 P1的价格下无法实现最大利润,必须进 一步做出调整。按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2=MC,厂商将会把价格进一步降低 至 P2,厂商预期自己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至 Q3。但是由于其它厂商采取同样的行动, 该厂商的需求量实际只能沿客观需求曲线增加到 Q4,厂商在 P2 价格下仍无法实 现最大利润。依此次类推,厂商的价格还需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其主观需求曲线 也将沿客观需求曲线不断移动。 O Q0 Q2Q4 Q3 Q1 Q d2 d1 E1 E2 C B A D MR2 MR1 SMC P P0 P1 P2 图 7-13 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调整过程
上述调整过程实际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一“试错”过程不断进行,一直持续到实现短期均衡状态为止。如图7-一14所示,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厂商的产量Q符合MR=MC的原则,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因而厂商没有动力改变目前的状态。(2)厂商此时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恰位于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H,亦即厂商按自己能够感觉到的主观需求曲线所做出的价格产量决策恰和其它厂商也做出同样调整的价格产量决策相一致。PDSMCSACPEMROQEQ图7-14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的利润如图7--14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然,和垄断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也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利润为零,甚至是亏损,经济利润为负。这主要取决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其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如果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之上,也就是说,厂商的平均成本太高或者需求太低,则厂商在短期内无论如何调整其价格和产量,都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其生产规模来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否获得经济利润来选择是进入还是退出一个行业假设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在长期内所有的厂商都会扩大生产规模,也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在市场总的需求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减少,虽然主观需求曲线不变,但客观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厂商的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厂商为了实现长期均衡必须降低其价格提高其产量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都会向左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行业内没有新的厂商进入,也没有企业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为止,此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上述调整过程实际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一“试错”过程不断进行,一 直持续到实现短期均衡状态为止。如图 7-14 所示,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必须 满足如下条件:(1)厂商的产量 QE符合 MR=MC 的原则,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因而厂商没有动力改变目前的状态。(2)厂商此时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恰位于主观 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 H,亦即厂商按自己能够感觉到的主观需求曲线 所做出的价格产量决策恰和其它厂商也做出同样调整的价格产量决策相一致。 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的利润如图 7-14 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然,和 垄断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也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 利润为零,甚至是亏损,经济利润为负。这主要取决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 其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如果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之上,也就是说, 厂商的平均成本太高或者需求太低,则厂商在短期内无论如何调整其价格和产 量,都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其生产规模来与其它企业进行 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否获得经济利润来选择是进入还是退出一个行业。 假设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在长期内所有的厂商都会扩 大生产规模,也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在市场总的需求没有大的改 变的情况下,代表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减少,虽然主观需求曲线不变,但客观需 求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厂商的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厂商为了实现长期均衡必须降低其价格提高其产量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主观需 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都会向左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行业内没有新 的厂商进入,也没有企业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为止,此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QE Q MR O H PE E D P SAC SMC d 图 7-14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