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因为发现行星适动三 自然之书。圣保罗告诚异教徒要从自已身上去反思上帝,就像从 大定律而被后人尊称为“替天空立注的伟人”。文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宇宙 水或镜子中反照出太阳一样。难道我们基督徒就不该乐于进行这 的奥秘》第一版的献词,题目系编者所加。 反思?因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就是以真正的方式去称颂崇 探索竽宙的奥秘究竟有何意义,这种戏苦的工作究竟有何乐趣可苜?在 拜和费美上帝呵。我们这样做得愈虔诚,就愈能深刻地认识上帝 开訾勒时代,科学研究还不象我们现在这样有实际眉途,很大程度上只是出 创造的天地万物及其宏伟。真的,造物主的忠实仆人大卫( David) 于个人的爱好。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天性。开普勒认为,在对于大 造物主(也就是上帝本人)唱出多少赞美的颂歌啊!他嘴里唱着 自然的冥想中,人的心灵能够到达一种“宁静的、纯洁的欢乐”,这就是大自然 给子她的探素者的最大馈赠,而并不是世的荣誉和财富。这种牙可能是 心里虔诚地思索着上苍。他唱道,苍天宣示出上帝的光荣。我要 入所不能理解的,但是在有仰的人的心里却一定存在。因为只有信仰 仔细想一想您的苍天,您双手的杰作和您创造的月亮和星辰。上 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如果你没有信仰的话,那么世界上一切 帝是我们的主啊,他的能力是无限的;他数得出星星的数目,叫得 东西对你来说也都毫无意义了 出它们的名字。另一次,他在圣灵的鼓舞下,充满欢乐地向着宇宙 呼喊:赞美上帝吧,赞美他,赞美太阳呵赞美月亮……那么,苍天 【关键词】物主,秩序和规律,商尚的乐趣,永恒的价值 星星会说话吗?它们能像人一样赞美上帝吗?不,当我们说它们 息赞美上帝时,只是因为官们为人类提供了赞美上帝的思想。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解开苍天和大白然的歌喉,以使它们再次高 唱;让人们不要责备我们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白费功夫吧 探索宇宙之谜的乐趣 我不需要强调,我的论题对于创造活动是多么重要的明证,虽 然哲学家们对这种活动存有疑问。因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 七 个月前,我曾许诺写出一部将会使学者们认为是优雅的令 帝如何像一位建筑大师一样按照秩序和规律奠万世界的基础他 人惊叹的、远胜于一切年历的著作,现在,我把它奉献给您 又是怎样如此任细地测定所有事物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人类 们,可尊敬的高贵的爵爷们,这部著作篇幅虽小,却是我微薄努力 术蒹写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上帝在其创世活动中一直考虑着使 的结晶,而且论述的是一个奇妙的课题。如果您们期望成熟 当时尚末诞生的人类终有一天会被塑造出来的方式 毕达哥拉斯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论述过这一课题。如果您们迫求 是呀,我们一定得像议论一道甜食值几个钱那样去评估神圣 新奇——一这是我本人第一次向全人类提出这一课题。如果您们需 事物的价值吗?可是,您们也许会反驳道,当腹中空空如也时,理 要广度一一再没有比字宙更宏伟更广的了。如果您们向往尊严思 解自然有什么好处,整个天文学又有何益?然而,有理性的人并不 没有什么能比上帝的杜丽庙堂更尊贵更瑰丽。如梨您们想知的 理睬无教养者因此而发出的要我们停止这种研究活动的吵嚷。我 道奥秘一自然界中没有比这更(或从来没有比这更)奥妙的了。精 宙们容许画家存在,是因为他悦我之目,承认音乐家,是由于他娱我 只有一个原因使我的论题不能让每个人都感到满意因为无想想 简之耳,虽然他们并没给我们带来其他实惠。的确,他们的作品所引 者是看不到其用处的。我这里说的是在《圣经》中受到高度评价的 史起的欢乐不仅有益于人类,也是人类的光荣。当我们允许耳目享
受欢娱时,却嫉妒脑子享有自己高尚的乐趣,这该显得多么缺乏教 是为了他们进食之后可以观赏娱乐以解厌膩。而最高贵最聪敏的 养,多么愚啊!谁抨击这种取乐就是抨击大自然本身。因为 人只有离开自已的宅院,穿越乡村、城镇、大地和王国,睁开探询的 虚无中造出大白然的大慈大悲的造物主不是已经给了每一创造物 眼睛观察整个地球的巨大领域,希望获得关于··切事物的精确知 所需的切,包括美观和极度的乐趣吗?难道当时他惟独把人 识,他才能发现这一点并按自己的凵味进行类似的探索。如果在 全部创造物之冠首,造物主本人的形象—脑子列为例外,使 这种活动中,他不能从人工作品中发现灵感或永恒价值,找不到充 之不能享受欢乐吗?对呀,我们不问鸟儿歌吗具有什么有用的目 之物、得不到满足,那他就会赶快转而寻找更美好的东西,他就 的,因为它们创造出来就为了唱歌,歌即是它们的乐趣。同样,我 要从地上转向天空,使自己饱受空虚的烦恼折磨的心灵沉没到无 们不应该问为什么人脑要烦优干探索苍穹之奥秘。造物主给我们 边的宁静之中,附和着卢克莱修宣称 的感官添上脑子,这不仅是为了使人能因此而挣来谋生物品 许多无理性灵魂的生物能更婀熟地从事这一切——而且也是为了 快活的灵魂呵,第一个升入高空 使我们能够从双目所见到的存在的事物中思索出其存在和变化的 的责任就是揭开一切未解之谜 原因,即使这项工作可能并不具有更进步的实用目的。正如人 类及所有其他生物的躯体都靠饮食维持一样,与其躯体极不相同 这时,他将开始看不起自己先前认为是重要的东西,如今他将 的人的心灵,则似乎靠知性这种食粮来维持丰富和成长。所以,对 无上尊重上帝双手之杰作,在对它们的冥想中,他最终会到达宁静 这种活动不感兴趣者,无异于僵尸而不像活人。那么,正如大自然 的纯洁的欢乐。不论这种努力会遭到什么样的轻视,不论人们追 注意不使生物缺乏食粮一样,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然现象那 求到多少财富、珍宝和幸福,天文学家们一无所求,只需要荣耀地 么多姿多彩埋藏在天空里的珍宝如此丰富这一定是为了使人类 知道,他们的著作是为上智而不是下愚,给国王而不是羊倌写 的脑子不致缺少新鲜养料使人类不致厌膩于旧事物或无所事事, 的。我毫不踌躇地宣称,对一些人来说,这也将是他们年迈之时的 并使他发现世界是一座永远开放的发展其智慧的工场。 一种慰藉,这些人履行了自己的公职,因此后半生将当之无愧地享 现在,我从造物主的无尽丰盛的餐桌上摄取来的这点佳肴,决 受我前面所说的欢乐。 不会因为遭到大多数人的蔑视而失去其价值。称赞笨鹅的人比称 是的,查理将会再次出现,作为君临欧洲的统治者,统治疲倦 赞雉鸡的多得多;因为人人知道鹅—而只有少数人知道雉鸡;但 没有一位精于口味者会认为雉鸡比不上鹅。因此,为我的论题唱· 之时,他在自己的修道院的斗室里并不能寻找到安慰;他处于一切 喜庆、官衔、凯旋财富、城镇和王国中,却在毕达哥拉斯和哥白尼 赞歌的人越少它的价值就越高只要这少数人是行家。迎合王子想 的东西决不会适合大伙的;天文学并非是无所区别地供飨一切人的 14所建造出来的行星体系中找到如此巨大的欢乐,使得他为此而放 ▲ 弃整个世界,宁愿用测量装置去统治天体轨道,而不感用君王的节 的食品,它只适合有抱负的心灵,这可一点儿也不是我的过错,也精 宙杖去统治臣民 不是其性质问题,也不是因为上帝善嫉妒,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粹 是愚昧和怯懦的。王子们习惯于每道菜换用一种精致的盘子,这 (吴忠译)
【阅读提示】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蚋数学家、天文学京和物理学 家,是人类有史以耒最有才智的人物,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可能只有爱因斯 坦才能与之并论。以上两篇文章都选自《牛倾自然哲学著作选),后一篇题目 牛顿的科学观和宗教观看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在科学研究中他坚持 “我不作任何假设",但是却又把“第一推动”的问題留给了上帝,他设想上帝 在创世时,沿着切线方向把行星抛出去,然后就把它们的运动交给万有引力 的支配了。后来赝德和拉普拉斯提出里云说来弥补牛顿学说的这一缺陷,然 面字宙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谜。人类理性认识的范围终究是有限的,要来暂时 把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先搁置起来,不失为发展理论的一种好方法 自然哲学的方法 1、哲学中的推理 法则1 除 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 物的其他原因。 因此哲学家说,自然界不作无用之事,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 【英国】牛顿 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 进行背学研究的是日和能可的方述,看一是,B地正探物的属性,并得实 未证送属挂 法则2 用以理这车本身 们必得苯认一个 无的,组药,无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的,他 所以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 集万物的图者,日1
观察到的事实,而那些尚未分割开的徵粒,我们也能像数学上已证 例如人和牲畜的呼吸;陨石在欧洲和在美洲的下落;炉火和太 明的那样,想象它们是可以分割为更小的部分的。但是,这些按这 阳的光;光线在地球和在行星上的反射。 种方式分割而实际未分割开的部分,自然力是否真正能把它们分 割开,并把它们彼此分离开末,我们自然不能断言。然而只要有 法则3 实验,能够证明在敲碎一个坚硬的固体时任何未被分割开的微 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 粒都能予以分开;那末,我们就可根据这条法则得出结论说,未被 及的范囯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 分割开的微粒和已被分割开的做粒一样是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 物体的属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我们所了解所以,凡是与实 实际上是可以无限地把它们分离开来的。 验完全符面又既不会减少更不余消失的那些属性我们就把官 最后,如果依靠实验和天文观察,普遍发现地球周围的所有物 们看作是物体的普遍属性。当然,我们既不应由于自已的空想和 都被吸向地球,而且这种吸引正比于这些物体各自所含的物质 虚构而抛弃实验证明;也不应取消自然界的相似性,因为自然界习 之量;月球同样也按其物质之量而被地球所吸引;但与此相反,我 惯于简单化,而且总是与其自身和谐一致的。除了通过感觉以外, 我们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知道物体的广延性,而我们的感觉又不能 们的海洋则被月球所吸引;所有的行星互相吸引;而彗星也以同样 遍及所有的物体;但是由于在一切可感觉的物体中我们都觉察到 的方式被太阳所吸引;那末,根据这条规律,我们必须普遍承认,无 论何种物体都赋有一个原则,即它们能够互相吸引。因为根据这 广延性,所以我们也普遍地把它归属于其他一切物体。很多物体 些表现而得出的所有物体普避互相吸引的论证,要比它们的不可 是硬的,这是我们从经验中所知道的;由于整个物体的坚硬性来自 其各个部分的坚硬性所以不仅对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物体,而且对 入性强有力得多;而对于不可入性,就天体各区域中的那些物体来 其他一切物体都可以合理地推断说,其不可分割的粒子也具有坚 说,我们既没有实验,也没有任何观察的方法。我不是要断言重力 对物体来说是本质的东西;所谓物体的 vis insita①,我的意思只是 硬性。一切物体具有不可人性,这不是理性的推断,而是感觉的总 结。我们发现可触摸到的各种物体都是不可人的,从而得出结论 指它们的惯性。惯性是不变的,而物体的重力则随其与地球的距 离增加而减小。 说不可入性是任何一种物体的普遍属性。我们只能从已看到的 各种物体相同的属性中推断出一切物体都能运动,并且赋有某些 能使其保持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中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惯性)。整个 物体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人性,能动性和惯性来源于其各个部 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 分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和惯性;因此,我们可以下的 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 结论说,一切物体的最小微粒也具有广延性坚硬性,不可人性,能精 宇可以想象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 动性、并月赋有其固有的惯性。这是整个哲学的基础。此外,物体榨 宙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给与如此的对待。 中已经分割开而仍连在一起的微粒,可以彼此分离,这是一个可以 ① s insita,意即物质固有之力
条法则 遵守,以便不致于用假说来回避归纳的论 2、论假说 摘自给奥尔登堡的一封信 因为进行哲学研究的最好和最可靠的方法,看来第一是, 勤愚地去探索事物的属性,并用实验来证明这些属性然后进而建 立一些假说,用以解释这些事物本身。因为假说只应该用」解释 (意大利}肯多尼奥·雷蒙第,版画,《帕里斯的截判》 事物的一些属性,而不能用以决定它们除非它能为之提供-些实 验。如果仟何人仅仅由于可以作出一些假说而对事物的真理提出 第三条运动定律的一枝,至于这个分枝是怎样从现象中推演出来 些猜测,那末我就不知道在任何科学中能用怎样一条法则来确 的,你参看运动定律的推论的最后部分就可明白。……如果一个 定任何肯定的东西;因为总是可以订出这样或那样的一套假说,而 物体吸引另一靠近它的物体,而并不为这另物体所吸引,那末被 这套假说将来又会时常引起新的困难,因此我断言:我们应当力戒 吸引的物体就会驱使吸引它的物体在它前面运动,正好像它们遵 去考虑假说,正如应当力戒不恰当的论辩一样 循一种自我运动的原理,一起加速而无限制地运动下去一样,但这 是违背运动第一定律的,而且在整个自然界中也不存在这样一种 摘自给科茨的信 我接到你二月十八日的来信,里面提到“既然每种吸引都是相 为丁防止有人会反对采用“假说”一词,我希望你以这样 互的”这句话所引起的困难。我认为这闲难可以用这样一种考虑 束下·节:“因为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 来解决,那就是像在几何学中一样,“假说”一词并不含有这样广 度称之为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埋学 的意义,足以把公理和公设都包括在内;所以在实验哲学里,它也 的,无论是属于隐蔽性质的或者是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 并不含有这样广泛的意义足以把那些我称之为运动定律的基本· 原理或公理都包括在内。这些原理从现象中推出,通过归纳而使 有使之为这车中)水象出燃通这的 之成为一般,这是在这实验哲学中一个命题所能有的最有说服力的 上星期六我曾写信给你,指出实验科学只能从现象出发,并月 勺证明。我这里所用的“假说”一词,仅仅是指这样一种命题,它既精 宙只能用归纳来从这些现象中推演出一般的命题。相互吸引的证明 不是一个现象也不是从任何现象中推论出来,而是一个—没有 简就是这样。一切物体具有不可人性,能动性,力的作用以及运动定 任何实验证明的——臆断或猜测。物体间相互而又相等的吸引是 史律等它们的论证也都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在实验哲学方而要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