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世事 佛眼观生死 生命是什么 生”,普通说的生存,是对灭亡而言。生是生起,本来没有而 现在新生,叫做生;生起了继续存在,名为存。灭是毁灭,毁灭到 最后的空无名亡。但生命之生,非生存灭亡之生,而是平常所说 生活的生。生活与死相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生死的生;生与死 对,活的名生;所谓生命,就是活的生。普通叫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名生活,比如衣食住等;衣食等资养人的生活,所以叫做生活,是 后来附加上去的,而真正的生活,是对“死”而言的,这才是此处 所讲的生。 命”,平常有命令、命运等的意义。此中所讲的命,是佛典上所 说的命根、寿命。普通所讲的生命,不限动物,亦可通于一切植物。 佛学上讲的命根、寿命,则单属于动物的有情;有情,虽不限于我们 所能见到的动物,以种类而言,实是动物的一类。普通所讲的生命, 连植物也包括在内,一草一木都有死活,当其生活时都有继续不断 的生命。命,可以说是一条一条的,如打死一牛或一马,就说害了 条生命,而此一条命,也正指“一个生活的继续”而言。在这一草 木,也都有生活的继续,所以也各有生命,且是个别一条一条的;此 一枝草的命,非彼一枝草的命,牛马草木等这样一条一条的生命, 就是通常生命的意义。有生命的东西,要是给它断掉了,就是死的。 如一枝枯草,一具死尸,一粒坏谷,都是没有生命的。枯草虽是死 的,但枯干的形体,尚同土块一样存在。因此科学中说各种存在的 东西,还没有灭亡到空无时,都是有的;死的—无生命的,和有生 活相续的,这就是死活相对。死的无生命,活的有生命,亦即所谓生 物与非生物;有生活继续的名生物,无生活继续的名非生物;土石 006
砖瓦名非生物,草木离兽名为生物。这都是从有生命和无生命上分 别的。但佛学上不作如此分类,只作有情与无情的划分,要是有情 才有生命。所以从生命的狭义上讲,有情众生—一切动物— 才有生命。有觉知情识才是充足的生命,花草树木不能算是充足的 生命。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全集》 生命从何来 缘所造成的,一定照缘进行。 —《佛陀语录·上篇·杂品》 每个人都有生命,但这个生命从哪儿来的呢? 于是,历史学家就说:“生命是从父母那儿来的。” 但是,父母又从哪儿来呢? 历史学家又说:“父母当然是从祖父母那儿生养而来的。” 那么,曾祖父母又从哪儿来呢? 这样追溯下去,于是,历史学家就说:“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 的 但是,猿猴又从哪儿来呢?难道像传说中所说孙悟空是由石头 里蹦出来的吗?如果我们追溯至此,人类历史学家也答不出来 如果我们问生物学家,他会告诉你:“人是从爬虫类动物进化 而来的。”你再追问爬虫类的来源他会说是由微生物进化而来的。 那么,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细菌变来的。 细菌又是怎么来的?他会说是由细胞结合而成的。 007
大师谈世事 -佛眼观生死 那么细胞又是怎么来的呢?生物学家至此只得亮起了红灯。 至此物理学家就说了:“人是从物质进化而来的。”从某些固定 的物质,譬如海水,或是从原子、分子进化来的,甚至从核子、中子 而来。那么原子、分子、核子、中子又是怎么来的呢? 哲学家有这样的说法:“生命是从生机化合物质来的,生机化 合物质能产生感觉,由感觉而能吸收知识而后才有思想。”这和我 国古人所说由“气”而来之说大同小异,亦即如易经所说,由“生生 不息之流”而来。但是,这“气”、“生生不息之流”又从何而来呢? 宗教家对生命的来源有什么说法呢? 印度教说,人的生命是从梵天那儿来的—上等的婆罗门是 从他的口里生出来的次等的刹帝利则由其鼻子生出,等而下之的 吠舍来自其肚脐,至于最下等的首陀罗,则来自梵天的脚下。但是 请问梵天是从哪里来的? 我国的道教说,生命是阴阳两仪变化而来的。那么阴阳两 仪从何处而来? 基督教说,生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请问上帝是谁创造的呢 关于生命的起源,从以上任何宗教和学说追究起来都很难有 个圆满的结论 那么,我们看看佛教对生命的起源有什么说法。 佛教说:生命是由因缘而来的! 所谓因缘,因—一就是生命的根源,缘——就是生命赖以存续 的条件。生命不是突然有的,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许多许多 条件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因缘说和一般的生命起源说不同。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是直线 式,因缘说是圆的。 常有人喜欢问一个问题:“先有鸡或先有蛋?”你若说先有鸡 吧!但是没有蛋,用什么孵成鸡呢?你若说先有蛋吧,但是没有鸡, 怎么生得出蛋呢?你先存一个“先一后”这种直线式的思想方式去 想天下事物,是很难有结果的。 因缘说是圆的,譬如时钟,从0点开始走到十二点,走回原 008
来的地方,在钟面上你很难看出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什么 时候结束,这种环形的时空观、人生观,这叫做“无始无终”。我们 的生命,在过去是“无始”,在未来则是“无终”,因此我们的生命 是“无始无终”的;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死的。 因缘的主要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世界上任何 事物都是互相依靠存在,而没有能独自存在的东西。譬如我们的日 常生活无论吃饭穿衣居家、坐车,都有赖于农人、工人、商人们 的努力,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我们的生存,要茶、要水、要住 所、要别人的关心,哪个人离得了别人,离得了“因缘”二字?如果一 个人不能领悟到因缘的道理,他也就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e 大智慧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悟道, 他悟到什么呢?那就是——因缘、缘起。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讲演集》 佛法对于生命之说明是: 1.法界众生无始终 要是从法界的众生来讲,推求它本来的究竟性,一切事事物 物乃至人生的体性,没有个别的自性可得。因此,说它有始有终 有一有多,都不可说。并不是有这样的问题而故意的避开不论 它本来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也就根本没有可说。要是从因缘 生灭上讲,法界众生都是无始无终,一切无情的事物和一切有情 的生命,在因缘离合的变化上流转,无始无终;一切有情的生命, 变来变去,总是永远的相续不断。因此,一切法界诸法,因缘生灭 无始无终;一切有情生命,业果相续,无始无终。一切既是无始无 终,也就无所谓起源。佛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若有说言 界外别有众生新起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这很可为这种意思 的说明。 2.世界众生可说起源 就一个世界上的众生讲,可以说有起源。世界又分大千世界 009
大师谈世事 8 佛眼观生死 和小千世界,如大千世界坏了,经过坏空到了成劫,在世界起源 的次第上,天是最初而有,可以说是生命的起源。顶明显的就是 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即大梵天所范围的世界,这世界经 过火灾的烧坏,到了成劫,最先生成的就是大梵天的器界和大 梵天身;大梵天的生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生命的起源。因为这 个小世界最初是大梵天先产生,复由世界共业与各别业力的继 续生起,渐渐就有梵辅天、梵众天,乃至人间。而大梵天见了在 它以后生起的一切,便说是它所生;后来一切也因见它生得早 些,也都认为是它所生;大梵是父,余皆是子,由此就发生了父 子的关系。这样看来,以“神”为生命的起源,可以说是从大梵天 的观念产生。从佛法来说,这种观念根本就是错误。因为世界一 切的生起,一是共同的业报,一是各别的业报,由这两种业力总 于一处,就生起了世界的一切。不过先后次第的不同,并不是从 大梵天所生;连大梵天本身也都是业报所生。但在业报的事实 上,确有大梵天是最初先生,有了这样的事实,就使一般宗教生 起错误的观念,以为一切都是从大梵天所生。其实,有情各随业 报而生,就是一切事物的生起,也都是有情共业的依报,并不是 大梵天所生的。然若就一个世界来说,可以说大梵天是生命的 起源。 3.有情一期业报可说起源 就一个有情的一期业报,可说生命的起源。佛法说有四有,即 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由中有入胎,得到生有,构成一期业报的开 始。有的经说,最初入胎的心识,成为有生的生命起源,也是就一期 业报上讲。这最初受生的心识,就是业识;这业识,以唯识学来讲 就是阿赖耶识,这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例如十二缘起中无明行识 的识,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唯识学就是专指阿赖耶识中的种子, 也即最初去受胎的识。有情受一期业报,得一条生命,生命的起源, 可以说就是业识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全集》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