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曹禺及30年代戏剧 教学目的 1、掌握《雷 雨》、《日 出》的主题 2、了解曹禺 戏剧的主要 特点
第十四章 曹禺及30年代戏剧 教学目的 ◼ 1、掌握《雷 雨》、《日 出》的主题。 ◼ 2、了解曹禺 戏剧的主要 特点
第 30年代戏剧概述 无产阶级戏 剧、红色戏剧 国防戏剧与农民 戏剧的倡导。 职业化、营 业性“剧场戏剧 的确立与夏衍、 李健吾的创作。 洪深
第一节、30年代戏剧概述 无产阶级戏 剧、红色戏剧、 国防戏剧与农民 戏剧的倡导。 职业化、营 业性“剧场戏剧” 的确立与夏衍、 李健吾的创作
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 剧的倡导 1、无产阶级戏剧: 大革命失败以后,大量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被 实际斗争排出,集中到上海,他们苦闷彷徨,又 不甘心沉沦,希望在文艺中寄托和发泄自己的苦 闷。于是在政治形势逆转的低气压下,以上海为 中心,再一次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 当时在上海同时活跃着五大剧社 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 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 社以及陈白尘等领导的摩登剧社。这些剧团都有 定的舞台经验,都是不满于社会现状,又找不 到出路,而表现出较浓厚的感伤情调
一、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 剧的倡导 1、无产阶级戏剧: 大革命失败以后,大量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被 实际斗争排出,集中到上海,他们苦闷彷徨,又 不甘心沉沦,希望在文艺中寄托和发泄自己的苦 闷。于是在政治形势逆转的低气压下,以上海为 中心,再一次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 当时在上海同时活跃着五大剧社: 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 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 社以及陈白尘等领导的摩登剧社。这些剧团都有 一定的舞台经验,都是不满于社会现状,又找不 到出路,而表现出较浓厚的感伤情调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 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 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 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 剧联成立以后以各种方式在学校与工厂积极 展开群众性戏剧活动,发动和团结各地的戏剧 工作者,在工厂建立了许多工人剧团—蓝衣 剧团,以后又提出“戏剧走向农村”,在上海 郊区组织流动演出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 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 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 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 剧联成立以后以各种方式在学校与工厂积极 展开群众性戏剧活动,发动和团结各地的戏剧 工作者,在工厂建立了许多工人剧团——蓝衣 剧团,以后又提出“戏剧走向农村”,在上海 郊区组织流动演出
在加强戏剧与实际革命运动和工农群 众的密切联系的要求下,这一时期左翼作 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 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及时、直接地 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政治事件。 例如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田汉的《洪 水》,袁殊的《工场夜景》,冯乃超的 《阿珍》,欧阳予倩的《同住的三家人》
在加强戏剧与实际革命运动和工农群 众的密切联系的要求下,这一时期左翼作 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 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及时、直接地 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政治事件。 例如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田汉的《洪 水》,袁殊的《工场夜景》,冯乃超的 《阿珍》,欧阳予倩的《同住的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