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 30年代散文繁荣局面 ①杂文,在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影响和带动下, 涌现出一大批杂文作家作品,呈现出中国现代杂 文创作的一个鼎盛局面;②报告文学:由于特定 时代社会的需要,报告文学日趋成熟,体现了艺 术性与真实性,文学性与新闻性,客观叙述与主 观抒情的融合,代表作品夏衍《包身工》;③小 品散文:在广大新老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品散 文的创作向着纵深发展,代表何其芳《画梦录》
第十五章 30年代散文 ◼ 一、30年代散文繁荣局面 ①杂文,在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影响和带动下, 涌现出一大批杂文作家作品,呈现出中国现代杂 文创作的一个鼎盛局面;②报告文学:由于特定 时代社会的需要,报告文学日趋成熟,体现了艺 术性与真实性,文学性与新闻性,客观叙述与主 观抒情的融合,代表作品夏衍《包身工》;③小 品散文:在广大新老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品散 文的创作向着纵深发展,代表何其芳《画梦录》
二、林语堂与小品散文 ■1、生平:林语堂 (18951976),福 建龙溪(现福建漳州 人。原名和乐,后改 玉堂,又改语堂。笔 名毛驴、宰予、岂青 等,文学家。他在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是一位毁誉蜂起,评 说纷纭的人物
二、林语堂与小品散文 ◼ 1、生平:林语堂 (1895-1976),福 建龙溪(现福建漳州) 人。原名和乐,后改 玉堂,又改语堂。笔 名毛驴、宰予、岂青 等,文学家。 他在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是一位毁誉蜂起,评 说纷纭的人物
林语堂的幽默 ■越短越好:林语堂经常应邀出席许多集会,最令他 感到头痛的是会上冗长的演讲,有一次,他应邀参 加一所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登台演讲的都是长篇 大论,时常过了大会所定下的时间,轮到林语堂演 讲,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演讲的议论,要和女子 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随即引起哄堂大笑,从 此,林语堂的这一名句传诵一时。 结婚烧书: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林语堂拿出 婚书,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 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哗
林语堂的幽默 ◼ 越短越好:林语堂经常应邀出席许多集会,最令他 感到头痛的是会上冗长的演讲,有一次,他应邀参 加一所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登台演讲的都是长篇 大论,时常过了大会所定下的时间,轮到林语堂演 讲,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演讲的议论,要和女子 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随即引起哄堂大笑,从 此,林语堂的这一名句传诵一时。 ◼ 结婚烧书: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林语堂拿出 婚书,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 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哗 然
2、林语堂散文风格与特点 ■从风格上讲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 闲适幽默。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 使用“幽默”一词的人。20年代他就积极提 倡“幽默”,但应者不多没有形成气候30年 代《论语》创刊以后,他又重新强调“幽 默”,并大力创作幽默闲适小品文这一次贝 得到了较多人的呼应
2、林语堂散文风格与特点 ◼ 从风格上讲,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 闲适幽默。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 使用“幽默”一词的人。20年代他就积极提 倡“幽默” ,但应者不多,没有形成气候.30年 代《论语》创刊以后,他又重新强调“幽 默” ,并大力创作幽默闲适小品文,这一次则 得到了较多人的呼应
林语堂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 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 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 调 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 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 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 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 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 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
◼ 林语堂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 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 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 调". ◼ 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 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 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 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 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 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