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工题 第三章 诗歌创作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前进
第三章 诗歌创作(一)
本章参考书目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闻捷诗选》,人民丈学出版社1979年版 《郭小川诗选》,人民丈学出版社1977年版 《贺敬之诗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本章参考书目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闻捷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贺敬之诗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一节十七年诗歌发展述 第二节郭小川、贺敬之
•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发展概述 •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
第一节十七年诗歌发展概述 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十七年诗歌的总体特色 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诗歌发展的畸变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发展概述 • 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 十七年诗歌的总体特色 • 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 诗歌发展的畸变
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十七年时期中国诗人的构成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诗坛主力。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 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创作旺 盛 状态。 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 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 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 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等
十七年时期中国诗人的构成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诗坛主力。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 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创作旺 盛 状态。 二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 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 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 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等。 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