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40年代新诗 第一节概述 朗诵诗;田间的 《给战斗者》等长诗 胡风与“七月诗派”诗 歌;袁水拍的《马凡陀 山歌》等政治讽刺诗;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王貴與李香香 等解放区的长篇叙事诗 著季李 行登者 创作
第二十章 4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朗诵诗;田间的 《给战斗者》等长诗; 胡风与“七月诗派”诗 歌;袁水拍的《马凡陀 山歌》等政治讽刺诗;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等解放区的长篇叙事诗 创作
第二节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简介:艾青(1910 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少 年时喜美术,初中毕业考入国立西 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 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影响。1932年回国, 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入狱 从绘画转向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 狱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创作 一、艾青简介:艾青(1910— 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少 年时喜爱美术,初中毕业考入国立西 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 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影响。1932年回国, 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入狱, 从绘画转向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 狱)
1933年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发表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佩姆》,震动文 坛,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1939年出 版第二本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 艾青诗歌创作显蹿与民族和人民的血 肉联系。艺术形式上追求与世界潮流、民 族传统的交汇。他的新诗创作,完成历史 的“缐合》的任务,显现出中国新诗达到 的历史高度。影响了国统区的七月诗派和 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诗人的创造,是 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1933年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发表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震动文 坛,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1939年出 版第二本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 艾青诗歌创作显露与民族和人民的血 肉联系,艺术形式上追求与世界潮流、民 族传统的交汇。他的新诗创作,完成历史 的“综合”的任务,显现出中国新诗达到 的历史高度,影响了国统区的七月诗派和 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诗人的创造,是 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二、艾青诗歌的意象与诗绪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和太阳 (1)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 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 主原尽着垫 意象还 时王地上克作的人最 屋墨 若:对他们部运的美注
二、艾青诗歌的意象与诗绪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和太阳 (1)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 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 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 尽的主题;土地意象还凝聚 着对土地上劳作的人民最真 挚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 与探讨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写抒情主人公“我” 和大堰河一家的关系,塑造了善良、勤劳、无私的 中国农妇的动人形象。是诗人奉献给中国农民的一 首赞歌,是写给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大 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 “生命”等多重意象的组合。 以后的诗中,艾青一直关注与中国土地结为 体的普通农民的命运——《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乞丐》、《复活的土地》、《北方》等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写抒情主人公“我” 和大堰河一家的关系,塑造了善良、勤劳、无私的 中国农妇的动人形象。是诗人奉献给中国农民的一 首赞歌,是写给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大 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 “生命”等多重意象的组合。 以后的诗中,艾青一直关注与中国土地结为一 体的普通农民的命运——《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乞丐》、《复活的土地》、《北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