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国统区小说概述国统区、沦陷区小说 创作的几种类型;丘东平《第七连》等抗 战题材的小说;以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和《淘金记》、《还乡记》等长篇小说为 代表的社会剖析和世情小说;萧红的《呼 河传》等文化分析小说;路翎的长篇小 说《财主底儿女们》等人生、人性探索小 说
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一、国统区小说概述 国统区、沦陷区小说 创作的几种类型;丘东平《第七连》等抗 战题材的小说;以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和《淘金记》、《还乡记》等长篇小说为 代表的社会剖析和世情小说;萧红的《呼 兰河传》等文化分析小说;路翎的长篇小 说《财主底儿女们》等人生、人性探索小 说
1、丘东平的抗战小说 丘东平(1910~1941)军事文 学作家。1910年出生于海丰县 马福兰村。陆安师范毕业。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 彭湃的秘书。1928年秋流亡到 香港,秘密成立“抗日同 盟”,宣传抗日救亡。之后 又到上海,利用兄弟在19路军 翁旅任参谋长的机会说服19路 军抗日。后来又到香港,与 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 海丰档素 farc. 50v.on 1933年重回上海,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
1、丘东平的抗战小说 ◼ 丘东平(1910~1941)军事文 学作家。1910年出生于海丰县 马福兰村。陆安师范毕业。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 彭湃的秘书。1928年秋流亡到 香港,秘密成立“抗日同 盟”,宣传抗日救亡。之后 又到上海,利用兄弟在19路军 翁旅任参谋长的机会说服19路 军抗日。后来又到香港,与 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 1933年重回上海,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
三十年代初丘东平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时创作的一批小 说如《通讯员》、《沉郁的梅岭城》、《多嘴的赛娥》 等就是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和三十年代反映工 农革命的左翼革命文学一样,东平是以阶级分析的观点 政治的视角去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受难和反抗。 在《多嘴的赛娥》中,赛娥是一个处处受人歧视的女孩 子。刚出生不久因为是女的遭亲生父母遗弃,长大了常 被视为多嘴舌惹人讨厌的女人。后来她接受任务,去打 探敌军的情报,在途中被敌军发现,本来已瞒过敌人可 以成功逃脱,但是一个善良的老太婆无意中却暴露了她 的身份。她被重新抓起来。但“多嘴”的赛娥却自始至 终“坚决地闭着嘴”,不透露半点秘密,最终被敌人残 酷处决
◼ 三十年代初丘东平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时创作的一批小 说如《通讯员》、《沉郁的梅岭城》、《多嘴的赛娥》 等就是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和三十年代反映工 农革命的左翼革命文学一样,东平是以阶级分析的观点、 政治的视角去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受难和反抗。 ◼ 在《多嘴的赛娥》中,赛娥是一个处处受人歧视的女孩 子。刚出生不久因为是女的遭亲生父母遗弃,长大了常 被视为多嘴舌惹人讨厌的女人。后来她接受任务,去打 探敌军的情报,在途中被敌军发现,本来已瞒过敌人可 以成功逃脱,但是一个善良的老太婆无意中却暴露了她 的身份。她被重新抓起来。但“多嘴”的赛娥却自始至 终“坚决地闭着嘴”,不透露半点秘密,最终被敌人残 酷处决
在《通讯员》中,通讯员林吉曾多次成功地传送 凊报,但是,有一次他奉命把一个做政治工作的少 年从江萍带到梅冷。途中突然碰到敌军盘査,那少 年惶恐地跌下山涧,被敌军杀害了。独自逃生的林 吉此后常常浮现那少年被凌迟的惨象,陷入不能排 遣的痛苦之中。他常常向别人描述那天的遭遇,并 自我诘问着:“少的死了,大的却逃回来,你说这 是对的事吗?”周围的人以各种方式劝慰他,但未能 减少他内心的痛苦。后来,人们似乎厌倦了他反反 复复的述说和自责,甚至有人觉得他是精神出了毛 病。而林吉也终于不能谅解自己而举枪自杀
◼ 在《通讯员》中,通讯员林吉曾多次成功地传送 情报,但是,有一次他奉命把一个做政治工作的少 年从江萍带到梅冷。途中突然碰到敌军盘查,那少 年惶恐地跌下山涧,被敌军杀害了。独自逃生的林 吉此后常常浮现那少年被凌迟的惨象,陷入不能排 遣的痛苦之中。他常常向别人描述那天的遭遇,并 自我诘问着:“少的死了,大的却逃回来,你说这 是对的事吗?”周围的人以各种方式劝慰他,但未能 减少他内心的痛苦。后来,人们似乎厌倦了他反反 复复的述说和自责,甚至有人觉得他是精神出了毛 病。而林吉也终于不能谅解自己而举枪自杀……
■在这些小说中,东平在酷烈的革 命斗争背景上以刚劲雄强的笔触 笺用部令司軍四第編新軍陸 去展现了这些革命者对命运的反 抗、对革命的执着,另一方面, 又以不无压抑、悲凉的笔调描写 多季 系 着这些革命者的悲剧命运。 滠的 ■这种描写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于 个体生命的关注——在革命斗争 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高于 多乎 切的,尤其是集体的命运受到威 胁时,任何个体命运都是微不足 道的,但是,对于作为人学的文 丘东平致胡风信 学来说,又必得去关注个体人的 生存命运
◼ 在这些小说中,东平在酷烈的革 命斗争背景上以刚劲雄强的笔触 去展现了这些革命者对命运的反 抗、对革命的执着,另一方面, 又以不无压抑、悲凉的笔调描写 着这些革命者的悲剧命运。 ◼ 这种描写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于 个体生命的关注——在革命斗争 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一 切的,尤其是集体的命运受到威 胁时,任何个体命运都是微不足 道的,但是,对于作为人学的文 学来说,又必得去关注个体人的 生存命运。 丘东平致胡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