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偾(fen)张,遒劲(jing)动进,狂猖 中和 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f)、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 儿的 肉已被隐密的老饕(tao)吃净了。 C.握住镰柄(bing)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 粗厚 的老趼(jian) D.对于人们憎(zeng)恶(w)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 音 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这个新时代就是数字化的时代。[甲]往前推五年,我们更多谈“变化”:往 三年,我们更多谈“互联网转型”;往前推两年,我们更多谈“不确定性”;往 前推一年,我们开始谈“数字化生存”。「乙]短短五年里,我们对时代描绘的词 不断变化。数字化时代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我们对这个词特别 在意?因为数字化时代与之前的工业时代截然不同 们过去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些企业以指数的速度在增长,增长率达》 [丙]我们之前谈变化、互联网转型、不确定性,可以在工业逻辑下讨 200%、30%,这是巨大的“量”的变化,但是“质”并未改变:尽管是线性増长 还是指数型增长,都是工业时代増长的逻辑。数字化和工业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 增长不再是可预测,它是非连续性的,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始B.截然不同C.尽管D.不再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上周,鄞州区教育局出台减负新政,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晚上10点后还有作 业没有完成的学生可以不做,严禁家长批改作业等,新政一出,点赞声一片。 B.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 著增强新的动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C.废旧家电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年限太久无法循环利用的产品将直接报废, 对于一部分仍有使用价值的零件将有可能被重新利用。 D.晚年“厕身儒林”的黄宗羲无愧于志士称号,但若以“甲申”之际对清廷激 烈的反抗态度与他晚年在“不仕”的前提下对朝廷的灵活姿态相比,差别也很 大 5.仿照划线的句子的句式,请以一位作家为例,续写下面这个句子。(4分 悲观和乐观,都起源于个人的感觉,而且常是偏重主观的感觉 悲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从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沮丧败兴的生活因 子。譬如柳宗元,登山游玩,他想到的是仕途坎坷;雪中垂钓,他体验的是孤独
浙江宁波市 2018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偾(fèn)张,遒劲(jìng)动进,狂猖 中和; 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fǔ)、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 儿的 肉已被隐密的老饕(tāo)吃净了。 C.握住镰柄(bìng)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 粗厚 的老趼(jiǎn)。 D.对于人们憎(zèng)恶(wù)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 音, 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这个新时代就是数字化的时代。[甲]往前推五年,我们更多谈“变化”;往前推 三年,我们更多谈“互联网转型”;往前推两年,我们更多谈“不确定性”;往 前推一年,我们开始谈“数字化生存”。[乙]短短五年里,我们对时代描绘的词 不断变化。数字化时代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我们对这个词特别 在意?因为数字化时代与之前的工业时代截然不同。 [丙]我们之前谈变化、互联网转型、不确定性,可以在工业逻辑下讨论;我 们过去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些企业以指数的速度在增长,增长率甚至达到 200%、300%,这是巨大的“量”的变化,但是“质”并未改变:尽管是线性增长 还是指数型增长,都是工业时代增长的逻辑。数字化和工业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 增长不再是可预测,它是非连续性的,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开始 B.截然不同 C.尽管 D.不再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上周,鄞州区教育局出台减负新政,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晚上 10 点后还有作 业没有完成的学生可以不做,严禁家长批改作业等,新政一出,点赞声一片。 B.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 著增强新的动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C.废旧家电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年限太久无法循环利用的产品将直接报废, 对于一部分仍有使用价值的零件将有可能被重新利用。 D.晚年“厕身儒林”的黄宗羲无愧于志士称号,但若以“甲申”之际对清廷激 烈的反抗态度与他晚年在“不仕”的前提下对朝廷的灵活姿态相比,差别也很 大。 5.仿照划线的句子的句式,请以一位作家为例,续写下面这个句子。(4 分) 悲观和乐观,都起源于个人的感觉,而且常是偏重主观的感觉。 悲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从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沮丧败兴的生活因 子。譬如柳宗元,登山游玩,他想到的是仕途坎坷;雪中垂钓,他体验的是孤独
凄清。譬如卡夫卡,优裕的家境,会让他觉得无比压抑;严谨的制度,会让他觉 得无比苦闷。 而乐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找到使自己快乐起来的生活因子。譬如 譬如海明威,战壕写稿,他姿意着人生的快意恩仇;远海捕鲸,他饕餮着自 然的慷慨伟岸。 6.作为一名成年人,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家庭对话,你该如何在父母意见不一时 化解分歧?请写一段话化解父母的争执,不超过100字。(5分) 爸爸;“连续工作学习好长时间了,这个周末我们去东钱湖边玩吧 妈妈:“天这么冷,东钱湖有什么好玩的?我看中了几件衣服,周末一起去逛商 场 爸爸:“你只知道逛商场买衣服!” 妈妈:“你只知道游山玩水!” 我:▲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只猴子坐在意大利帕尔马的一间实验室里。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科学家事 先在它大脑中负责计划和执行动作的区域植入了一些细小的电线。每当这只猴子 抓起一件物体,或是移动一件物体时,其脑部区域的部分细胞就会被激活,这时 实验室的监视器就会发出一阵“卟卟卟”的声音。不久,一名研究生手拿一只圆 筒冰淇淋走进了实验室。这只猴子马上盯住了他。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 这名学生把冰淇淋放进他的嘴里时,连接猴子脑部电线的监视器上突然发出了 “卟卟卟”的声音。但是,这只猴子当时没有做任何其他动作,只是在看这名学 生吃冰淇淋。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神经科学家乔柯摩·里佐拉蒂和同事们发 现,恒河猴的前运动皮质F5区域的神经元不但在它做出动作时产生兴奋,而且 看到别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动作时也会兴奋。他们把这类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 元。里佐拉蒂根据经颅磁刺激技术和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得到的证据提出,人类 也具有镜像神经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 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促使我们对人类的理解行为及其本质进行重新认识。过去 科学界对高级哺乳动物的“理解”行为认知,一直采用“推理模型”。即认为高 级哺乳动物包括人,之所以能够“理解”事物,是因为大脑里的记忆神经元有推 导功能,可以对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快速分解和推理,最后得出一个 基本结论。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科学家认识到: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通过直接 模仿做出基本动作;在看到这些动作时,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 程。这样,就产生了一套新的“顿悟模型”,这个模型认为高级哺乳动物特别是 人,对事物的“理解”采取的是“顿悟”的方式,即在瞬间就可以“看透”事物 的潜在意义。人脑中存在着顿悟机制,这恰是人类理解的奧秘。 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真正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能够 在科学的高度上理解现代教育。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实际生 活中,我们仍然把眼睛看做感性器官,并没有真正赋予眼睛“心灵”“智 慧”“思维”“理性”等髙级心理属性。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 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一一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 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换句话说,人的视觉
凄清。譬如卡夫卡,优裕的家境,会让他觉得无比压抑;严谨的制度,会让他觉 得无比苦闷。 而乐观主义者不管外界的处境如何,总能找到使自己快乐起来的生活因子。譬如 ▲ 譬如海明威,战壕写稿,他姿意着人生的快意恩仇;远海捕鲸,他饕餮着自 然的慷慨伟岸。 6.作为一名成年人,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家庭对话,你该如何在父母意见不一时 化解分歧?请写一段话化解父母的争执,不超过 100 字。(5 分) 爸爸;“连续工作学习好长时间了,这个周末我们去东钱湖边玩吧。” 妈妈:“天这么冷,东钱湖有什么好玩的?我看中了几件衣服,周末一起去逛商 场!” 爸爸:“你只知道逛商场买衣服!” 妈妈:“你只知道游山玩水!” 我: ▲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一只猴子坐在意大利帕尔马的一间实验室里。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科学家事 先在它大脑中负责计划和执行动作的区域植入了一些细小的电线。每当这只猴子 抓起一件物体,或是移动一件物体时,其脑部区域的部分细胞就会被激活,这时 实验室的监视器就会发出一阵“卟卟卟”的声音。不久,一名研究生手拿一只圆 筒冰淇淋走进了实验室。这只猴子马上盯住了他。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 这名学生把冰淇淋放进他的嘴里时,连接猴子脑部电线的监视器上突然发出了 “卟卟卟”的声音。但是,这只猴子当时没有做任何其他动作,只是在看这名学 生吃冰淇淋。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神经科学家乔柯摩·里佐拉蒂和同事们发 现,恒河猴的前运动皮质 F5 区域的神经元不但在它做出动作时产生兴奋,而且 看到别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动作时也会兴奋。他们把这类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 元。里佐拉蒂根据经颅磁刺激技术和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得到的证据提出,人类 也具有镜像神经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 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促使我们对人类的理解行为及其本质进行重新认识。过去, 科学界对高级哺乳动物的“理解”行为认知,一直采用“推理模型”。即认为高 级哺乳动物包括人,之所以能够“理解”事物,是因为大脑里的记忆神经元有推 导功能,可以对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快速分解和推理,最后得出一个 基本结论。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科学家认识到: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通过直接 模仿做出基本动作;在看到这些动作时,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 程。这样,就产生了一套新的“顿悟模型”,这个模型认为高级哺乳动物特别是 人,对事物的“理解”采取的是“顿悟”的方式,即在瞬间就可以“看透”事物 的潜在意义。人脑中存在着顿悟机制,这恰是人类理解的奥秘。 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真正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能够 在科学的高度上理解现代教育。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实际生 活中,我们仍然把眼睛看做感性器官,并没有真正赋予眼睛“心灵”“智 慧”“思维”“理性”等高级心理属性。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 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 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换句话说,人的视觉
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 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教育的本质是传授间接经验,而镜像神经元的作 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 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而 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 次教育”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存在于大脑皮层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 B.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促使人类认知从“推理模型”发展到更髙级的“顿悟模 型 C.人类理解的奧秘在于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就能理解事物的潜在意义。 D.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人类的眼睛从“感受器”变为“理性器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你看到一只蜘蛛爬到别人腿上时,你也会感觉好像有东西在你腿上爬。 B.常看有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或者常玩有暴力情节的游戏的儿童更有可能在现 实中使用暴力。 C.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上、方向上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 的,则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D.因为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 9.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无名书店 傅月庵 旧书店老板有两种,一种是很懂书的,一种是不太懂书的;前者少,后者多。不 太懂书的又有两种,一种是售价冇折的,一种是售价冇折之外的:前者多,后者 少。无名书店属于后者。它没有店名,没有店招,只有一个白色亚克力带滚轮招 牌,上面用红漆写着“低价书”三个大字,以及“平均约三点三折”的一行小字。 每天下午两点之后,老板把它咕噜咕噜推到巷口摆着,路过罗斯福路台湾大学对 面汤圆店、吉野家速食店旁的人,都可见到 无名书店是台北市少有独栋独户的旧书店,店门口有块空地,还有棵盎然蔽 天的大榕树,夏天时绿荫满地,清风习习,理论上景致不差,可惜大树旁一个防 火浴缸跟破馊水桶坏了风水,地上许多污渍,因此永远清除不掉,斑斑难数。但 无论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公馆商圈,有此三四坪的空地,还是奇迹,可称福地 因为是福地,所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警察纷出巡逻时,无路可躲的流动 摊贩们,很有默契地都会涌入此港避风。下班时间顺路闲逛,十有七次,那位忠 厚的少年老板很可能正拿着一个便当边吃边跟“难民”聊天 少年老板接掌此店不久,大约仅是两年前的事吧。更早的时候,是老板的父 亲在经营:“门虽设而常关”,“书虽有而凌乱”,一叠又一叠的新旧中洋文书 籍堆得满地都是,从来不整理。店内还有个小房间,更是连叠都不叠,大小书籍 随意拋得齐腰高,每次看到总会心动忖思:底下应当有宝!但无论如何,也只敢 窥望而不敢进去一游,原因是害怕如同电影中的雨林、沼泽、流沙阵一样,一个 不小心,身陷其中,竟将慢慢灭顶……
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 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教育的本质是传授间接经验,而镜像神经元的作 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 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而 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 “二次教育”。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存在于大脑皮层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 B.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促使人类认知从“推理模型”发展到更高级的“顿悟模 型”。 C.人类理解的奥秘在于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就能理解事物的潜在意义。 D.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人类的眼睛从“感受器”变为“理性器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当你看到一只蜘蛛爬到别人腿上时,你也会感觉好像有东西在你腿上爬。 B.常看有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或者常玩有暴力情节的游戏的儿童更有可能在现 实中使用暴力。 C.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上、方向上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 的,则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D.因为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 9.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无名书店 傅月庵 旧书店老板有两种,一种是很懂书的,一种是不太懂书的;前者少,后者多。不 太懂书的又有两种,一种是售价五折的,一种是售价五折之外的;前者多,后者 少。无名书店属于后者。它没有店名,没有店招,只有一个白色亚克力带滚轮招 牌,上面用红漆写着“低价书”三个大字,以及“平均约三点三折”的一行小字。 每天下午两点之后,老板把它咕噜咕噜推到巷口摆着,路过罗斯福路台湾大学对 面汤圆店、吉野家速食店旁的人,都可见到。 无名书店是台北市少有独栋独户的旧书店,店门口有块空地,还有棵盎然蔽 天的大榕树,夏天时绿荫满地,清风习习,理论上景致不差,可惜大树旁一个防 火浴缸跟破馊水桶坏了风水,地上许多污渍,因此永远清除不掉,斑斑难数。但 无论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公馆商圈,有此三四坪的空地,还是奇迹,可称福地。 因为是福地,所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黃昏后,警察纷出巡逻时,无路可躲的流动 摊贩们,很有默契地都会涌入此港避风。下班时间顺路闲逛,十有七次,那位忠 厚的少年老板很可能正拿着一个便当边吃边跟“难民”聊天。 少年老板接掌此店不久,大约仅是两年前的事吧。更早的时候,是老板的父 亲在经营:“门虽设而常关”,“书虽有而凌乱”,一叠又一叠的新旧中洋文书 籍堆得满地都是,从来不整理。店内还有个小房间,更是连叠都不叠,大小书籍 随意拋得齐腰高,每次看到总会心动忖思:底下应当有宝!但无论如何,也只敢 窥望而不敢进去一游,原因是害怕如同电影中的雨林、沼泽、流沙阵一样,一个 不小心,身陷其中,竟将慢慢灭顶……
老老板其实不老,是个精壮汉子,皮肤黝黑,一口白牙,终年背心短裤,经 寒耐暑,非常有性格。他卖书从来不啰嗦,随心情好坏,最贵也就是五折,更多 时候,四折三折都敢卖,尤其“汉声精选绘本”,还有低得不像话的“泄愤价”, 因为他最痛恨不能分售的儿童套书!有一回跟他闲聊起來,才晓得以往他是专卖 进口画册,摄影、建筑、戏剧、旅游、美术……无所不包,在台北圈内也算是小 有名气的人物,不输“棠雍”、“雅典”等大角色。谁知后来一场水灾,把存书 淹去大半,心灰意冷之下,才卖起旧书来的,这也就是店内为何那么多精装画册 的由来。 无名书店地段虽好,老老板的性格经营方式,虽然有趣,却注定人气萧索: 这世界上,甘心在霉味四溢、灰尘四起的仄屋里挥汗如雨翻披旧书拼凑上下册者 毕竟不多。这种“卖与识者”的“看天田”景象,一直到了两年前,才总算有了 改变。 少年老板原来是职业军人,据说干到连长退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偶然 再到店里时,书是人非事事不同。精壮汉子换成白面书生,让人担心的“流沙 房”,清出四面书架,整个店面虽然称不上整齐清洁、本本归定位,但也总算有 模有样,空气流通,光线还不错了。第一次跟少年老板买书,是一本1943年上 海开明版的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老板,这本多少?”我心想这书只怕不便 宜。“喔,这是古董书,按厚度跟大小卖的,50元,这样可以吗?”清晰的声 音透着一丝腼腆,我则当场傻眼,这种估价方式,这种征询态度,逛了二十几年 旧书店,难道我终于逛到“君子国”了吗?后来我才发现,新人新气象,如今书 价一律三折,旧版书跟英文书架上则贴有“依厚度及大小计算”的纸条,果然虎 父无犬子,照样有趣! 少年老板的有趣,除了每一笔生意,他都会翻到版权页向顾客说明:“我们 这里是按定价的三折计算,这本定价是多少多少,所以是卖多少多少。这样可以 吗?”不管生熟,买一次,说一次,绝不偷懒。同时为了怕人找不到老板,他还 在左胸口别了个识别证,上面写着“低价书”,所以不写“老板”,我相信, 定是害羞的缘故! 老实说,无名书店的存书不多,归类得也不算好,糟糟乱乱的,我却很爱去 逛,一来是两位老板都很有趣,无论碰到谁,聊上几句,顿觉人间存古意,值得 活下去。二来因为书价实在太便宜,来逛的人随手都会带个一两本,许多书,根 本还在骑楼里整理,就被卖光了。 人生贵自适,买书未必为了书,读书也未必为了知。买书卖书,藏书散书,论到 底,也不过就是浮生梦尘之一耳,新旧良窳无论,千卷买进终复去,或许,来去 之间的“那一点意思”才是更值得挂念宝贵的吧!(选自《买书琐记》,有删节)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难民: (2)良窳: 11.文章开头的划横线句有何作用?(4分) 12.请概括“老老板”与“少年老板”在书店经营上的异同。(6分) 13.结合全文谈论你对文章结尾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6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老老板其实不老,是个精壮汉子,皮肤黝黑,一口白牙,终年背心短裤,经 寒耐暑,非常有性格。他卖书从来不啰嗦,随心情好坏,最贵也就是五折,更多 时候,四折三折都敢卖,尤其“汉声精选绘本”,还有低得不像话的“泄愤价”, 因为他最痛恨不能分售的儿童套书!有一回跟他闲聊起來,才晓得以往他是专卖 进口画册,摄影、建筑、戏剧、旅游、美术……无所不包,在台北圈内也算是小 有名气的人物,不输“棠雍”、“雅典”等大角色。谁知后来一场水灾,把存书 淹去大半,心灰意冷之下,才卖起旧书来的,这也就是店内为何那么多精装画册 的由来。 无名书店地段虽好,老老板的性格经营方式,虽然有趣,却注定人气萧索: 这世界上,甘心在霉味四溢、灰尘四起的仄屋里挥汗如雨翻披旧书拼凑上下册者, 毕竟不多。这种“卖与识者”的“看天田”景象,一直到了两年前,才总算有了 改变。 少年老板原来是职业军人,据说干到连长退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偶然 再到店里时,书是人非事事不同。精壮汉子换成白面书生,让人担心的“流沙 房”,清出四面书架,整个店面虽然称不上整齐清洁、本本归定位,但也总算有 模有样,空气流通,光线还不错了。第一次跟少年老板买书,是一本 1943 年上 海开明版的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老板,这本多少?”我心想这书只怕不便 宜。“喔,这是古董书,按厚度跟大小卖的,50 元,这样可以吗?”清晰的声 音透着一丝腼腆,我则当场傻眼,这种估价方式,这种征询态度,逛了二十几年 旧书店,难道我终于逛到“君子国”了吗?后来我才发现,新人新气象,如今书 价一律三折,旧版书跟英文书架上则贴有“依厚度及大小计算”的纸条,果然虎 父无犬子,照样有趣! 少年老板的有趣,除了每一笔生意,他都会翻到版权页向顾客说明:“我们 这里是按定价的三折计算,这本定价是多少多少,所以是卖多少多少。这样可以 吗?”不管生熟,买一次,说一次,绝不偷懒。同时为了怕人找不到老板,他还 在左胸口别了个识别证,上面写着“低价书”,所以不写“老板”,我相信,一 定是害羞的缘故! 老实说,无名书店的存书不多,归类得也不算好,糟糟乱乱的,我却很爱去 逛,一来是两位老板都很有趣,无论碰到谁,聊上几句,顿觉人间存古意,值得 活下去。二来因为书价实在太便宜,来逛的人随手都会带个一两本,许多书,根 本还在骑楼里整理,就被卖光了。 人生贵自适,买书未必为了书,读书也未必为了知。买书卖书,藏书散书,论到 底,也不过就是浮生梦尘之一耳,新旧良窳无论,千卷买进终复去,或许,来去 之间的“那一点意思”才是更值得挂念宝贵的吧!(选自《买书琐记》,有删节)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难民: ▲ (2)良窳: ▲ 11.文章开头的划横线句有何作用?(4 分) ▲ 12.请概括“老老板”与“少年老板”在书店经营上的异同。(6 分) ▲ 13.结合全文谈论你对文章结尾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6 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水浒传》序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 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 所得乐矣? 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 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己变灭。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变 灭。是以可痛也! 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时风寒,有 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 舍下薄田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饮也。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 为吾友行立蹲坐处也。舍下执炊爨、理盘榍者,仅老婢四人,其余凡畜童子大小 十有余人,便于驰走迎送,传接简帖也。舍下童婢稍闲,便课其缚帚织席一一缚 帚所以扫地,织席供吾友坐也。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然而毕来之日为少, 非甚风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大率日以六七人来为常矣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 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传闻之言无实,无实即 唐丧唾津矣。亦不及人过失者,天下之人本无过失,不应吾诋诬之也。所发之言 不求惊人人亦不惊未尝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曾 吾友既皆绣淡通阔之士,其所发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毕即休,无人记录 有时亦思集成一书,用赠后人,而至今阙如者: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 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 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 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 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 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乎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 读之而乐,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 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 东都施耐庵序。 【注】本序相传为金圣叹所作。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下执炊爨、理盘榍者理:料理 B.便课其缚帚织席课:督促 C.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毕:全都 D.其所发明,四方可遇遇:碰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积而有之之谓句读之不知 B.某甲于今若干岁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非但安分,亦以路遥故为之文以志 D.吾友读之而乐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水浒传》序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 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 所得乐矣? 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 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已变灭。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变 灭。是以可痛也! 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时风寒,有 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 舍下薄田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饮也。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 为吾友行立蹲坐处也。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仅老婢四人,其余凡畜童子大小 十有余人,便于驰走迎送,传接简帖也。舍下童婢稍闲,便课其缚帚织席——缚 帚所以扫地,织席供吾友坐也。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然而毕来之日为少, 非甚风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大率日以六七人来为常矣。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 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传闻之言无实,无实即 唐丧唾津矣。亦不及人过失者,天下之人本无过失,不应吾诋诬之也。所发之言 不求惊人人亦不惊未尝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曾 尝闻也。 吾友既皆绣淡通阔之士,其所发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毕即休,无人记录。 有时亦思集成一书,用赠后人,而至今阙如者: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 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 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 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 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 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乎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 读之而乐,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 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 东都施耐庵序。 【注】本序相传为金圣叹所作。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 理:料理 B.便课其缚帚织席 课:督促 C.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 毕:全都 D.其所发明,四方可遇 遇:碰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积而有之之谓 句读之不知 B.某甲于今若干岁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非但安分,亦以路遥 故为之文以志 D.吾友读之而乐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