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 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岭上大坑连着小坑,坑里的水乱打转儿,树枝草叶们在坑心里一蹿(cuan) 蹿,像是溺了水。春上狗饿,撅(je)着鼻子在找吃的,大街小巷见啥吃啥。 B.说话间夕阳西坠,暮色四和,登上附近的观景大桥,但见东西两岸的原野上到 处路灯闪烁;中心城区更是彩灯竟放,弦(xian)歌隐隐,引人诸多美好的遐思。 C.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shu)糖里,那突如奇来的一阵风运来的桂花香啊, 就是那些故去的亲人!它们依然以各种方式,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 味蕾(1ei)。 D.制船的工序与工序之间相互帮衬,就像一种缜密的生存仪式。船作(zuo)坊 里的领头师傅就是他,一眼望过去,也不过精瘦黢(qu)黑的模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一吴堡。“邑枕黄河”的 吴堡,是陕北通往华北的桥头堡。在吴堡黄河古渡旁,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 主席东渡纪念碑”。沿着黄河岸边格外崎岖的山道,汽车一路颠簸,开上吴山, 地势在纵横沟壑和成林枣树掩映下不断升髙。【甲】吴山之巅,有一座石城环山 抱水,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悬崖为堑,南为绝壁天险,北为咽喉狭道。 【乙】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华夏第一石城”一一古吴堡石城。千余年来,吴堡虽 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无坚不摧的 天堑雄堡,使吴堡成为享誉天下的“铜吴堡”。【丙】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 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刘裕子刘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 居之,号曰吴儿城。”石城不大,城内建筑大部分为石砌窑洞式:各式建筑星罗 棋布,错落有致,遍布全城。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矗立B.格外C.无坚不摧 D.星罗棋布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B.乙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新华社报道,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其得票数已 超过选举条例规定的600张有效得票数 B.如今法官被推到官民冲突的对立面,这一方面根源于现代法治意识尚未渗透百 姓生活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对司法功能过度放大的结果。 C.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作品应该用现实主义 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D.3月23日晚,中国队1:0击败韩国队。本场比赛前,中国队由于突然出现部 分队员感冒,里皮在排兵布阵方面受到制约 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将组团到绍兴一日游,请你于出发前一天将下表内容,以 群发短信的形式告知旅客。(4分)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 届高三 5 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 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岭上大坑连着小坑,坑里的水乱打转儿,树枝草叶们在坑心里一蹿(cuàn)一 蹿,像是溺了水。春上狗饿,撅(juē)着鼻子在找吃的,大街小巷见啥吃啥。 B.说话间夕阳西坠,暮色四和,登上附近的观景大桥,但见东西两岸的原野上到 处路灯闪烁;中心城区更是彩灯竟放,弦(xián)歌隐隐,引人诸多美好的遐思。 C.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shū)糖里,那突如奇来的一阵风运来的桂花香啊, 就是那些故去的亲人!它们依然以各种方式,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 味蕾(lěi)。 D.制船的工序与工序之间相互帮衬,就像一种缜密的生存仪式。船作(zuō)坊 里的领头师傅就是他,一眼望过去,也不过精瘦黢(qū)黑的模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邑枕黄河”的 吴堡,是陕北通往华北的桥头堡。在吴堡黄河古渡旁,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 主席东渡纪念碑”。沿着黄河岸边格外崎岖的山道,汽车一路颠簸,开上吴山, 地势在纵横沟壑和成林枣树掩映下不断升高。【甲】吴山之巅,有一座石城环山 抱水,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悬崖为堑,南为绝壁天险,北为咽喉狭道。 【乙】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华夏第一石城”——古吴堡石城。千余年来,吴堡虽 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无坚不摧的 天堑雄堡,使吴堡成为享誉天下的“铜吴堡”。【丙】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 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刘裕子刘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 居之,号曰吴儿城。”石城不大,城内建筑大部分为石砌窑洞式;各式建筑星罗 棋布,错落有致,遍布全城。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矗立 B.格外 C.无坚不摧 D.星罗棋布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据新华社报道,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其得票数已 超过选举条例规定的 600 张有效得票数。 B.如今法官被推到官民冲突的对立面,这一方面根源于现代法治意识尚未渗透百 姓生活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对司法功能过度放大的结果。 C.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作品应该用现实主义 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D.3 月 23 日晚,中国队 1:0 击败韩国队。本场比赛前,中国队由于突然出现部 分队员感冒,里皮在排兵布阵方面受到制约。 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将组团到绍兴一日游,请你于出发前一天将下表内容,以 群发短信的形式告知旅客。(4 分)
车型/号发车时间集合地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旅游景点 宇通/浙B28886月1日7:00宁波客运中心6月1日9:006月1日19:00鲁 迅故里、沈园、兰亭 6.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舌尖上的中国》写一段美食推荐。(5分)要求: ①以一种家乡美食为例;②运用多种(两种以上)感官描写;③语言生动形象 字数不少于100字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9题。(10分) 对话直接记载主宾应对语,记载者据闻录实,自己不另加论断,在文法上这通常 叫做直接叙述格。它的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戏剧,戏剧以对话表示情节的演进。其 次是历史与小说记言的部分也用对话,因为对话本身值得流传或是有助于事态演 变与人物性格的了解。不过对话在这些著述里只是附庸,无论是戏剧、小说,或 是历史,要表现的主要是人物和他们的行动。本文所谈的对话专指不是戏剧、小 说或历史,而是自成一种特殊体裁叫做“对话”的那一类,像柏拉图的许多著作。 对话体特别宜于论事说理。在不用对话体的论事说理的文章中,作者独抒己见, 单刀直入,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算“自圆其说”;至于旁人的种种不同 的看法,可以一概置之不问,至多也只是约略转述,作为己说的佐证或是作为辩 驳的对象。但是同一事理往往有许多方面,观点不同,所得的印象或结论也就不 同;而且各人的资禀修养很可以影响他的见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理 的看法没有完全是客观的。论事说理贵周密,周密才能平正通达。这种片面的主 观的见解当然是不周密的,有时它可能是歪曲的、错误的。而对话对于同一事理 取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把它的正反侧各面都看出来,然后把各面不同的印象平 铺在一起,合拢起来就可以现出一幅立体的活动影片。 事理有时须综合各面才见全体真相,有时某一面特真,而真也要待证明其他各面 错误后才明显。对话虽是各面平铺并陈,却仍有宾有主,着重点当然仍在主,正 如一出戏里许多人物中必有一个主角。宾可以托主,也可以变主,改变他的思路 或纠正他的片面观的偏蔽,所以宾的用处仍然很大。中国已往文论家谈到对话体 的只有章学诚,而他却是反对用对话体。其实他并没有明白“宾”的用场,“宾 不是临时竖起的草人来供打倒,而是“主”的劲敌。在打“宾”时,“主”须鼓 起他在平时不常鼓起的勇气与力量,“宾”可以说是主的感发兴起者。譬如两拳 师角力,败者本领愈大,胜者也愈有光彩,“狮子搏兔”并不是对话的胜境。对 话平衡众说而折衷于一是,是对于同一事理的各种同样有力的看法的角力,由比 较见胜负,在比较中彼此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胜负不是偶然侥幸的,而是叫 人不得不心悦诚服的。 思想是一长串流动生发的活动,它有曲折起伏,有生发的过程。一般单刀直入的 文章不能显示这种思想的过程,而只是叙述思想的成就,它所叫人看见的只是思 想结果而不是思想动作本身。其实思想的生发的线索和惨淡经营的甘苦,比已成 就的思想还更富于启发性。对话就是在反复问答中,逐渐鞭辟入里,辩论在生发 也就是思想在生发,次第条理,曲折起伏,都如实呈现,一目了然。所以对话不 仅现出一种事理的全面相,而且也绘出它所由显现的过程。它也可以说是思想的 戏剧,把宾主的思想动作都摆在台上表演,一幕接着一幕,从始以至于终。因此, 就文格说,它也有一种特长,就是戏剧性的生动。 (选自朱光潜《谈对话体》,有删改)
车型/号 发车时间 集合地 到达时间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宇通/浙 B2888 6 月 1 日 7:00 宁波客运中心 6 月 1 日 9:00 6 月 1 日 19:00 鲁 迅故里、沈园、兰亭 6.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舌尖上的中国》写一段美食推荐。(5 分)要求: ①以一种家乡美食为例;②运用多种(两种以上)感官描写;③语言生动形象, 字数不少于 100 字。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9 题。(10 分) 对话直接记载主宾应对语,记载者据闻录实,自己不另加论断,在文法上这通常 叫做直接叙述格。它的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戏剧,戏剧以对话表示情节的演进。其 次是历史与小说记言的部分也用对话,因为对话本身值得流传或是有助于事态演 变与人物性格的了解。不过对话在这些著述里只是附庸,无论是戏剧、小说,或 是历史,要表现的主要是人物和他们的行动。本文所谈的对话专指不是戏剧、小 说或历史,而是自成一种特殊体裁叫做“对话”的那一类,像柏拉图的许多著作。 对话体特别宜于论事说理。在不用对话体的论事说理的文章中,作者独抒己见, 单刀直入,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算“自圆其说”;至于旁人的种种不同 的看法,可以一概置之不问,至多也只是约略转述,作为己说的佐证或是作为辩 驳的对象。但是同一事理往往有许多方面,观点不同,所得的印象或结论也就不 同;而且各人的资禀修养很可以影响他的见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理 的看法没有完全是客观的。论事说理贵周密,周密才能平正通达。这种片面的主 观的见解当然是不周密的,有时它可能是歪曲的、错误的。而对话对于同一事理 取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把它的正反侧各面都看出来,然后把各面不同的印象平 铺在一起,合拢起来就可以现出一幅立体的活动影片。 事理有时须综合各面才见全体真相,有时某一面特真,而真也要待证明其他各面 错误后才明显。对话虽是各面平铺并陈,却仍有宾有主,着重点当然仍在主,正 如一出戏里许多人物中必有一个主角。宾可以托主,也可以变主,改变他的思路 或纠正他的片面观的偏蔽,所以宾的用处仍然很大。中国已往文论家谈到对话体 的只有章学诚,而他却是反对用对话体。其实他并没有明白“宾”的用场,“宾” 不是临时竖起的草人来供打倒,而是“主”的劲敌。在打“宾”时,“主”须鼓 起他在平时不常鼓起的勇气与力量,“宾”可以说是主的感发兴起者。譬如两拳 师角力,败者本领愈大,胜者也愈有光彩,“狮子搏兔”并不是对话的胜境。对 话平衡众说而折衷于一是,是对于同一事理的各种同样有力的看法的角力,由比 较见胜负,在比较中彼此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胜负不是偶然侥幸的,而是叫 人不得不心悦诚服的。 思想是一长串流动生发的活动,它有曲折起伏,有生发的过程。一般单刀直入的 文章不能显示这种思想的过程,而只是叙述思想的成就,它所叫人看见的只是思 想结果而不是思想动作本身。其实思想的生发的线索和惨淡经营的甘苦,比已成 就的思想还更富于启发性。对话就是在反复问答中,逐渐鞭辟入里,辩论在生发 也就是思想在生发,次第条理,曲折起伏,都如实呈现,一目了然。所以对话不 仅现出一种事理的全面相,而且也绘出它所由显现的过程。它也可以说是思想的 戏剧,把宾主的思想动作都摆在台上表演,一幕接着一幕,从始以至于终。因此, 就文格说,它也有一种特长,就是戏剧性的生动。 (选自朱光潜《谈对话体》,有删改)
7.下列选项中有关“对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所谈论的对话并不是小说戏剧中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对话,而是能 论事说理的一种特殊体裁 B.对话直接叙述事理的各个方面,有宾有主,宾主并重,是对于同一事理的各种 看法的角力 C.对话体往往呈现出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得出的结论,有些可能是歪 曲错误的,那就会影响事理的真相。 D.由于思想本身是流动起伏的,对话体只能直接体现思想的生发过程,而没有思 想结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非对话体的说理文,作者仅凭主观依据,对旁人的不同看法或置之不理,或约 略转述 B.中国文论家只有章学诚谈到对话体,说明对话体在中国一直不被理解,也不受 欢迎。 C.对话中宾的力量越大越能显现主,如“狮子搏兔”一般的对话并不能让人心悦 诚服 D.以思想的戏剧作比对话体,主和宾的思想动作都摆在台上表演,一幕幕从开始 到结束 9.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出对话体宜于论事说理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一一其中便有我这个 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 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的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 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 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 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 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 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 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一一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 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 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 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呢,那 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 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这里的人种和文化是多元交汇型。直到50年代,这里还流通着英镑、卢布、 马克和“袁大头”,还流散着各种英国的、俄国的、日本的枪炮。当文化用枪炮 来体现的时候,密密火舌就把西部焚烧得进一步沙化了。我曾在汽车上看到不少 干干的河谷,问起来,当地人也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只是说那些河早就不存在了
7.下列选项中有关“对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所谈论的对话并不是小说戏剧中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对话,而是能 论事说理的一种特殊体裁。 B.对话直接叙述事理的各个方面,有宾有主,宾主并重,是对于同一事理的各种 看法的角力。 C.对话体往往呈现出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得出的结论,有些可能是歪 曲错误的,那就会影响事理的真相。 D.由于思想本身是流动起伏的,对话体只能直接体现思想的生发过程,而没有思 想结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非对话体的说理文,作者仅凭主观依据,对旁人的不同看法或置之不理,或约 略转述。 B.中国文论家只有章学诚谈到对话体,说明对话体在中国一直不被理解,也不受 欢迎。 C.对话中宾的力量越大越能显现主,如“狮子搏兔”一般的对话并不能让人心悦 诚服。 D.以思想的戏剧作比对话体,主和宾的思想动作都摆在台上表演,一幕幕从开始 到结束。 9.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出对话体宜于论事说理的原因。(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 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 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的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 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 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 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 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 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 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 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 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 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呢,那 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 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这里的人种和文化是多元交汇型。直到 50 年代,这里还流通着英镑、卢布、 马克和“袁大头”,还流散着各种英国的、俄国的、日本的枪炮。当文化用枪炮 来体现的时候,密密火舌就把西部焚烧得进一步沙化了。我曾在汽车上看到不少 干干的河谷,问起来,当地人也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只是说那些河早就不存在了
仅隐约闪烁在老人传唱的民歌里。于是,我就只能默默注视这些河的尸骨,干瘦, 痉挛,像一个个问号葬在风沙深处。 ⑥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 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 袋,省下一寸算一寸。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 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 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 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 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 影无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⑧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 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 系。苗史专家们曾推测苗族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后东迁中原以至西南。一些土家 族史学者也曾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 “陇西堂”为证 ⑨如果这些古代民族都是源自西部,或者至少说一一它们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 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 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 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⑩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 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一一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干 ①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 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⑩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 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髙速。这时,车头长啸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 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选文时有删节 10.请根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简要概括出戈壁有哪些特点。(4分) 1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 12.文章第⑥段写援疆知青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标题是“戈壁听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认为作者听到的是什么?(6 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海上平寇记 (明)王慎中 守备汀漳俞君志辅,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瞻视靼芾①之间,言若不能出口, 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 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 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 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历孔武也!
仅隐约闪烁在老人传唱的民歌里。于是,我就只能默默注视这些河的尸骨,干瘦, 痉挛,像一个个问号葬在风沙深处。 ⑥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 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 袋,省下一寸算一寸。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 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 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 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 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 影无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⑧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 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 系。苗史专家们曾推测苗族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后东迁中原以至西南。一些土家 族史学者也曾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 “陇西堂”为证。 ⑨如果这些古代民族都是源自西部,或者至少说——它们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 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 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 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⑩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 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干 泣。 ⑪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 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⑫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 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这时,车头长啸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 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选文时有删节) 10.请根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简要概括出戈壁有哪些特点。(4 分) 1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 分) 12.文章第⑥段写援疆知青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 13.文章标题是“戈壁听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认为作者听到的是什么?(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18 题。(20 分) 海上平寇记 (明)王慎中 守备汀漳俞君志辅,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瞻视鞞芾①之间,言若不能出口, 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 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 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 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历孔武也!
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 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 上,数十年无此衄②矣。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 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 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 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 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餍其口腹之所 取;欲遂气闲,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 用。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 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 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鞴,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 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 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 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③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 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 获贼在玄钟所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 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注】①睥(bi)芾:古代的一种皮做的裙状物,佩于襟带之下,可以蔽膝。② 衄(n):失败,挫折。③玄钟所:在福建省诏安县东南,明初在这里设置千户 所,属镇海卫。几个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千户所的 军官叫千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之有胜败之数 数:命运,天命 B.君顾意喜色壮 顾:反而,却 C.约束不豫而已 豫:参与,参加 D.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 勒:刻石纪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言若不能出口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B.其自投于水者称是燕王欲结于君 C徒以一身率先士卒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君其毋以予为儒者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表彰了俞大猷任汀漳守备时平定海上盗贼一事,开头着力刻画了俞大猷平 日的温文尔雅、谦恭礼让,而战时勇猛威武、昂扬奋发的儒将形象。 B.本文名为记,但是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于记述平寇的战事情况,而是侧重 评述和议论俞大猷的用兵之术、治军之道 C.文中深入分析了俞大猷能够取胜的原因和特点,并强调了他具备作为将帅的优 良素质,从而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取得了几十年来未有过的胜利。 D.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来给玄钟所用以记录俞大猷的战功,指出俞君主要在玄钟境 内调发船只和补给费用,并且在此捕获了海盗,当地人感念俞君的仁义廉洁。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4分)
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 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 上,数十年无此衄②矣。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 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 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 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 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餍其口腹之所 取;欲遂气闲,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 用。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 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 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 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 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 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③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 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 获贼在玄钟所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 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注】①鞞(bǐ)芾:古代的一种皮做的裙状物,佩于襟带之下,可以蔽膝。② 衄(nǜ):失败,挫折。③玄钟所:在福建省诏安县东南,明初在这里设置千户 所,属镇海卫。几个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千户所的 军官叫千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之有胜败之数 数:命运,天命 B.君顾意喜色壮 顾:反而,却 C.约束不豫而已 豫:参与,参加 D.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 勒:刻石纪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言若不能出口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B.其自投于水者称是 燕王欲结于君 C.徒以一身率先士卒 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君其毋以予为儒者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表彰了俞大猷任汀漳守备时平定海上盗贼一事,开头着力刻画了俞大猷平 日的温文尔雅、谦恭礼让,而战时勇猛威武、昂扬奋发的儒将形象。 B.本文名为记,但是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于记述平寇的战事情况,而是侧重 评述和议论俞大猷的用兵之术、治军之道。 C.文中深入分析了俞大猷能够取胜的原因和特点,并强调了他具备作为将帅的优 良素质,从而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取得了几十年来未有过的胜利。 D.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来给玄钟所用以记录俞大猷的战功,指出俞君主要在玄钟境 内调发船只和补给费用,并且在此捕获了海盗,当地人感念俞君的仁义廉洁。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