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四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基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戍边恕罪庶民追本溯源 B.刨冰曝晒龅牙孢子植物 C.诤言铮亮症状饮鸩止渴 D.垂询锤炼 椎心泣血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历经坎坷,饱经沧桑,70多年的酸甜苦辣,大致反映在他等身的 著作中,可惜,直到晩年,他的一系列煌煌巨著才相继问世 B.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都 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C.我瘦削的手指刚刚抵住磨砂玻璃光滑的表面,就听到楼下传来熟稔的 咳嗽和喷嚏声,父亲能够把他的咳嗽和喷嚏弄得震耳欲聋,这曾经是我们一家人 谈笑的话题。 D.《生命中的那个夏天》没有长篇累牍、谍谍不休的说教,却让少年幡 然醒悟,意识到只有努力创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命中的那个夏天,少年铭 记于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一些技术落伍、管理理念落后的中小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 国大公司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简直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B.张大妈对着那个刚来的人撇了撇嘴:“一看这个年轻人穿得那么稀奇 古怪,就知道是个不三不四的人。”(不伦不类) 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 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釜底抽薪) D.王道长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温和,只求能栖息道观,虽箪食瓢饮, 却能安之若素。(箪食壶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 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 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 字,将给世人再一次留下不可思议的神话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 度、髙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 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近期我国在高油价的压力下,航空运输主营业务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宁波四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戍边 恕罪 庶民 追本溯源 B.刨冰 曝晒 龅牙 孢子植物 C.诤言 铮亮 症状 饮鸩止渴 D.垂询 锤炼 边陲 椎心泣血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历经坎坷,饱经沧桑,70 多年的酸甜苦辣,大致反映在他等身的 著作中,可惜,直到晚年,他的一系列煌煌巨著才相继问世。 B.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都 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C.我瘦削的手指刚刚抵住磨砂玻璃光滑的表面,就听到楼下传来熟稔的 咳嗽和喷嚏声,父亲能够把他的咳嗽和喷嚏弄得震耳欲聋,这曾经是我们一家人 谈笑的话题。 D.《生命中的那个夏天》没有长篇累牍、谍谍不休的说教,却让少年幡 然醒悟,意识到只有努力创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命中的那个夏天,少年铭 记于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 A.一些技术落伍、管理理念落后的中小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 国大公司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简直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B.张大妈对着那个刚来的人撇了撇嘴:“一看这个年轻人穿得那么稀奇 古怪,就知道是个不三不四的人。”(不伦不类) 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 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釜底抽薪) D.王道长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温和,只求能栖息道观,虽箪食瓢饮, 却能安之若素。(箪食壶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 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 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 字,将给世人再一次留下不可思议的神话。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 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 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近期我国在高油价的压力下,航空运输主营业务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此外 加强收益管理也是航空公司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①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以吸收高端旅客 ②短期来看,铁路运输并不会给航空运输带来很大的冲击 ③但是,长远来看,航空运输必须加强髙端服务以发挥其优势 ④航空运输快捷、舒适 ⑤但在节能环保上、运输量上较铁路运输处于劣势 A.③②④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①②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 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 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 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 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 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 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 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 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 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一—一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 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 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 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 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 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 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 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 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 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 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 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 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 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
, , , 。此外, 加强收益管理也是航空公司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①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以吸收高端旅客 ②短期来看,铁路运输并不会给航空运输带来很大的冲击 ③但是,长远来看,航空运输必须加强高端服务以发挥其优势 ④航空运输快捷、舒适 ⑤但在节能环保上、运输量上较铁路运输处于劣势 A.③②④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①②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 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 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 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12 分) 每年农历 7 月初 7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 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 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 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 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 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 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 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 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 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 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 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 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 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 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 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 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 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 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 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
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 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 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 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7、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 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 “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 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 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8.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 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 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 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 “象征”受清算 9.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 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 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 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 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10.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 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 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 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 为,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三、文言文阅读
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 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 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 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7、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 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 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 “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 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 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 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8. 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 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 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 会轻易消散。 C. 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 家的包装有关。 D.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 “象征”受清算。 9.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 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 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 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 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 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10.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 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 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 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 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 为,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三、文言文阅读: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 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 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 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 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召之不可。”遣 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 先死备录。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 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 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 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 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 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 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 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 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 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 地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苌寻病卒,延自临 殡 寻:招致 20081030 B.民常告籴交 告:请求,要求 趾义上2是器 C.龙丘先生躬德履 履:实行 后坐擅诛羌不先 坐: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延乃令铸作田 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B.①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 人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 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 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 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 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召之不可。” 遣 功曹①奉谒,修书记②,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 先死备录。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 趾④,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 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 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 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 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 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 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 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 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 地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苌寻病卒,延自临 殡 寻:招致 20081030 B.民常告籴交 趾 告:请求,要求 C.龙丘先生躬德履 义 履:实行 D.后坐擅诛羌不先 上 坐:由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 A.①延乃令铸作田 器 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B.①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 人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①敬待以师友之 礼 ②作《师说》 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 节 ②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 是士 ①会稽颇称多 ②聘请髙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 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 焉 ⑥造立校官 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 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B.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 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 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任地方官时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 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译文 ②掾吏白请召之。 译 文 ③皆令诣学受业 文 ④履正奉公,臣子之节
C.①敬待以师友之 礼 ②作《师说》 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 节 ②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 是 ( ) ①会稽颇称多 士 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 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 焉 ⑥造立校官, 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 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B.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 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 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任地方官时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 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译 文: ②掾吏白请召之。 译 文: ③皆令诣学受业。 译 文: ④履正奉公,臣子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