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金字塔四个底边误差不超过20厘米,精确度达到千 分之一以内。整座金字塔坚实稳固,结构精密,石块间没有 使用任何粘合物,靠石块相互叠压、咬合,接缝严密,刀插 不进,令人惊叹。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帮助的古代,埃及人是怎样建成如 此庞大而精确的金字塔呢?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 传世著作《历史》中,最早记载了当时流传的金字塔修建方 法,但他本人对这些道听途说也无从确认。因此,有关金字 塔的建造成了一个难解之谜。各国的学者对金字塔的建造方 法作过许多研究,提出过很多假说或猜想,但至今没有令人 胡夫金字塔内的狭窄通道 信服的结论。 【资料回放】 希罗多馳在《历史》中记载了有美金字塔建造的传闻,写 遽:“他(指埃及法老)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指定一些 人给他从阿拉伯山中的采石场把石头拉到尼罗河岸,而这些石 头既然要装在船上运过河去,所以另外一些人的任务就是接过 这些石头来并把它们拉到称为利比亚的山那里去。……金字塔 本身的建造用了二十年,它的底座是方形的,每一面大约有三 十米长,它的高与之相等。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 地筑成功的。每块石头的长度都超过十米。”“当它这个初步 的工程完成的时候,工人们便用短木块制成的杠杄把其他石块 搬上去;他们把石块从地西抬到第一个级层上去;当石头这样 抬上去之后,在第一级层上再放置另一个杠杆,而这个杠杆又 狮身人面像 把它从这一级层抬到另一鳆层上面去。“…我听说的是这两种 整座雕像高约0米体长57米,1方法,但我无法确定。” 【历史纵横】 在哈佛拉金字塔外的东北面,有一座赫赫有名的狮身人 传说哈佛拉在建造面像。它由整块巨大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传说它的面部是 自己的金字塔后、发现塔根据哈佛拉的面貌雕成的,头戴皇冠,目视前方。身躯呈卧 基前有一座小山,很不满狮的造型,两爪自然前伸。造型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妖怪斯 意。他要求工匠把整座山 芬克斯,所以又称斯芬克斯像。狮身人面像将人的智慧与狮 移走或铲除,否则就把他 们杀拌。工匠灵机一动, 子的威猛合二为一,堪称世界雕刻史上的珍品。但是,古埃 就将小山雕凿成狮身人面 及人为什么会在法老的墓地里建造这么一个半人半兽的巨大 像,算是躲过了一劫。 雕像呢?历史上虽有很多传说,但时至今日人们也没有找到 合理的答案。 18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在现代人眼中,埃及的金字塔建筑群不仅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也是历史上未解的千古之谜。作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历史纵横】 中唯一幸存的实体,金字塔群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霜洗礼, 所谓世界古代七大 依旧向世人昭示着古代埃及文明的高超技术与成就。每年不奇迹,是西方人的说法 仅有大批各国的旅游者前来观光,而且还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指公无前3世纪尼暮旅 许多学者和科学家,前来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探索。 行家昂蒂帕克所列举的西 亚、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 七大人造建筑。除埃及的 金字塔外,其他的六大奇 【历史纵横】 迹分别是:埃及亚历山大 的灯塔、巴比伦的空中花 胡夫金字塔内有两条被封堵的遏道。2002年9月17日,埃 园、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 及考古委员会使用微型机器人,对其中的一条通道进行探测,想 神像、地中海罗得岛上的 探明金字塔内是否存在密室。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直播了这 阿波罗神像、以弗所的阿 最新考古实况。结果却发现这个通道被封堵的石门后还有 个石门,金字塔的谜团仍未揭开。 式你斯神庙和哈利卡纳 苏斯的摩所洛斯陵墓 保⑦学⑨③结 、本课测评 1.如何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 1.查阅相关资料,在归纳有关金字塔建筑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假设。 2.争鸣 古埃及法老为什么要把陵墓修建成金字塔形状呢?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古埃及王陵形式自然演变 的结果。古埃及最早的王陵是画墓,用砖砌成,在砖墙上绘有墓主生前某些活动场面的图画。由画墓发 展到马斯塔巴,再到阶梯形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锥体的金字塔。后来,英国学者爱德华茲提出了另 种解释,认为金字塔的修建,和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阶梯形 金字塔可使法老的灵魂借助阶梯升上天堂。角锥体金字塔的四条棱线形似太阳的光芒,则象征了人们对 太阳神的崇拜。20世纪60年代,瑞士人埃里奇·冯·达更提出一种大胆的推测,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 造的。关于金字塔的建造之谜,学者们仍然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 上述的几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第1课雄伟的金字塔群19
第么课阿布辛拜物神庙的新生 在今天埃及和苏丹交界处的努比亚地区,从阿布辛拜勒到菲莱,保留着一些古代埃及神庙的历 史遗址①。这些古老的宗教建筑建造于不同的年代,形式各异,规模不一,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堪与 金字塔相媲美,是古代埃及的又一宝贵遗产。其中,著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努比亚地区宗教建筑 的突出代表。它在20世纪60年代奇迹般的成功搬迁,不仅使古老的神庙获得新生,而且揭开了各 国合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序暮。 【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要概念】 以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为例,说明为什么保护 阿布辛拜勒神庙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菲莱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迁 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 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先后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而 且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后来又都以南方的底比斯为中心重新统一起来。那时候,规模宏大 的神庙建筑逐渐取代了金字塔。它们同金字塔一样,成为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神庙,以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保存最为完好。努比亚遗址的宗教建 筑,大多建于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集中体现了数千年前古埃及 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 阿布辛拜勒大神庙 阿布辛拜勒大神庙高33米,宽38米,气势宏伟 ①阿布辛拜勒至菲菜的努比亚遗址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历史纵横】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一度征服了北起地中海南到努比亚、东至利比亚、西到底格里斯河的广 大地区。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鼎蠱时期,大规模修建神庙,既顶礼神明,也鯊耀自己的功绩与威严。 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努比亚遗址中最雄伟的代表性建筑,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西岸,包括 大一小两座神庙,全部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大庙坐西朝东,临峭壁而俯瞰尼罗河。 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的巨型石像。四尊雕像高20米,造型 一致,都是头戴王冠,并膝而坐,平视远方,神态威严。这些雕像形象逼真,气势雄伟,是 古埃及艺术中绚丽的珍品之一。神庙内部与一般神殿相似,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其进深 达60米。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神殿最里 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座神像,拉美西斯二世也位列其中。整个殿堂的顶壁,遍刻精美的浮雕 和神奇的文字,生动地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俗。神庙建造最精 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 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 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远,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妻 子修建的神庙。王后的神庙同样是在峭壁上雕凿而 成,只是规模稍小,故又称阿布辛拜勒小神庙。神庙 正面入口处雕有六尊石像,其中四尊是拉美西斯二 世,两尊是王后,每尊都高达10米。神庙内有多座 精心雕刻出的王后塑像。与多数古埃及雕像庄重、稳 ShIpai 定的风格不同,这里的王后雕像神态自若,美丽动 阿布辛拜勒小神庙正面 人。墙壁和天顶上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图案,尽管经 刻的6尊石像 历了三千多年,色彩依然如故。 努比亚地区还有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那就是坐落在被誉为“尼罗河明珠”的菲莱 岛上的菲莱神庙。它建于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之间,是唯一一座融合法老时代的建筑风格 和希腊一罗马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杰作。神庙中雕刻着众多女神的浮雕像,精美无比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1959年,埃及政府为了控制尼罗河水泛滥,决定在尼罗河上游动工建造阿斯旺水坝,努 比亚地区的历史遗迹面临着沉入坝底的厄运。为了挽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1960年3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援助,以抢救努 比亚遗址。 这一呼吁先后得到了51个国家的响应。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德、法 第2课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21
意、埃、瑞典等34个国家派出考古专家实地调查和勘测,决 【历史纵横】 定将这个遗址整体搬迁,易地保存。各国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 1910年,埃及人开始 努力,成功地拯救了四十多处古迹。其中的22座庙宇,经过 在尼罗河上修建水坝时 测定方位和计算,拆散后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按 努比亚文明遣址就几乎被 淹没于水中,到1959年阿旧貌重建,避免了被人为毁坏的命运。 斯旺大坝修建时,努比亚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与保护,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是完 遗址的命运便引起了国际成得最出色的救援行动。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具体方案是瑞 社会广泛的关注。 典的专家提出的。根据这个方案,埃及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有 关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特殊的工艺,把大庙小庙切割成块,分 别编号。然后用起重机吊装,搬运到新址,再按原样重新复原 正面的缝隙,全部用与石头颜色一样的灰浆补齐。由于切割时 注意了接缝尽可能的薄,所以重新装配后的神庙外观几乎未留 下任何切割的痕迹。只是在神庙内部,故意留下接缝,以便游 客可以联想起神庙的搬迁。尤为令人钦佩的是,迁移后的大 庙,成功地保持了原有的方位,每年仍有两天早晨,太阳的光 线可以从外面照射到最里面的太阳神等四座雕像上。为纪念这 次搬迁,在神庙新址的地下,特意埋藏了一本古兰经、两张埃 及报纸和一些埃及硬币,以及搬迁的文件等。1980年,埃及 拉美西斯二世像吊装 动工兴建了努比亚博物馆,以纪念这次国际救援活动。 【学思之窗】 【历史纵横】 我国长江三峡水电 阿布辛拜勒神庙在搬迁之前,有关专家曾动用各种先进的 站在修建过程中,也对大 科技手段和测量仪器,对原址和新址作过细致的测量,采集各种 量历史文物和遗址作过搬 数揣,反复进行计算。但是搬迁到新址之后、阳光照射到大庙深 迁,同阿布辛拜勒神庙的 处太阳神等四座雕像的时间还是后移了一天,从每年的2月21 搬迁有异曲同工之处 日(春分)和10月21日(秋分)移到2月22日和10月22日。 你能说出其中的两处历 这是搬迁遗下的唯一遗憾。 史文物或遗址成功搬迁的事 例吗?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 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努比亚 遗址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 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正是这种意识,使这些古迹承载的历 史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下来 22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