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题号 三|总分 (一)(二)(三)(四)(五) 得分 (全套试题共34个小题)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满分:30分 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友谊需要A。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鲜血。友谊是很贪(lan) 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 友谊必须B_,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C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D的时分全神惯注。 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場。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 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唯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 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 依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3分) 奢侈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分) ①交谈②滋养③述说④倾听 A D. 2.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部分添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子的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 法相同 (2分) (1).悲观着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着说,希望是_ (2).悲观着说,风是 乐观着说,风是帆的伙
1 (2008 年中考) 语文模拟试题(七)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全套试题共 34 个小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满分:30 分 1. 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5 分) 友谊需要 A 。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鲜血。友谊是很贪(lán) 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 友谊必须 B ,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 C 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 D 的时分全神惯注。 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 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唯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 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 依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3 分) 奢侈.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2 分) ①交谈 ②滋养 ③述说 ④倾听 A. B. C. D. 2.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部分添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子的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 法相同。 (2 分) ⑴. 悲观着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着说,希望是 。 ⑵. 悲观着说,风是 ;乐观着说,风是帆的伙
伴,它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2分) (1)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2)每当我听到《桃花朵朵开》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 4.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真谛。不会做人,何 谈;不会学习,何谈_;不会生活,何谈 不 会生存,何谈 每个人都有一支笔,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书写,每个人脚 下的路都需要自己铺垫 A.忠孝国家 与时俱进 人生价值D.创造生活 (2分)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填空 (2分) (1)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 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 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2)《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 是作者创 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6.口语交际 (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 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9分)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③.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同是宦游人。 ④⑥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伴,它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2 分) (1)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2)每当我听到《桃花朵朵开》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 4.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真谛。不会做人,何 谈 ;不会学习,何谈 ;不会生活,何谈 ;不 会生存,何谈 。每个人都有一支笔,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书写,每个人脚 下的路都需要自己铺垫。 A.忠孝国家 B.与时俱进 C.人生价值 D.创造生活 (2 分)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填空。 (2 分) (1)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 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2)《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 ________是作者创 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6. 口语交际。 (2 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 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 1 分 共 9 分)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 ②.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③.秋风萧瑟, 。 (曹操《观沧海》) ④.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⑦.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最爱湖东行不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⑨.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依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6分)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 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2).唐宋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波澜壮阔场面的句子,宋人辛弃疾在《破阵子》这首词中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出了激烈而紧张的战斗场面,这诗句是 (3).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 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用《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填写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满分:60分 (一).仔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3小题) (10分) 【甲】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师旷论好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日:“安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蹴尔而与之蹴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3)欲学,恐已暮矣暮: (4)孰与昧行乎?昧: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⑨.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依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默写填空。(每小题 2 分 共 6 分) ⑴.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 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 _ ____, ____ _ ________”。 ⑵.唐宋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波澜壮阔场面的句子,宋人辛弃疾在《破阵子》这首词中,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出了激烈而紧张的战斗场面,这诗句是: , 。 ⑶.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 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 _ ___ ____,_____ ____ ___。” (用《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填写)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满分:60 分 (一).仔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3 小题) (10 分) 【甲】鱼我所欲也 孟 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师旷论好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3)欲学,恐已暮.矣 暮: (4)孰与昧.行乎? 昧: 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1)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 1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句子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答 (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处的“大丈 夫”与选文中的“ ”这个词语含义相同。 12.选文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的? (2分) 13.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2分 答 (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14-16小题) (5分)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美丽的夜雨 打开啤酒吧,欢迎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于是,泡沫,水珠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巴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美丽的夜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像拉着小提琴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滑过毎一家的玻璃窗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4 译文: 1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2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句子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1 分) 答: (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处的“大丈 夫”与选文中的“ ”这个词语含义相同。 12. 选文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的? (2 分) 答: 13.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2 分) 答: (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14-16 小题) (5 分)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4.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表现夜雨 这一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 (2分) 15.这首诗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 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试简要说说诗句表达的美妙之处。 16.面对美丽的夜雨,品味如此美丽的诗句,你有什么体验?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2分) (三).仔细阅读下面记叙文,按要求回答(17-24小题) (22分) 【甲】口口口口 张丽君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 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 馅儿的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 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 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 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回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干里迢迢赶回来 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 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里,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 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 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她察觉不岀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 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 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 妙的法子。吃着这样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5 14. 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表现夜雨 这一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 (2 分) 15.这首诗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 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试简要说说诗句表达的美妙之处。 (1 分) 16.面对美丽的夜雨,品味如此美丽的诗句,你有什么体验?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2 分) (三).仔细阅读下面记叙文,按要求回答(17-24 小题) (22 分) 【甲】□ □ □ □ 张丽君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 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 馅儿的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 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 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 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回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 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 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里,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 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 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她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 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 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 妙的法子。吃着这样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