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积累与运用(18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瑟缩(se) 虐杀(nue) 宽恕(shu) 不辍(chuo) B.炫耀(xuan)揶揄(ye) 寂寞(m0)冗长(r6ng) C.戏谑(xue)憧憬( chong)黯淡(an) 蓑衣(su6) D.穹隆( qIong)隧道(sui)灼热(zhu6) 撰文( zhuan)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是个好劳动。(喜好劳动) B.这两个被嘲笑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 去。(傲慢的气势逼人) C.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D.让许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利的长大。 (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 1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18 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2 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瑟缩(sè) 虐杀(nuè) 宽恕(shù) 不辍(chuò) B.炫耀(xuàn) 揶揄(yé) 寂寞(mò) 冗长(rǒng) C.戏谑(xuè) 憧憬(chōng) 黯淡(àn) 蓑衣(suō) D.穹隆(qióng) 隧道(suì) 灼热(zhuó) 撰文(zhuàn)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2 分) A.母亲是个好劳动。(喜好劳动) B.这两个被嘲笑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 去。(傲慢的气势逼人) C.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D.让许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利的长大。 (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 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②绿阴下 是一间小小的柴房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 阴 A.③⑤④②①B.⑤④②①③C.③⑤②④①D.⑤②④①③ 6.默写填空。(8分) (1)日中不至 ;对子骂 父 。《期行》 (2)少小离家老大回, (《回乡偶书》) (3)海内存知已 。《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4)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 人别》 (6)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二、语文综合运用(7~10小题,共12分)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 2 - 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C.在第 49 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 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 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 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6.默写填空。(8 分) (1) 日中不至, ;对子骂 父, 。《期行》 (2) 少小离家老大回, 。(《回乡偶书》) (3)海内存知已, 。《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4)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 (5) ,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 人别》 (6)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二、语文综合运用 (7~10 小题,共 12 分)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 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 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8、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4分) 张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 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 意思 a.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b.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 9.名著导读。(6分) 请选择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对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1分) 作者 (2分) 人物评析: (3分) 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4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3 -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 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 8、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4 分) 张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 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 意思。 a.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b. 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 9.名著导读。(6 分) 请选择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对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1 分) 作者 (2 分) 人物评析: (3 分) 三、阅读理解 (40 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0—14 题。(14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解释下列词语。(2分) 识 诲: 厌: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温故而知新 (2)不耻下问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2分) (1)关于学习态度 (2)关于学习方法 13、用课文原句回答:(4分)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3 分) 答 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完成15-20题(12分)
- 4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解释下列词语。(2 分) 愠:: 识:: 诲:: 厌:: 11、翻译下列句子。(3 分) (1)温故而知新: 。 (2)不耻下问: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2、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2 分) (1)关于学习态度: 。 (2)关于学习方法: 。 13、用课文原句回答:(4 分)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3 分) 答: (二) 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完成 15-20 题(12 分)
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 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 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 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 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 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 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凊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 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 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 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 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 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 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 5 -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 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 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 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 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 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 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 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 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 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 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 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 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