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重要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应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题卷上的一律不计 评卷人得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5分) 评卷人得分 、听的能力考查(20分) 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列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边答题) 2、根据材料填空。(6分) (1)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2008年A月B日C时 D分 (2)这一刻所有中国人不仅致哀,同时也致敬,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A致敬,更 向人间_B致敬。 3.请任意写出材料中的四个成语(4分) 4.材料中的第二个“第一次”写的是什么内容?(3分) 5.请为听力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6.根据整篇材料文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重大灾难面前为什么总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材料中选择或自己 补充,答出两点即可(4分) 评卷人得分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25分) 7.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ce)阔绰(chuo)根深蒂固(di) B.阴晦(hui)拮据j)孜孜不倦(zi) C.谔然(e)嗤笑(z)朝服衣冠(cho)
贵阳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 语文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重要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应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题卷上的一律不计 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 共 5 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5 分) 二、听的能力考查(20 分) (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列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边答题) 2 、根据材料填空。(6 分) (1)13 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 2008 年 A 月 B 日 C 时 D 分 (2)这一刻所有中国人不仅致哀,同时也致敬,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 A 致敬,更 向人间 B 致敬。 3.请任意写出材料中的四个成语(4 分) 、 、 、 。 4.材料中的第二个 ...“第一次”写的是什么内容?( 3 分) 答: 5.请为听力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3 分) 答: 6.根据整篇材料文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重大灾难面前为什么总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材料中选择或自己 补充,答出两点即可 ( 4 分) 答: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 25 分) 7.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恻.隐(cè) 阔绰.(chuò) 根深蒂.固(dì) B.阴晦.(huì) 拮据.(jū) 孜.孜不倦(zī) C.谔.然(é) 嗤.笑(zī) 朝.服衣冠(cháo)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D.恣睢(su)襁褓(bao)免冠徒跣(xian)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司马迁,唐朝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B.《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的喜剧 C.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孔乙己》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我 们学过的《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冰心,原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寄小读者》等。 9、下列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顶是:()(2分) A、“风和日丽”是偏正短语 B、林城贵阳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气候宜人”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我们微笑着面对失败”一句中的谓语是“微笑 D、“北京奧运‘鸟巢’,必将孵出休育产业的‘金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10.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B.中流砥柱一一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撑作用的人或集体。 C.不言而喻一一不能用语言来作比喻。喻,比喻。 D.断章取义一一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的一段或一句。 11.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达准确的一项是()(2分) 生活就是99个回合!①生活就是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当你一帆风顺 ②的时候,切勿得意,切勿大意。几个回合的胜利并不可靠。生活还有90多场考脸 当你③、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④,几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么,后边 还有90多个机会。 A、①因为②势如破竹③一帆风顺④自吹自擂 B、①虽然②一蹶不振③势如破竹④自高自大 C、①如果②势如破竹③一蹶不振④自得其乐 D、①因为②势如破竹③一蹶不振④自暴自弃 12.名著阅读。(3分) 《水浒》中的杨志、武松、鲁智深,《简·爱》中的简·爱,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国 度不同、环境不同,因此性格也各不相同,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从上面几个人物中任选一 人,归纳其性格特点。(必须填写所选人物) 13、请按要求默写填空。(8分) (1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 ①共看明月应垂泪 赢得生前身后名。 (2)按提示默写。 ①《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囚是: ②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会想到为教育作出奉献的教师。当我
D.恣睢.(suī) 襁褓.(bǎo ) 免冠徒跣.(xiǎn)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司马迁,唐朝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 B.《 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的喜剧。 C.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 孔乙己》选自他的小说集《 呐喊》 ,我 们学过的《 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D.冰心,原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寄小读者》等。 9、下列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顶是:( ) ( 2 分) A 、“风和日丽”是偏正短语。 B、林城贵阳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气候宜人”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 、“我们微笑着面对失败”一句中的谓语是“微笑” D、“北京奥运‘鸟巢’,必将孵出休育产业的‘金蛋’”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10.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B.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撑作用的人或集体。 C.不言而喻——不能用语言来作比喻。喻,比喻。 D.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的一段或一句。 11.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 生活就是 99 个回合! ① 生活就是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当你一帆风顺、 ② 的时候,切勿得意,切勿大意。几个回合的胜利并不可靠。生活还有 90 多场考脸; 当你 ③ 、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 ④ ,几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么,后边 还有 90 多个机会。 A、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一帆风顺 ④自吹自擂 B、①虽然 ②一蹶不振 ③势如破竹 ④自高自大 C、①如果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得其乐 D、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暴自弃 12.名著阅读。(3 分) 《 水浒》 中的杨志、武松、鲁智深,《 简·爱》 中的简· 爱,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国 度不同、环境不同,因此性格也各不相同,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从上面几个人物中任选一 人,归纳其性格特点。(必须填写所选人物) 答: 13、请按要求默写填空。(8 分) ( l)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 ① 共看明月应垂泪, 。 ② ,赢得生前身后名。 ( 2 )按提示默写。 ①《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囚是: , 。 ② 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们会想到为教育作出奉献的教师。当我
们听到“5·12”汶川地震中用身子护住桌下学生的谭千秋老师和为保护学生,自己被砸 成三段段的向倩老帅的感人事迹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用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的 诗句来赞美他们。 (3)选择性默写。(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文天样)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③ 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冀) ④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汉乐府) 14、语文活动。(4分) 读图,往往能让人品其味,感其情,悟其理。下面两幅图意蕴丰富,感人肺腑。请结合 两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果,放飞思绪,说说你从温总理典型而感人的“抱拳”手势中读出 了哪些丰富内容 NHUANET 2008年2月5日,温家宝总理前 2008年5月15日,温家宝总理到 往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看望 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青木鱼镇慰问 受灾群众。 遭受凝冻灾害的村民。 评卷人得分 四、阅读能力考查(共40分) 阅读下面语段后按要求答题。 短文(一) 第十一位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陆续走了 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 第十—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最后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
们听到“ 5 ·12 ”汶川地震中用身子护住桌下学生的谭千秋老师和为保护学生,自己被砸 成三段段的向倩老帅的感人事迹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用陆游《 卜算子· 咏梅》中 的 , ”诗句来赞美他们。 ( 3)选择性默写。(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 ①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文天样)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③ ,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 赵冀) ④ 少壮不努力, 。( 《 长歌行》 汉乐府) 14、语文活动。(4 分) 读图,往往能让人品其味,感其情,悟其理。下面两幅图意蕴丰富,感人肺腑。请结合 两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果,放飞思绪,说说你从温总理典型而感人的“抱拳”手势中读出 了哪些丰富内容。 答: 四、阅读能力考查(共 40 分) 阅读下面语段后按要求答题。 短文(一) 第十一位 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陆续走了 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 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最后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 评卷人 得分
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 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③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④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到村外,走下山坡的 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于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儿 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 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⑤代课教师的脚步停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 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 三十年。 ⑥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县教育局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 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⑦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 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 ⑧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 班,永远都是第十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归定,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对我说:“明天早 晨,你就会知道。” ⑨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 上时,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她很快和孩子们 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③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④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 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到村外,走下山坡的 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于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儿 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 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⑤ 代课教师的脚步停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 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 … 这一留就是整整 三十年。 ⑥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县教育局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 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⑦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 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 ⑧临走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 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归定,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对我说:“明天早 晨,你就会知道。” ⑨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 上时,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
风吹又生…… ⑩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本文有改动) 15、这篇短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叙述的?(2分) 16.写出女大学生离开小学校这件事的直接原因及最终结果。(4分) 答 文中两次写到孩子们背诵白居易的诗句,这两次背诵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18、段④孩子们齐跪的一幕,可谓撼人心魄,催人泪下。请你调动积累,发挥想像,在划 线句基础上,将这一场面描写得更具休。(50字左右)(4分) 短文(二) 半亩方墙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 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孑。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岀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 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 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 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 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 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 己,拥抱毎一颗兩滴。那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塘水-时浑浊不堪。但 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
风吹又生… … ⑩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本文有改动) 15、这篇短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叙述的?( 2 分) 答: 16.写出女大学生离开小学校这件事的直接原因及最终结果。(4 分) 答: 17、文中两次写到孩子们背诵白居易的诗句,这两次背诵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 分). 答: 18、段④ 孩子们齐跪的一幕,可谓撼人心魄,催人泪下。请你调动积累,发挥想像,在划 线句基础上,将这一场面描写得更具休。(50 字左右)( 4 分) 答: 短文(二) 半亩方塘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 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 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 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 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 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 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 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 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