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和、坦诚 敏锐、乐观,易于驯服,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 六畜,羊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 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 象随处可见。 羊主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说文》说:“羊”,祥也。 汉字里最好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带有“羊”字边。《汉字大字典》中 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羊 主美。古人以“羊”字引申为“美”字。《说文》中释为“羊大则美”。“美,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主要是供人食用。羊的美不仅局限 于吃上。在原始社会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看来,在种种巫术仪式上,牧羊 部落的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羊主敬。羊羔跪 乳,见于明代《蠡海集》:“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这流传 为妇孺皆知的话题。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上说:“乌以反哺,托体太阳 羔以跪乳,为贽国卿。”在孝敬的说法中,以乌鸦为孝,以羊羔表敬。 羊可体现正义。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拥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将其神话为正 义的象征。据王充《论衡·是应》,唐尧之臣皋陶治狱,辅以独角之羊。此羊对 嫌犯“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 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以示庄严神圣 羊可象征安泰。人们最爱用的关于羊的吉祥话是“三羊开泰”。考“三羊开泰” 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 征。对“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11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 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12月二阳生,正 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而“羊”与“阳”同音, 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 而人文始祖伏羲与羊更是渊源颇深。据记载,伏羲生于成纪。而据考证,“成纪” 位于甘肃天水一带,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就是“羊”,伏 羲的“羲”字中的“羊”,正是这一崇拜现象的反映。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最 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 八卦文化”,即后来“五经”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 历史。有专家认为,“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还曾陪伴英雄,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羊可启发智慧,良臣庄辛用“亡 羊补牢,未为迟也”来鼓励楚襄王应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羊性素喜清洁,羊愿 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远离污秽。 1.下列有关羊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羊是吉祥的象征,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连在了一起。 B.羊是美丽的象征,羊大为美,在古代,羊主要就是供人食用。 C羊是孝敬的象征,羊羔跪乳在古人看来就是孝的最佳体现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2015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和、坦诚、 敏锐、乐观,易于驯服,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 六畜,羊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 唐代 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 象随处可见。 羊主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说文》说:“羊”,祥也。 汉字里最好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带有“羊”字边。《汉字大字典》中, 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 204 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羊 主美。古人以“羊”字引申为“美”字。《说文》中释为“羊大则美”。“美,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主要是供人食用。羊的美不仅局限 于吃上。在原始社会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看来,在种种巫术仪式上,牧羊 部落的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羊主敬。羊羔跪 乳,见于明代《蠡海集》:“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这流传 为妇孺皆知的话题。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上说:“乌以反哺,托体太阳; 羔以跪乳,为贽国卿。”在孝敬的说法中,以乌鸦为孝,以羊羔表敬。 羊可体现正义。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拥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将其神话为正 义的象征。据王充《论衡·是应》,唐尧之臣皋陶治狱,辅以独角之羊。此羊对 嫌犯“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 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以示庄严神圣。 羊可象征安泰。人们最爱用的关于羊的吉祥话是“三羊开泰”。考“三羊开泰” 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 征。对“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11 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 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12 月二阳生,正 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而“羊”与“阳”同音, 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 而人文始祖伏羲与羊更是渊源颇深。据记载,伏羲生于成纪。而据考证,“成纪” 位于甘肃天水一带,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就是“羊”,伏 羲的“羲”字中的“羊”,正是这一崇拜现象的反映。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最 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 “八卦文化”,即后来“五经 ”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 历史。有专家认为,“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还曾陪伴英雄,苏武牧羊的故事 家喻户晓。羊可启发智慧,良臣庄辛用“亡 羊补牢,未为迟也”来鼓励楚襄王应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羊性素喜清洁,羊愿 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远离污秽。 1.下列有关羊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羊是吉祥的象征,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连在了一起。 B.羊是美丽的象征,羊大为美,在古代,羊主要就是供人食用。 C 羊是孝敬的象征,羊羔跪乳在古人看来就是孝的最佳体现
D羊是正义的象征,因为羊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直、美好的形象。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食草却产奶、肉、毛、皮,温和又坦诚,羊成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B酋长巫师认为,巫术仪式上表演的图腾羊、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C羊可体现正义,因此先秦的诸侯国官员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 D很多成语与“羊”有关,如“苏武牧羊”等,说明羊可以给人以智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四羊方尊”,“羊型铜灯”,到“三彩陶羊”,充分说明羊对先民生活影 响力的巨大。 B三阳开泰,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 愿之辞。 C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是“羊”,生于该区域的伏羲的“羲”字中有“羊” 表明伏羲很可能是古羌戎族人。 D伏羲是中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 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 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蓐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 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 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 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 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 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 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成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 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 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 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 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 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 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 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 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 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 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羊是正义的象征,因为羊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直、美好的形象。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食草却产奶、肉、毛、皮,温和又坦诚,羊成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B 酋长巫师认为,巫术仪式上表演的图腾羊、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C 羊可体现正义,因此先秦 的诸侯国官员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 D 很多成语与“羊”有关,如“苏武牧羊”等,说明羊可以给人以智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四羊方尊”,“羊型铜灯”,到“三彩陶羊”,充分说明羊对先民生活影 响力的巨大。 B 三阳开泰,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 愿之辞。 C 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 腾是“羊”,生于该区域的伏羲的“羲”字中有“羊”, 表明伏羲很可能是古羌戎族人。 D 伏羲是中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 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 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 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 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 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 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 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 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成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 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 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 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 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 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 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 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 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 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 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 福。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训考量隐括 隐括:审度,查核 B.更用驴辇 更:复,再 C.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D.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接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 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 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 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必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 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 服役的几千人。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入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 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 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 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5分)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89题 画菊不第后赋菊 南宋·郑思肖唐·黄巢 花开不并百花丛,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满城尽带黄金甲。 8.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特点有何不同?(4分) 9.两首诗在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A.训考量隐括 隐括:审度,查核 B.更用驴辇 更:复,再 C.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D.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接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 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 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 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 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必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 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 服役的几千人。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入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 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 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 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 8 ~ 9 题。 画菊 不第后赋菊 南宋·郑思肖 唐·黄巢 花开不并百花丛, 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 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 满城尽带黄金甲。 8.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特点有何不同?(4 分) 9.两首诗在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3 分)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泥桶中的信 [日本]叶山嘉树 松户与三是个倒水泥桶的。外表虽然不很明显,但头发和鼻口都被水泥沾成灰色 他想把手指伸入鼻孔,抠掉像钢筋混凝土那样黏住鼻毛的混凝土,可是为了配合 每分钟吐出十立方尺水泥的搅拌器,根本没有时间把手指伸向鼻孔。他一直担心 自己的鼻孔,却整整十一个小时没空清理鼻子。其间虽有两度休息:午饭时间和 三点钟的歇息。可是,中午时间,肚子很饿;下午那次歇息时间要清扫搅拌器, 没有空闲,所以始终没有把手伸到鼻子上。他的鼻子似乎像石膏像的鼻子那样硬 化了。快到下班时间了,他用疲惫的手搬动水泥桶,一个小木盒从水泥桶中掉 出来。 “是什么?”他觉得很奇怪,但已无暇顾及这种东西。他用铲子把水泥送入水泥 升斗秤量:再把水泥从升斗倒进槽里,很快就要把那桶水泥倒光了 “且慢,水泥桶中不可能出现盒子。” 他捡起小盒子,投入肚兜的钱袋。盒子很轻。 “这么轻,好像没有装钱。” 他想,不久又要倒光下一桶,秤量下一部分。搅拌器旋即开始空转,水泥已经弄 完,终于下班了。他先用引水到搅拌器的橡皮管冲洗手和脸:然后把便当盒缠在 脖颈上,一心想先喝一杯再吃饭,一面想一面走回他的大杂院。发电厂已经完成 八成。矗立夕阳中的惠那山覆着纯白的雪,满身汗水仿佛突然冰冷起来。在他经 过的脚下,木曾川的水泛起白沫而鸣 “嘿!真受不了,老婆肚子又大了……”他一想到满地爬的孩子,想到即将在这 寒冷时分生下来的孩子,想到一再生产的老婆,就觉得泄气之至。 圆九十钱的日薪,一天要吃两升五十钱的米,衣着住宿又要九十钱,真浑蛋! 怎么还能喝酒呢!”他突然想起钱袋里的小盒子。盒子上没有写什么,钉得很牢。 “里头好像有什么东西,钉住了。” 他先把盒子砸在石头上了可是没有砸坏,于是像要踩碎这个世界似的,拼命践踩。 从他捡到的小盒中掉出一块破布包裹的纸片。上面这样写着 我是N水泥公司缝水泥袋的女工。我的爱人担任的工作是把石块放进碎石机 去。十月七日早上,放进大石块时,跟那石块一起夹在碎石机中。他的伙伴想去 救他,但我的爱人已如沉到水中一般,沉落在石下。于是,石块和爱人的躯体互 相辗碎,变成红色细石,落到传动带上,又从传动带传入粉碎筒中,发出细细的 咒诅声,和着机器的轰鸣声而被粉碎了,就这样被烧制成水泥。骨骼、肌肉和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泥桶中的信 [日本]叶山嘉树 松户与三是个倒水泥桶的。外表虽然不很明显,但头发和鼻口都被水泥沾成灰色。 他想把手指伸入鼻孔,抠掉像钢筋混凝土那样黏住鼻毛的混凝土,可是为了配合 每分钟吐出十立方尺水泥的搅拌器,根本没有时间把手指伸向鼻孔。他一直担心 自己的鼻孔,却整整十一个小时没空清理鼻子。其间虽有两度休息:午饭时间和 三点钟的歇息。可是,中午时间,肚子很饿;下午那次歇息时间要清扫搅拌器, 没有空闲,所以始终没有把手伸到鼻子上。他的鼻子似乎像石膏像的鼻子那样硬 化了。快到下班时间了,他用疲惫的手搬动水泥桶,一个小木盒从水泥桶中掉 出来。 “是什么?”他觉得很奇怪,但已无暇顾及这种东西。他用铲子把水泥送入水泥 升斗秤量;再把水泥从升斗倒进槽里,很快就要把那桶水泥倒光了。 “且慢,水泥桶中不可能出现盒子。” 他捡起小盒子,投入肚兜的钱袋。盒子很轻。 “这么轻,好像没有装钱。” 他想,不久又要倒光下一桶,秤量下一部分。搅拌器旋即开始空转,水泥已经弄 完,终于下班了。他先用引水到搅拌器的橡皮管冲洗手和脸;然后把便当盒缠在 脖颈上,一心想先喝一杯再吃饭,一面想一面走回他的大杂院。发电厂已经完成 八成。矗立夕阳中的惠那山覆着纯白的雪,满身汗水仿佛突然冰冷起来。在他经 过的脚下,木曾川的水泛起白沫而鸣。 “嘿!真受不了,老婆肚子又大了……”他一想到满地爬的孩子,想到即将在这 寒冷时分生下来的孩子,想到一再生产的老婆,就觉得泄气之至。 “一圆九十钱的日薪,一天要吃两升五十钱的米,衣着住宿又要九十钱,真浑蛋! 怎么还能喝酒呢!”他突然想起钱袋里的小盒子。盒子上没有写什么,钉得很牢。 “里头好像有什么东西,钉住了。” 他先把盒子砸在石头上了可是没有砸坏,于是像要踩碎这个世界似的,拼命践踩。 从他捡到的小盒中掉出一块破布包裹的纸片。上面这样写着: ——我是 N 水泥公司缝水泥袋的女工。我的爱人担任的工作是把石块放进碎石机 去。十月七日早上,放进大石块时,跟那石块一起夹在碎石机中。他的伙伴想去 救他,但我的爱人已如沉到水中一般,沉落在石下。于是,石块和爱人的躯体互 相辗碎,变成红色细石,落到传动带上,又从传动带传入粉碎筒中,发出细细的 咒诅声,和着机器的轰鸣声而被粉碎了,就这样被烧制成水泥。骨骼、肌肉和灵
魂,都变成粉末。我爱人的一切都变成水泥了,剩下的只是这件工作服的破片 我缝制了装爱人的袋子,我的爱人变成水泥了。第二天,我写这封信悄悄放进桶 子里。你是工人吗?如果你是工人,一定会觉得我很可怜,请回信。这桶中的水 泥用来做什么呢?我很想知道。我的爱人会变成几桶水泥?用到哪些地方?你是 水泥匠,还是建筑工人?我不忍见我爱人变成剧场的走廊,大宅的围墙。可是 我怎能阻止得了!如果你是工人,请不要把这水泥用在那种地方。唉,算了,用 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关系。我的爱人一定认为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没关系,他是 个很坚强的人,一定会配合得很好。他温柔善良,而且稳当可靠。他还很年轻, 才二十六岁。他如何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用水泥袋代替寿衣,让他穿上! 他没有入棺,已进入旋转窑了。我如何送他呢?他已葬到东边,也葬到西边;葬 在远方,也葬在近处。如果你是工人,请给我回信。我把爱人所穿的工作服破片 送给你,包这封信的就是。这破布已沁进石粉和他的汗水。他是穿着这件破工作 服紧紧拥抱我的。如果不会给你添麻烦,请把使用这水泥的日月、详细情形、用 在什么地方,还有你的名字,都告诉我,务请保重。再见 松户与三觉得孩子们在身边翻滚嬉闹。他望着信末的住址和名字,一口气把倒在 杯里的酒喝光。 “真想喝个烂醉,把一切都砸坏!”他怒吼 “喝醉乱来怎么行!孩子怎么办?”妻子说。他看着妻子大腹中的第七个孩子, 1925年 (1)下列对小说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松户与三在工作中拾到的一封信,讲述了一个工人掉进水泥厂碎石 机里被碾碎、又在转窑里被烧成水泥的悲惨遭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劳动人民的 血泪图。 B.文章虽短,却能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日本劳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困苦的生活 以及他们的悲哀和无奈,读后令人唏嘘。 C.小说中人物松户与三发现盒子后马上想到“这么轻,好像没有装钱”,表现 了他因生活贫困而产生的自私贪婪、妄想不劳而获的心理。 D.小说用大量篇幅记述了信件的具体内容,女工详细叙说了爱人死亡的全部经 过,口吻平静,说明女工在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悲惨的遭遇面前因为无能为力而内 心早已麻木。 E.松户与三读完信后“觉得孩子们在身边翻滚嬉闹”,说明信在他心里并没有 产生影响,依旧厌恶自己成群的孩子。 (2)小说围绕松户与三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3)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松户与三的形象。(6分 [来源:学科网ZXXK] (4)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人性在工业社会里已经被异化”的现实。对此 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魂,都变成粉末。我爱人的一切都变成水泥了,剩下的只是这件工作服的破片。 我缝制了装爱人的袋子,我的爱人变成水泥了。第二天,我写这封信悄悄放进桶 子里。你是工人吗?如果你是工人,一定会觉得我很可怜,请回信。这桶中的水 泥用来做什么呢?我很想知道。我的爱人会变成几桶水泥?用到哪些地方?你是 水泥匠,还是建筑工人?我不忍见我爱人变成剧场的走廊,大宅的围墙。可是, 我怎能阻止得了!如果你是工人,请不要把这水泥用在那种地方。唉,算了,用 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关系。我的爱人一定认为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没关系,他是 一个很坚强的人,一定会配合得很好。他温柔善良,而且稳当可靠。他还很年轻, 才二十六岁。他如何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用水泥袋代替寿衣,让他穿上! 他没有入棺,已进入旋转窑了。我如何送他呢?他已葬到东边,也葬到西边;葬 在远方,也葬在近处。如果你是工人,请给我回信。我把爱人所穿的工作服破片 送给你,包这封信的就是。这破布已沁进石粉和他的汗水。他是穿着这件破工作 服紧紧拥抱我的。如果不会给你添麻烦,请把使用这水泥的日月、详细情形、用 在什么地方,还有你的名字,都告诉我,务请保重。再见。 松户与三觉得孩子们在身边翻滚嬉闹。他望着信末的住址和名字,一口气把倒在 杯里的酒喝光。 “真想喝个烂醉,把一切都砸坏!”他怒吼。 “喝醉乱来怎么行!孩子怎么办?”妻子说。他看着妻子大腹中的第七个孩子。 1925 年 (1)下列对小说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通过松户与三在工作中拾到的一封信,讲述了一个工人掉进水泥厂碎石 机里被碾碎、又在转窑里被烧成水泥的悲惨遭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劳动人民的 血泪图。 B.文章虽短,却能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日本劳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困苦的生活 以及他们的悲哀和无奈,读后令人唏嘘。 C.小说中人物松户与三发现盒子后马上想到“这么轻,好像没有装钱”,表现 了他因生活贫困而产生的自私贪婪、妄想不劳而获的心理。 D.小说用大量篇幅记述了信件的具体内容,女工详细叙说了爱人死亡的全部经 过,口吻平静,说明女工在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悲惨的遭遇面前因为无能为力而内 心早已麻木。 E.松户与三读完信后“觉得孩子们在身边翻滚嬉闹”,说明信在他心里并没有 产生影响,依旧厌恶自己成群的孩子。 (2)小说围绕松户与三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松户与三的形象。(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ZXXK] (4)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人性在工业社会里已经被异化”的现实。对此 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