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试卷分数15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迄今/两讫 罢黜/拙劣 泥淖/船棹 B.纳闷/木讷 模型/模样 狙击阻丧 C.逾越/郁闷 编辑/舟楫 编撰/编纂 D.拗口/执拗 边塞/堵塞 儒雅/孺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参加公务员面试要注意把握二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随机应变,三是言之成理。 这也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见风使舵)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战后,几经谈判,犹太 人终于从联邦德国获得了34亿多马克的赔偿。(罄竹难书) C.2009年第25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中午,他来到 学校食堂,和同学们谈笑风生,并共进午餐。(谈笑自若 D.汉末文学家祢衡才思敏捷,擅长辞赋,他应黄射邀请一挥而就的作品《鹦鹉赋》,寓意 深刻,文采斐然,得到世人的赞赏。(一蹴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 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 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 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学虽然成了热门话题,但汉字美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 因此,我们使用汉字时,必须首 先知道其意义,然后正确使用,不至于闹笑话。 ①并且出现了“你令郎”、“我令尊”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用法 ②荧屏上错话连篇,报刊上的句子不伦不类。 ③掩卷而思,不由得问自己
张掖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试卷说明:试卷分数 150 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30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迄.今/两讫. 罢黜./拙.劣 泥淖./船棹. B.纳.闷/木讷. 模.型/模.样 狙.击/沮.丧 C.逾.越/郁.闷 编辑./舟楫. 编撰./编纂. D.拗.口/执拗. 边塞./堵塞. 儒.雅/孺.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参加公务员面试要注意把握二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随机应变 ....,三是言之成理。 这也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见风使舵)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 ....;战后,几经谈判,犹太 人终于从联邦德国获得了 34 亿多马克的赔偿。(罄竹难书) C.2009 年第 25 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中午,他来到 学校食堂,和同学们谈笑风生 ....,并共进午餐。(谈笑自若) D.汉末文学家祢衡才思敏捷,擅长辞赋,他应黄射邀请一挥而就 ....的作品《鹦鹉赋》,寓意 深刻,文采斐然,得到世人的赞赏。(一蹴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 )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 140 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 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 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 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 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 学 虽 然 成 了 热 门 话 题 , 但 汉 字 美 学 并 没 有 引 起 足 够 的 重 视。 , 。 。 , ? 。因此,我们使用汉字时,必须首 先知道其意义,然后正确使用,不至于闹笑话。 ①并且出现了“你令郎”、“我令尊”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用法。 ②荧屏上错话连篇,报刊上的句子不伦不类。 ③掩卷而思,不由得问自己
④对于汉字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你真的认得它的美 ⑤很多文学创造者则“有文学观没有文字观”,甚至越来越“不认识”汉字 ⑥汉字之美,是国学的基础,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A.⑤②①③④⑥ B.③④⑥②①⑤ C.②①⑤③④⑥ D.②①⑤⑥③④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7题(9分,每小题3分)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 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 油"、“‘俯卧撑”乃至“被ⅹⅹ″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 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 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 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 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 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 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 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 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岀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 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 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 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 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 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ⅹ×"、¨被就业、“被代表`、“被 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 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 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 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 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 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④对于汉字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你真的认得它的美 ⑤很多文学创造者则“有文学观没有文字观”,甚至越来越“不认识”汉字 ⑥汉字之美,是国学的基础,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A.⑤②①③④⑥ B.③④⑥②①⑤ C.②①⑤③④⑥ D.②①⑤⑥③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 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 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 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 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 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 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 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 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 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 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 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 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 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 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 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 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 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 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 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 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 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5.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步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ⅩⅩ”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 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人们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 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因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 响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的可 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 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纵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遍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 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 们的记忆里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 高祖得政,素知颎jioη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 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遺子惇率步 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 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 受命便发,遺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 颎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 设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
5.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步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 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人们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 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因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 响。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的可 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 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纵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遍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 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 们的记忆里。 三、文言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每小题 3 分) 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 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 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 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 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 颎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 设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
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 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 利而还。后言于上日:“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日:“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 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 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 以公就第。 --(节选自《隋书髙颎传》) [注]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辞谢,道谢 B.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河后 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留下高 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两个月,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职 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王世积 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第‖卷(共120分) 四、(共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5分) 译文 (2)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5分) 译文 12.阅读下列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度大庾岭
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 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 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 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 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 以公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注] 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辞谢,道谢 B. 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 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 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 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 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河后 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 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留下高 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 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两个月,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职 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 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王世积 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共 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5 分) 译文: (2)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5 分) 译文: 12.阅读下列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①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 翥(zhu):飞。③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有人认为颔联中的“随”“尽”两字用得好,请任选一字加以赏析。(4分) (2)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名篇名句默写(5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4)二十四桥仍在 (《扬州慢》) (5)早岁那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6)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惟草木之零落 《赤壁赋》则说“渺渺兮予怀, 其中的 美人”都采取的是这种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17题。(22分) 有温度的古村 谢胜瑜 流坑是仙人遗落在江西乐安县的一颗古棋子,是一个商周时期就有的村子。好像既无来 由,也非刻意,自从我去过一次以后,它就一直被我搁在记忆深处,锁在一片烟雨蒙蒙的迷 离中。 其实,我去流坑游玩的那天,正值今年柳绿桃红之时,天气晴好。薄薄的阳光下,令我 神往的干古第一村不动声色地静卧着,迎接着慕名而至的无数双眼睛。 村里有树。这不算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你的手随便一指,那都是一段几百年上干年的 沧桑经历。一棵桂花树,顶端青枝绿叶,春意浓浓,在景岐公祠的前院-角荣枯四百多年, 前几年才死而复生;一片樟树林,高矮参差粗细不匀地挤在一块儿,每一棵都沾有文人名士 的气息,油亮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的家族血缘的荣耀……根根树千都是气节,片片树叶都 是历史。人们可以眼见到的是气节在风中傲立,历史在雨中滴翠。 村里有水。一条乌江,从远古流来,像女人的怀抱,把古村拥在怀里,上千年也没改换 过姿势。弯而长的石级,如女人裙裾上的皱褶没入水中,年轻或不年轻的村姑村妇溜儿蹲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①公元 705 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 翥(zhù):飞。③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⑴有人认为颔联中的“随”、“尽”两字用得好,请任选一字加以赏析。(4 分) ⑵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3.名篇名句默写(5 分) 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⑵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⑶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⑷二十四桥仍在, , 。(《扬州慢》) ⑸早岁那知世事艰, 。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⑹ 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 “ 惟草木之零落 兮, ” ,《赤壁赋》则说“渺渺兮予怀, ”,其中的 “美人”都采取的是这种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 17 题。(22 分) 有温度的古村 谢胜瑜 流坑是仙人遗落在江西乐安县的一颗古棋子,是一个商周时期就有的村子。好像既无来 由,也非刻意,自从我去过一次以后,它就一直被我搁在记忆深处,锁在一片烟雨蒙蒙的迷 离中。 其实,我去流坑游玩的那天,正值今年柳绿桃红之时,天气晴好。薄薄的阳光下,令我 神往的千古第一村不动声色地静卧着,迎接着慕名而至的无数双眼睛。 村里有树。这不算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你的手随便一指,那都是一段几百年上千年的 沧桑经历。一棵桂花树,顶端青枝绿叶,春意浓浓,在景岐公祠的前院一角荣枯四百多年, 前几年才死而复生;一片樟树林,高矮参差粗细不匀地挤在一块儿,每一棵都沾有文人名士 的气息,油亮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的家族血缘的荣耀……根根树干都是气节,片片树叶都 是历史。人们可以眼见到的是气节在风中傲立,历史在雨中滴翠。 村里有水。一条乌江,从远古流来,像女人的怀抱,把古村拥在怀里,上千年也没改换 过姿势。弯而长的石级,如女人裙裾上的皱褶没入水中,年轻或不年轻的村姑村妇一溜儿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