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 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 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 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 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 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 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 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 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 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 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 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 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 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 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 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 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 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 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 到最髙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 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 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 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 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 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 B.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 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甘肃省天水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 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 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 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 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 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 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 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 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 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 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 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 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 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 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 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 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 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 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 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 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 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 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 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 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 B.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 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C.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 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 只能到泰山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 B.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 代帝王登基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C.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 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D.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 因秦皇汉武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 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 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 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 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 是那个代言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 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天启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 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 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 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 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 壮其胆。在晋深倚重之,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不尽遵其令。 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 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 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 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 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已,承宗镇关门,益倚崇焕 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 军可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于用法类此 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 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文龙既死,甫逾三 月,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 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
C.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 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 只能到泰山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 B.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 代帝王登基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C.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 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D.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 因秦皇汉武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 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 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 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 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 是那个代言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 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天启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 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 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 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 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 壮其胆。在晋深倚重之,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不尽遵其令。 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 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 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 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 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已,承宗镇关门,益倚崇焕。 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 军可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于用法类此。 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 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文龙既死,甫逾三 月,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 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
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 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 缚下诏狱。法司坐崇焕谋叛,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 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明史·袁崇焕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慷慨负胆略负:具有B.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俾:使 C.晓其厄塞情形厄:控制D.然崇焕蘧在晋无远略薄:轻视 5.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袁崇焕“负胆略”有“边才”的一组是(3分) ①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②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 ③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④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⑤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⑥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 A.①③⑤B.④⑤⑥C.④⑥D.①②③ 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崇焕为人正气有胆量,好谈兵,有边才。他动不动和退役老校谈边塞之事, 他曾单骑出关了解关内外形势,返回朝廷时,能将塞外之事详细地汇报。 B.袁崇焕注意安抚军民,整顿边防,敢于果断执法。崇焕在关门,内抚军民, 外整边防,曾査核到虚报名额的队伍,立刻斩杀一个校官,此事还惹怒了孙承宗 C.袁崇焕擅杀文龙,招致祸患,不幸身亡。毛文龙死后,清军大举入关,又使 计策说与崇焕密订条约,最终皇帝判了他凌迟处死,天下的老百姓都为他感到冤 枉 D.袁崇焕与清廷议和,朝廷不许,但他坚持有力。他最初本想借议和兴复原明 廷失去的疆域,所以提议和大清议和,朝廷频频降旨劝阻禁止。 7.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4分) ②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5分)[来 源:学科网ZXXK]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次韵乐文卿北园 陈与义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来源:学科网] 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 且复高吟置余事,此生能费几诗筒。[来源:学#科#网] 8.诗中三、四两句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5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塞上风云接地阴。(2)楚天千里清秋, (3)闾阎扑地,;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4)醉不成欢惨将别,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6)箫鼓追随春社近,。(7)既见复关 (8)青泥何盘盘,。(9),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0)_,而不知其所止。(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 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 缚下诏狱。法司坐崇焕谋叛,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 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明史·袁崇焕传》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慷慨负胆略 负:具 有 B.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 俾:使 C.晓其厄塞情形 厄:控制 D.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 薄:轻视 5.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袁崇焕“负胆略”有“边才”的一组是(3 分) ①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②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 ③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 ④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⑤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 ⑥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④⑥ D.①②③ 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袁崇焕为人正气有胆量,好谈兵,有边才。他动不动和退役老校谈边塞之事, 他曾单骑出关了解关内外形势,返回朝廷时,能将塞外之事详细地汇报。 B.袁崇焕注意安抚军民,整顿边防,敢于果断执法。崇焕在关门,内抚军民, 外整边防,曾查核到虚报名额的队伍,立刻斩杀一个校官,此事还惹怒了孙承宗。 C.袁崇焕擅杀文龙,招致祸患,不幸身亡。毛文龙死后,清军大举入关,又使 计策说与崇焕密订条约,最终皇帝判了他凌迟处死,天下的老百姓都为他感到冤 枉。 D.袁崇焕与清廷议和,朝廷不许,但他坚持有力。他最初本想借议和兴复原明 廷失去的疆域,所以提议和大清议和,朝廷频频降旨劝阻禁止。 7.翻译下面的句子(9 分): ①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4 分) ②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5 分)[来 源:学科网 ZXXK]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次韵乐文卿北园 陈与义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来源:学科网] 四壁一身 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 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 且复高吟置余事,此生能费几诗筒。[来源:学#科#网] 8.诗中三、四两句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5 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 ,塞上风云接地阴。 (2)楚天千里清秋, 。 (3)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4)醉不成欢惨将别,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6)箫鼓追随春社近, 。 (7)既见复关, 。 (8)青泥何盘盘, 。 (9)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0) ,而不知其所止。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 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 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 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来源:Z&x&k,Coml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 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 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 状态下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 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 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 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 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室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 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 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 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 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 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 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 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一—“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 到我,他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 “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 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 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 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 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糊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 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 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 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 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 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来源:Z&xx&k.Com]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 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 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 状态下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 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 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 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 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室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 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 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 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 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 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 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 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 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 到我,他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 “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 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 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 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 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糊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 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 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 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 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 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 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 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本文有删改) 11.请概括文章的主题。(4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13.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 本很美的文学作品。”一句议论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 练的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人不了解抑郁症的危害,又怕生了病殃及家庭、工作和声誉,文过饰非, 心存侥幸,以致延误病情 B.我们必须重视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倘若天天让他们接触低俗文化,耳濡且 染,他们的素质怎能提高? C.他是热心人,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年下来, 他做的好事可谓擢发难数 D.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期3天的2013广东国际酒博会隆重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吸 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上千种酒类同场博弈 B.索契冬奥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信的,但目前看来, 当地局势平静,此前焦虑的运动员和媒体似乎可以放下心来。 C.9月10日,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捷报:“安徽玫瑰”在女子手球决赛 中,以31:20战胜了上届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D.在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选手们比的不再是歌声,而是说话的能力。 首期节目结束,收视率列同时段综艺节目的首位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宰”一般人都知道,其义为屠杀牲畜、家禽。那么“宰相”怎么会用这个具有 屠夫色彩的“宰”呢? ①早期原始祭典中的主祭权集中体现于主宰权 ②由于这种仪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宗教意义 ③因此,在我国原始社会更高发展阶段出现的许多重要官职的名称,便均以 “宰”字有关, 如“太宰”、“少宰”等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 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 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 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 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 是从哪里来的? 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本文有删改) 11.请概括文章的主题。(4 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 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13.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 本很美的文学作品。”一句议论在文中的作用。(6 分) 1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 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 一练的!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许多人不了解抑郁症的危害,又怕生了病殃及家庭、工作和声誉,文过饰非, 心存侥幸,以致延误病情。 B.我们必须重视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倘若天天让他们接触低俗文化,耳濡目 染,他们的素质怎能提高? C.他是热心人,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年下来, 他做的好事可谓擢发难数。 D.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 所。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为期 3 天的 2013 广东国际酒博会隆重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吸 引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上千种酒类同场博弈。 B.索契冬奥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信的,但目前看来, 当地局势平静,此前焦虑的运动员和媒体似乎可以放下心来。 C. 9 月 10 日,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捷报:“安徽玫瑰”在女子手球决赛 中,以 31:20 战胜了上届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D.在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选手们比的不再是歌声,而是说话的能力。 首期节目结束,收视率列同时段综艺节目的首位。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宰”一般人都知道,其义为屠杀牲畜、家禽。那么“宰相”怎么会用这个具有 屠夫色彩的“宰”呢? ①早期原始祭典中的主祭权集中体现于主宰权 ②由于这种仪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宗教意义 ③因此,在我国原始社会更高发展阶段出现的许多重要官职的名称,便均以 “宰”字有关, 如“太宰”、“少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