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艺术与模仿自然 宗白华 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和 谐,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每一座巍峨崇高的建筑里是表 现一个“境界”,每一曲悠扬清妙的音乐里也启示一个“境界”。虽然建筑与音 乐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含有自然真景的描绘。但图画雕刻,诗歌小说戏剧 里的“境界”则往往寄托在景物的幻现里面。模仿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 史诗是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所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位希腊哲学家 都说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 但两位对“自然模仿”的解释并不全同,因此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意见也 两样。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乃是“观念世界”的幻影。艺术又是描 摹这幻影世界的幻影。所以在求真理的哲学立场上看来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 刺激肉感。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则不同。他看这自然界现象不是幻影,而是一个个 生命的形体。所以模仿它、表现它,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而表示技能,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确是有他当时经验的基础。希腊的雕刻、绘画,如中国古代 的艺术原本是写实的作品。它们生动如真的表现,流传下许多神话传说。米龙 ( Myron)雕刻的牛,引动了一个活狮子向它跃搏,一只小牛要向它吸乳,一个牛 群要随着它走,一位牧童遥望掷石击之,想叫它走开,一个偷儿想顺手牵去。啊, 米龙自己也几乎误认它是自己牛群里的一头! 这种写幻如真的技术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种事实说艺术 是模仿自然,也不足怪了。何况人类本有模仿冲动,而难能可贵的写实技术也是 使人惊奇爱慕的呢。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以此篇为满足。他不仅是研究“怎样 的模仿”,他还要研究模仿的对象。艺术可就三方面来观察:(一)艺术品制作 的材料,如木、石、音、字等;(二)艺术表现的方式,即如何描写模仿;(三)艺术 描写的对象。但艺术的理想当然是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描摹最 美的对象。所以艺术的过程终归是形式化,是一种造型。就是大自然的万物也是 由物质材料创化千形万态的生命形体。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创造的过程” 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艺术品是个小宇宙。它的内部是真理,就同宇宙的内部是 真理一样。所以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很奇异的话:“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这就 是说诗歌比历史学的记载更近于真理。因为诗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史 是记述个别的事实;诗所描述的是人生情理中的必然性,历史是叙述时空中事态 的偶然性。文艺的事是要能在一件人生个别的姿态行动中,深深地表露出人心的 普遍定律。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乃是深深透入真实的必然性。所 以艺术最邻近于晢学,它是达到真理表现真理的另一道路,它使真理披了一件美 丽的外衣。 (选自《美学散步·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有删节 1:下列关于“模仿自然”的有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认为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但是对此的解释 并不完全相同,从而,二人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甘肃省天水市 2015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艺术与模仿自然 宗白华 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和 谐,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每一座巍峨崇高的建筑里是表 现一个“境界”,每一曲悠扬清妙的音乐里也启示一个“境界”。虽然建筑与音 乐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含有自然真景的描绘。但图画雕刻,诗歌小说戏剧 里的“境界”则往往寄托在景物的幻现里面。模仿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 史诗是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所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位希腊哲学家 都说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 但两位对“自然模仿”的解释并不全同,因此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意见也 两样。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乃是“观念世界”的幻影。艺术又是描 摹这幻影世界的幻影。所以在求真理的哲学立场上看来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 刺激肉感。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则不同。他看这自然界现象不是幻影,而是一个个 生命的形体。所以模仿它、表现它,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而表示技能。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确是有他当时经验的基础。希腊的雕刻、绘画,如中国古代 的艺术原本是写实的作品。它们生动如真的表现,流传下许多神话传说。米龙 (Myron)雕刻的牛,引动了一个活狮子向它跃搏,一只小牛要向它吸乳,一个牛 群要随着它走,一位牧童遥望掷石击之,想叫它走开,一个偷儿想顺手牵去。啊, 米龙自己也几乎误认它是自己牛群里的一头! 这种写幻如真的技术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种事实说艺术 是模仿自然,也不足怪了。何况人类本有模仿冲动,而难能可贵的写实技术也是 使人惊奇爱慕的呢。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以此篇为满足。他不仅是研究“怎样 的模仿”,他还要研究模仿的对象。艺术可就三方面来观察: (一)艺术品制作 的材料,如木、石、音、字等;(二)艺术表现的方式,即如何描写模仿;(三)艺术 描写的对象。但艺术的理想当然是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描摹最 美的对象。所以艺术的过程终归是形式化,是一种造型。就是大自然的万物也是 由物质材料创化千形万态的生命形体。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创造的过程”。 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艺术品是个小宇宙。它的内部是真理,就同宇宙的内部是 真理一样。所以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很奇异的话:“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这就 是说诗歌比历史学的记载更近于真理。因为诗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史 是记述个别的事实;诗所描述的是人生情理中的必然性,历史是叙述时空中事态 的偶然性。文艺的事是要能在一件人生个别的姿态行动中,深深地表露出人心的 普遍定律。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乃是深深透入真实的必然性。所 以艺术最邻近于哲学,它是达到真理表现真理的另一道路,它使真理披了一件美 丽的外衣。 (选自《美学散步·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有删节) 1:下列关于“模仿自然”的有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认为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但是对此的解释 并不完全相同,从而,二人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B.模范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史诗是根据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模仿 自然是艺术的本质”这一理论创作出的古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 C.古希腊的雕刻、绘画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的写实性特点,生动如真,流传下 来许多神话传说,这些都是亚里斯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论的经验基础 D.艺术模仿自然时,不是简单模仿自然的外表,而是深深透入自然真实的必 然性,因而生动如真的艺术就为真理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 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和音乐表现出的各自“境界”,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是对自然 真景的描绘,而图画雕刻、诗歌小说戏剧里的“境界”与它们完全不同 B.亚里斯多德认为研究艺术除了研究怎样模仿,还要研究模仿对象,具体来 说包括研究艺术品制作的材料、艺术表现的方式以及艺术描写的对象。 C.柏拉图认为不管怎么看艺术只会刺激肉感,因而都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 而亚里斯多德则认为艺术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表示技能。 D.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艺术的理想是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 描摹最美的对象,所以,艺术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模仿自然创造一个小宇宙的 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斯多德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能被严肃地对 待,有更高的真实性,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B.米龙雕刻的牛达到了写幻如真的程度,这也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据此 作者认为,亚里斯多德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观点一点也不足为怪 C.柏拉图把自然和模仿自然的艺术都看成“观念世界”的幻影,这种看法属 唯心主义;亚里斯多德把自然看成有生命的个体的看法应该属于唯物主义 图画雕刻以及诗歌小说戏剧中点与线的神秘组合、色彩或音韵的奇妙和 谐,这种结构形式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其他艺术则不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 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 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 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爱盎诸大 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 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计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 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 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 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 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 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 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
B.模范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史诗是根据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模仿 自然是艺术的本质”这一理论创作出的古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 C.古希腊的雕刻、绘画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的写实性特点,生动如真,流传下 来许多神话传说,这些都是亚里斯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论的经验基础。 D.艺术模仿自然时,不是简单模仿自然的外表,而是深深透入自然真实的必 然性,因而生动如真的艺术就为真理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 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筑和音乐表现出的各自“境界”,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是对自然 真景的描绘,而图画雕刻、诗歌小说戏剧里的“境界”与它们完全不同。 B.亚里斯多德认为研究艺术除了研究怎样模仿,还要研究模仿对象,具体来 说包括研究艺术品制作的材料、艺术表现的方式以及艺术描写的对象。 C.柏拉图认为不管怎么看艺术只会刺激肉感,因而都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 而亚里斯多德则认为艺术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表示技能。 D.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艺术的理想是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 描摹最美的对象,所以,艺术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模仿自然创造一个小宇宙的 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斯多德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能被严肃地对 待,有更高的真实性,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B.米龙雕刻的牛达到了写幻如真的程度,这也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据此, 作者认为,亚里斯多德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观点一点也不足为怪。 C.柏拉图把自然和模仿自然的艺术都看成“观念世界”的幻影,这种看法属 唯心主义;亚里斯多德把自然看成有生命的个体的看法应该属于唯物主义。 D.图画雕刻以及诗歌小说戏剧中点与线的神秘组合、色彩或音韵的奇妙和 谐,这种结构形式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其他艺术则不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 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 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 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 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 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 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 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 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 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 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 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 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
京师,万世之利也。让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 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节选自《汉 书》)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5.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B.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C.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 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D.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 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 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 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7.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答 ②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8.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你的依据。(5分) 9.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 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雨″"春草"是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但韩愈却能体察入微,把早春刻画的 具有诗意形象,并写出心灵的微妙感受。写出这一内容的诗句 是
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 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 书》)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5.文中划 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B.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C.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 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D.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 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 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 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7.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 分) ①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②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8.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你的依据。(5 分) 9.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 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春雨""春草"是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但韩愈却能体察入微,把早春刻画的 具有诗意形象,并写出心灵的微妙感受。写出这一内容的诗句 是: ,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 是 (3)《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 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奸臣 岳小湖第一次带秦松回家时,岳忠良正坐在桌子边,守着半导体听《岳飞传》 岳小湖把秦松推到他面前,满怀期待地喊了一声爸,说,这就是小秦,秦松。岳 忠良从秦松的头看到脚,又反过来从脚看回头,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秦松 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礼貌地叫了声伯父。岳忠良没接东西,鼻子里 哼了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把秦松晾成了一根呆木头。半导体里的说书人 “啪”一拍醒木,吓得他浑身一抖。这时,岳忠良去而复返,秦松以为有了希望, 讪笑着喊声“伯父”。岳忠良抓起桌上的收音机,又冷冷地哼了一声。那天, 直到秦松离开,就再没见到岳忠良。 几天后,秦松心事重重地问岳小湖,你爸他,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岳小湖听 他这么问,就笑成了一团,说,我爸说你长得像奸臣,将来要变成秦桧。 当天晚上,秦松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个钟头,到底也没弄明白他和奸臣究竟有什 么关系。但从此,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 露出奸臣的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一年后,在秦 松和岳小湖的婚礼上,岳忠良借着酒劲,拍拍秦松的肩膀说了四个字:好自为之 秦松咬咬牙,在心里回了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 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 现得特别出色。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 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就提拔他当了科长。秦松把喜讯带回家, 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岳忠良却 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 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但岳忠良仍 然不依不饶,自言自语地说,官越大越危险,路还长着呢,从量变到质变,只是 时间问题! 多年来,不管身在何处,秦松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像刀子似的盯着他看,时时刻刻 都让他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开始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岳 忠良给他下的奸臣结论始终在监视着他。岳忠良的手好像就悬在他的头顶上,手 里拿着一顶写着奸臣的帽子,如果他稍不留意,这顶帽子就会扣到他的脑袋上 又是几年后,秦松当了局长。但他越是不断的升官,岳忠良就越是认定他离奸臣 又进了一步,甚至岳忠良还倚老卖老装糊涂,不时地把秦松的名字喊成秦桧。有 时候岳忠良不理秦松,模仿说书人的语气对着空气来一句:秦桧,你这个奸臣!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 是: , 。 (3)《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 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奸 臣 安 勇 岳小湖第一次带秦松回家时,岳忠良正坐在桌子边,守着半导体听《岳飞传》。 岳小湖把秦松推到他面前,满怀期待地喊了一声爸,说,这就是小秦,秦松。岳 忠良从秦松的头看到脚,又反过来从脚看回头,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秦松 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礼貌地叫了声伯父。岳忠良没接东西,鼻子里 哼了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把秦松晾成了一根呆木头。半导体里的说书人 “啪”一拍醒木,吓得他浑身一抖。这时,岳忠良去而复返,秦松以为有了希望, 讪笑着喊声“伯父”。岳忠良抓起桌上的收音机,又冷冷地哼了一声。那天,一 直到秦松离开,就再没见到岳忠良。 几天后,秦松心事重重地问岳小湖,你爸他,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岳小湖听 他这么问,就笑成了一团,说,我爸说你长得像奸臣,将来要变成秦桧。 当天晚上,秦松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个钟头,到底也没弄明白他和奸臣究竟有什 么关系。但从此,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 露出奸臣的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一年后,在秦 松和岳小湖的婚礼上,岳忠良借着酒劲,拍拍秦松的肩膀说了四个字:好自为之! 秦松咬咬牙,在心里回了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 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 现得特别出色。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 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就提拔他当了科长。秦松把喜讯带回家, 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岳忠良却 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 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但岳忠良仍 然不依不饶,自言自语地说,官越大越危险,路还长着呢,从量变到质变,只是 时间问题! 多年来,不管身在何处,秦松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像刀子似的盯着他看,时时刻刻 都让他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开始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岳 忠良给他下的奸臣结论始终在监视着他。岳忠良的手好像就悬在他的头顶上,手 里拿着一顶写着奸臣的帽子,如果他稍不留意,这顶帽子就会扣到他的脑袋上。 又是几年后,秦松当了局长。但他越是不断的升官,岳忠良就越是认定他离奸臣 又进了一步,甚至岳忠良还倚老卖老装糊涂,不时地把秦松的名字喊成秦桧。有 时候岳忠良不理秦松,模仿说书人的语气对着空气来一句:秦桧,你这个奸臣!
秦松局长多年来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次只要心里稍微动一点坏念头,耳朵 边就能听到有人喊他秦桧。那声音沙哑低沉,还带着点幸灾乐祸。秦松每次都是 咬咬牙,战胜了诱惑,暗自说一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秦松当了 二十五年官,始终清正廉洁,金钱美女都不沾边儿 秦松五十三岁那年市里发生了一桩大案。一位副市长跳楼身亡,紧跟着一大批领 导干部纷纷落马。全市八大局有六个局长被撤职查办,秦松是幸免的两人之 秦松得知这一结果后没有喊司机,跑着去了医院。八十髙龄的岳忠良,像枯木头 似的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月。秦松拉着岳父的手涕泪横流,说,如果不是你老人 家用特殊的方式警告了我二十八年,现在我就… 岳忠良又奇迹般地活了两年后去世。在临死之前,秦松问他,现在你承认自己看 错人了吧?我秦松是个好人,不是奸臣。岳忠良盯着秦松看了很久,用尽最后的 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没看见你变成秦桧,我死不瞑目!说完,就睁着眼睛离 开了人世。 岳小湖遵照父亲的遗嘱,把骨灰盒摆在了她和秦松的家里。遗嘱里还有句话,她 没敢告诉秦松——就算死了,我也要看到这家伙变成奸臣的那副嘴脸! 料理完岳父的丧事后,秦松就办理了退居二线的手续。不再做领导的秦松每天都 有很多时间,不时地他就会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 问一问,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秦松能始终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一--监督的力量!一个偏执的岳父, 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面沉似水”“倚老卖老装糊涂”“幸灾乐祸”等词语, 以及“哼”“拂袖而去”等动作来表现他的“冷酷”和对女婿的“挤兑”,刻画 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中两次写“秦松咬咬牙”,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 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如何做人埋下伏笔 D.文章在老人之“言”与秦松之“行”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 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但事实上,包裹在“岳父”冰冷外表里面的刻薄,才是 大爱。 E.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岳父”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 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2)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6分) 答 (3)“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 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奷臣。”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 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6分) 答 (4)小说结尾秦松“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句, 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请问你认为他们俩谁对谁错?说说你的看法 (8分) 答:
秦松局长多年来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次只要心里稍微动一点坏念头,耳朵 边就能听到有人喊他秦桧。那声音沙哑低沉,还带着点幸灾乐祸。秦松每次都是 咬咬牙,战胜了诱惑,暗自说一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秦松当了 二十五年官,始终清正廉洁,金钱美女都不沾边儿。 秦松五十三岁那年市里发生了一桩大案。一位副市长跳楼身亡,紧跟着一大批领 导干部纷纷落马。全市八大局有六个局长被撤职查办,秦松是幸免的两人之一。 秦松得知这一结果后没有喊司机,跑着去了医院。八十高龄的岳忠良,像枯木头 似的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月。秦松拉着岳父的手涕泪横流,说,如果不是你老人 家用特殊的方式警告了我二十八年,现在我就…… 岳忠良又奇迹般地活了两年后去世。在临死之前,秦松问他,现在你承认自己看 错人了吧?我秦松是个好人,不是奸臣。岳忠良盯着秦松看了很久,用尽最后的 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没看见你变成秦桧,我死不瞑目!说完,就睁着眼睛离 开了人世。 岳小湖遵照父亲的遗嘱,把骨灰盒摆在了她和秦松的家里。遗嘱里还有句话,她 没敢告诉秦松----就算死了,我也要看到这家伙变成奸臣的那副嘴脸! 料理完岳父的丧事后,秦松就办理了退居二线的手续。不再做领导的秦松每天都 有很多时间,不时地他就会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 问一问,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秦松能始终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监督的力量!一个偏执的岳父, 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面沉似水”“倚老卖老装糊涂”“幸灾乐祸”等词语, 以及“哼”“拂袖而去”等动作来表现他的“冷酷”和对女婿的“挤兑”,刻画 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中两次写“秦松咬咬牙”,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 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如何做人埋下伏笔。 D.文章在老人之“言”与秦松之“行”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 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但事实上,包裹在“岳父”冰冷外表里面的刻薄,才是 大爱。 E.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岳父”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 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2)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 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 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秦松“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句, 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请问你认为他们俩谁对谁错?说说你的看法。 (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