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社工在工作中,服务对象不配合工作并威吓社工,社工 该如何处理? 社工自答ε社工遇到此事件后及时与派出所民警沟通,希望民警 在今后的尿检工作中能协助陪同 同工回应:遇到此类情况,社工应及时与民警沟通,借助民警的 力量。同时,应对服务对象讲明社工工作的职责范围及对象本人应配 合的相关规定、违反的后果等,让其自己权衡 督导回应:因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依据分类评估办法作出评估, 属于A类对象的,则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若属于B类对象,则意味 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还没有建立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专 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 社工站或总社应对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督导和指导
案例 1、社工在工作中,服务对象不配合工作并威吓社工,社工 该如何处理? 社工自答:社工遇到此事件后及时与派出所民警沟通,希望民警 在今后的尿检工作中能协助陪同。 同工回应:遇到此类情况,社工应及时与民警沟通,借助民警的 力量。同时,应对服务对象讲明社工工作的职责范围及对象本人应配 合的相关规定、违反的后果等,让其自己权衡。 督导回应:因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依据分类评估办法作出评估, 属于 A 类对象的,则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若属于 B 类对象,则意味 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还没有建立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专 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 社工站或总社应对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督导和指导
案例2、我的服务对象直接对社工说三天前因为忍不住,在他人 的唆使下,服食了毒品,请社工调整尿检时间?社工是否答应这名对 象的要求?或者直接向社区民警报告?还是评估这名对象的一贯表 现和家庭实际情况,给予该名对象机会? 社工自答:社工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给予综合评估,先给他几 天时间的调整,过几天后再给他做尿检,之后再把对象偶吸的情况告 诉民警,并且告诉他民警这次是给他机会,希望他能珍惜 同工回应:这是一个涉及社工伦理冲突的问题,考验社工对戒毒 条例、尿检规范以及对社工专业理念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服务对象偶吸的情况,社工给以适度的保密。但是必须向对象告 诫偶吸的危害并排除对象给自己偶吸设立的各种理由 向对象宣传禁毒法及戒毒条例相关条款的规定,让对象明白此事 不可重复;改变尿检时间,重新以不确定的时间来抽检对象的尿样; 加强与对象家庭及亲属的沟通,排除对象偶吸的环境因素;加强与社 区干部及民警的沟通,加强对对象的督促。 督导回应:“同工回应”提供的处理方式较好。但需增强对服务 对象是否偶吸的判定能力及协助服务对象应对产生偶吸的压力情境。 案例3、服务对象要求社工为其介绍女朋友,要是没有,社工自 己也可以,社工该怎样拒绝?拒绝之后,服务对象不配合帮教工作社 工该怎样处理?
案例 2、我的服务对象直接对社工说三天前因为忍不住,在他人 的唆使下,服食了毒品,请社工调整尿检时间?社工是否答应这名对 象的要求?或者直接向社区民警报告?还是评估这名对象的一贯表 现和家庭实际情况,给予该名对象机会? 社工自答:社工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给予综合评估,先给他几 天时间的调整,过几天后再给他做尿检,之后再把对象偶吸的情况告 诉民警,并且告诉他民警这次是给他机会,希望他能珍惜。 同工回应:这是一个涉及社工伦理冲突的问题,考验社工对戒毒 条例、尿检规范以及对社工专业理念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服务对象偶吸的情况,社工给以适度的保密。但是必须向对象告 诫偶吸的危害并排除对象给自己偶吸设立的各种理由。 向对象宣传禁毒法及戒毒条例相关条款的规定,让对象明白此事 不可重复;改变尿检时间,重新以不确定的时间来抽检对象的尿样; 加强与对象家庭及亲属的沟通,排除对象偶吸的环境因素;加强与社 区干部及民警的沟通,加强对对象的督促。 督导回应:“同工回应”提供的处理方式较好。但需增强对服务 对象是否偶吸的判定能力及协助服务对象应对产生偶吸的压力情境。 案例 3、服务对象要求社工为其介绍女朋友,要是没有,社工自 己也可以,社工该怎样拒绝?拒绝之后,服务对象不配合帮教工作社 工该怎样处理?
社工自答:社工直接拒绝,之后服务对象还是很配合社工的帮教 服务工作。 同工回应: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只能是专业关系,任何超出专业 服务以外的关系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底线 社工应当明确拒绝。在日常服务中,社工对服务对象提出的违反 社工原则或违法的诉求,不但要敢于拒绝,更重要的是善于拒绝。拒 绝的技巧是: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不可妥协地明确拒绝。当然,社 工要在拒绝后向服务对象解释拒绝的理由,并与服务对象探讨其他符 合原则或合法的解决办法。即使关系暂时冷一些也不可怕,无原则的 交往反而会影响专业关系。像本个案的情况,社工可以肯定服务对象 对爱的追求,但社工要引导服务对象首先把对爱的追求化为戒断康复 的动力,只有身心健康、守法、有责任心的人才有可能得到爱。对已 经康复的服务对象,社工可以整合相关的资源(家庭、社区)关心服 务对象这方面的问题,不提倡社工直接为服务对象介绍异性朋友 如果发生社工与服务对象产生感情这类事情,该社工应当主动辞 职 督导回应:同工已经给出了合适的答案。建议在签订戒毒(康复) 协议时,明确双方的角色,并告知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工作原则。在 服务初期,要澄清专业关系 举例5、“我的服务对象本月底就要结婚了,他特地来社工点邀 请我去参加他的婚礼,还一再强调,叫我一定要出席。如果我不到场 的话,婚宴就要开始了。接到这个邀请后,作为社工的我是否应该出 席服务对象的婚礼呢?去的话送多少礼金?如果服务对象邀请社工 担任婚礼的伴郎或伴娘,同意还是拒绝?该如何拒绝?
社工自答: 社工直接拒绝,之后服务对象还是很配合社工的帮教 服务工作。 同工回应: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只能是专业关系,任何超出专业 服务以外的关系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底线。 社工应当明确拒绝。在日常服务中,社工对服务对象提出的违反 社工原则或违法的诉求,不但要敢于拒绝,更重要的是善于拒绝。拒 绝的技巧是: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不可妥协地明确拒绝。当然,社 工要在拒绝后向服务对象解释拒绝的理由,并与服务对象探讨其他符 合原则或合法的解决办法。即使关系暂时冷一些也不可怕,无原则的 交往反而会影响专业关系。像本个案的情况,社工可以肯定服务对象 对爱的追求,但社工要引导服务对象首先把对爱的追求化为戒断康复 的动力,只有身心健康、守法、有责任心的人才有可能得到爱。对已 经康复的服务对象,社工可以整合相关的资源(家庭、社区)关心服 务对象这方面的问题,不提倡社工直接为服务对象介绍异性朋友。 如果发生社工与服务对象产生感情这类事情,该社工应当主动辞 职。 督导回应:同工已经给出了合适的答案。建议在签订戒毒(康复) 协议时,明确双方的角色,并告知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工作原则。在 服务初期,要澄清专业关系。 举例 5、“我的服务对象本月底就要结婚了,他特地来社工点邀 请我去参加他的婚礼,还一再强调,叫我一定要出席。如果我不到场 的话,婚宴就要开始了。接到这个邀请后,作为社工的我是否应该出 席服务对象的婚礼呢?去的话送多少礼金?如果服务对象邀请社工 担任婚礼的伴郎或伴娘,同意还是拒绝?该如何拒绝?
社工自答:我犹豫再三,答应了他的邀请。我认为,服务对象是 特殊的弱势群体,结婚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的人生开始 社工应该到场祝贺。我送的礼品是一幅书幅条幅:“百年巧合” 同工回应1:理论上除了专业关系以外是不能伴有别的关系的, 故而不便出席服务对象的大婚。若平日里对象较为配合,又盛情难却 非得出席不可的,不送礼金,选送有意义的新婚纪念品。 同工回应2:社工在面临这种双重关系的伦理抉择时,首先应审 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会为今后的工作带来负面效果,如果明确没有, 社工可以带上自己的真诚祝福或由纪念意义的东西参加,而非礼金 同工回应3:按照社会工作的理论要求,社工和服务对象之间不 应存在专业工作关系之外的关系,否则会影响专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是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们这样讲究人情的 社会,如果刻板地理解这样的要求,也是失之偏颇。上述案例的处理 可以采用一种缓冲的办法。今年我有个戒断三年以上的对象邀请我参 加两天后的婚礼,我对他说,社工的工作规定了我是不能参加这样的 聚会的,听到你要结婚了,我很为你高兴,祝你幸福啊!服务对象还 是再三邀请我参加,我就对他说,是否能出席你的婚礼我现在不能作 出决定,这样好吗,我明天给你一个答复。第二天,我主动打电话告 诉服务对象,说自己不能来参加婚礼,请他理解,并祝他们新婚快乐 幸福。在这里不要说明白不参加的理由,因为服务对象是知道原因的。 然后,在其婚礼的当晚,我发了一条祝福的短信给服务对象。总之, 尽量采用艺术一点的办法避免参加服务对象的喜庆宴会 督导回应:社会工作者面对各类不同的情景,如何既坚持原则, 又不失情理,是十分有趣和有挑战的。同工的回答非常好地呈现出社 会工作是一项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如果社工经常遇到同样的案例难题,工作站甚至总站,就应该针
社工自答:我犹豫再三,答应了他的邀请。我认为,服务对象是 特殊的弱势群体,结婚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的人生开始。 社工应该到场祝贺。我送的礼品是一幅书幅条幅:“百年巧合”。 同工回应 1: 理论上除了专业关系以外是不能伴有别的关系的, 故而不便出席服务对象的大婚。若平日里对象较为配合,又盛情难却 非得出席不可的,不送礼金,选送有意义的新婚纪念品。 同工回应 2:社工在面临这种双重关系的伦理抉择时,首先应审 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会为今后的工作带来负面效果,如果明确没有, 社工可以带上自己的真诚祝福或由纪念意义的东西参加,而非礼金。 同工回应 3:按照社会工作的理论要求,社工和服务对象之间不 应存在专业工作关系之外的关系,否则会影响专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是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们这样讲究人情的 社会,如果刻板地理解这样的要求,也是失之偏颇。上述案例的处理 可以采用一种缓冲的办法。今年我有个戒断三年以上的对象邀请我参 加两天后的婚礼,我对他说,社工的工作规定了我是不能参加这样的 聚会的,听到你要结婚了,我很为你高兴,祝你幸福啊!服务对象还 是再三邀请我参加,我就对他说,是否能出席你的婚礼我现在不能作 出决定,这样好吗,我明天给你一个答复。第二天,我主动打电话告 诉服务对象,说自己不能来参加婚礼,请他理解,并祝他们新婚快乐 幸福。在这里不要说明白不参加的理由,因为服务对象是知道原因的。 然后,在其婚礼的当晚,我发了一条祝福的短信给服务对象。总之, 尽量采用艺术一点的办法避免参加服务对象的喜庆宴会。 督导回应:社会工作者面对各类不同的情景,如何既坚持原则, 又不失情理,是十分有趣和有挑战的。同工的回答非常好地呈现出社 会工作是一项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如果社工经常遇到同样的案例难题,工作站甚至总站,就应该针
对这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建议或措施,既用于指导社工处 理困境,也可以建立和形成服务规范或工作原则 案例6、服务对象的家属热情推荐自家亲戚或朋友给社工做男女 朋友,接受还是拒绝?该如何拒绝? 社工自答:直接拒绝了。社工告知其自己已有朋友了。 同工回应1:社工应该拒绝,在拒绝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及方 式方法。同时,社工应该将“工作关系”这个概念明确地传递给服务 对象,并获得对方的理解。 同工回应2:服务对象家属虽然与工作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帮教 专业关系,但家属介绍的亲戚或朋友也可能与对象有关联,间接破坏 了对象与工作者的专业关系,故可以委婉拒绝,如称自己已有朋友 督导回应:其他同工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处理 原则和策略的关系。针对本案例的做法,应该拒绝,但策略和婉转地 拒绝比较好 案例7、服务对象打电话给社工说生病了,但是没钱看病,想问社工 借点钱,社工能不能借给他?如果社工和家属核实后得知这名服务对 象是生病了,且急需要钱,社工借不借呢?如果核实下来没有生病, 社工要不要戳穿他的谎言?如果服务对象说社工不信任他,那么社工 该如何解释?
对这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建议或措施,既用于指导社工处 理困境,也可以建立和形成服务规范或工作原则。 案例 6、服务对象的家属热情推荐自家亲戚或朋友给社工做男女 朋友,接受还是拒绝?该如何拒绝? 社工自答: 直接拒绝了。社工告知其自己已有朋友了。 同工回应 1:社工应该拒绝,在拒绝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及方 式方法。同时,社工应该将“工作关系”这个概念明确地传递给服务 对象,并获得对方的理解。 同工回应 2:服务对象家属虽然与工作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帮教 专业关系,但家属介绍的亲戚或朋友也可能与对象有关联,间接破坏 了对象与工作者的专业关系,故可以委婉拒绝,如称自己已有朋友。 督导回应:其他同工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处理 原则和策略的关系。针对本案例的做法,应该拒绝,但策略和婉转地 拒绝比较好。 案例 7、服务对象打电话给社工说生病了,但是没钱看病,想问社工 借点钱,社工能不能借给他?如果社工和家属核实后得知这名服务对 象是生病了,且急需要钱,社工借不借呢?如果核实下来没有生病, 社工要不要戳穿他的谎言?如果服务对象说社工不信任他,那么社工 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