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序意义上的当事人 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 义进行诉讼,请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 的人及相对人。 ■1、方便立案。 ■2、审判之必要前提。 ■3、发现适格当事人之前提
(二)程序意义上的当事人 ◼ 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 义进行诉讼,请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 的人及相对人。 ◼ 1、方便立案。 ◼ 2、审判之必要前提。 ◼ 3、发现适格当事人之前提
结语 两种当事人含义缺一不可,既要重视程 序意义,又要注重实体意义
结语 ◼ 两种当事人含义缺一不可,既要重视程 序意义,又要注重实体意义
二、当事人的类型 (一)原告、被告 ■ (二)第三人 (三)共同诉讼人
二、当事人的类型 ◼ (一)原告、被告 ◼ (二)第三人 ◼ (三)共同诉讼人
思考 1、某区政府成立了引水工程指挥部, 该指挥部与某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 150吨钢材的协议,仅仅支付了一部分 货款,尚欠80万元没有支付,问某钢铁 公司是否可以起诉引水工程指挥部? ■2、甲(六岁)与乙(七岁)在一块玩 耍,乙将甲致伤,若通过诉讼解决,此 案的原告和被告是谁?
思考 ◼ 1、某区政府成立了引水工程指挥部, 该指挥部与某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 150吨钢材的协议,仅仅支付了一部分 货款,尚欠80万元没有支付,问某钢铁 公司是否可以起诉引水工程指挥部? ◼ 2、甲(六岁)与乙(七岁)在一块玩 耍,乙将甲致伤,若通过诉讼解决,此 案的原告和被告是谁?
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一)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 1、定义:能够成为当事人的资格。 ■2、类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二)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1、定义:亲自实施民事诉讼行为的资格。 ■2、分类与实现:
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 (一)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 1、定义:能够成为当事人的资格。 ◼ 2、类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二)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 1、定义:亲自实施民事诉讼行为的资格。 ◼ 2、分类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