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机构 (一)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1949年11月1日,卫生部成立,下设公共卫 生局,主管全国卫生防疫工作。 1951年公共卫生局改成保健防疫局; 1953年又改称卫生防疫局(卫生防疫司) 1956年,为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卫生部增设血吸虫病防治局 1960年,为加强工业卫生工作的领导,卫 生部增设工业卫生局。 2021/2/21
2021/2/21 11 四、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机构 (一)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1949年11月1日,卫生部成立,下设公共卫 生局,主管全国卫生防疫工作。 1951年公共卫生局改成保健防疫局; 1953年又改称卫生防疫局(卫生防疫司)。 1956年,为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卫生部增设血吸虫病防治局。 1960年,为加强工业卫生工作的领导,卫 生部增设工业卫生局
1968-1974年“文革”期间,由军管会统一处理原 卫生防疫司、工业卫生局的工作; 1975年又分别成立防治局和卫生防护 1977年将卫生防护局改为工业卫生局。 1989年分设卫生防疫司和卫生监督司; 1995年卫生防疫司和地方病防治司合并成为疾病 控制司; 1998年卫生部又对内设机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疾病控制司(全国爱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 协调处、传染病控制一处、传染病控制二处、地方 病与寄生虫病控制处、免疫规划管理处、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控制处、爱国卫生监督检査处、农村改水 与环境卫生指导处 2021/2/21
2021/2/21 12 ▪ 1968-1974年“文革”期间,由军管会统一处理原 卫生防疫司、工业卫生局的工作; ▪ 1975年又分别成立防治局和卫生防护; ▪ 1977年将卫生防护局改为工业卫生局。 ▪ 1989年分设卫生防疫司和卫生监督司; ▪ 1995年卫生防疫司和地方病防治司合并成为疾病 控制司; ▪ 1998年卫生部又对内设机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疾病控制司(全国爱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 协调处、传染病控制一处、传染病控制二处、地方 病与寄生虫病控制处、免疫规划管理处、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控制处、爱国卫生监督检查处、农村改水 与环境卫生指导处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均 设疾病控制处。 各市、县、区卫生局,设有疾病控制管理 科(股) 各乡镇政府,设有卫生助理。乡卫生院, 设有防保站所(防保科、组),在同级政府领导 下,承担卫生防疫行政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机构,是各级 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级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疾病预防控制 行政管理工作 2021/2/21
2021/2/21 13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均 设疾病控制处。 各市、县、区卫生局,设有疾病控制管理 科(股)。 各乡镇政府,设有卫生助理。乡卫生院, 设有防保站所(防保科、组),在同级政府领导 下,承担卫生防疫行政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机构,是各级 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级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疾病预防控制 行政管理工作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主要职能 1、拟定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及与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 和措施,组织对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综 合防治; 2、发布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 3、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对 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 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4、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目 常工作 2021/2/21
2021/2/21 14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主要职能 1、拟定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及与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 和措施,组织对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综 合防治; 2、发布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 3、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对 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 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4、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 常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组织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按照行政区划建立起的 各级卫生防疫站和有关专科防治所(站), 承担着相应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 测、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这种集 卫生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与一体政事不分 的工作模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的要求,也不适应医 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 2021/2/21
2021/2/21 15 (二)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组织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按照行政区划建立起的 各级卫生防疫站和有关专科防治所(站), 承担着相应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 测、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这种集 卫生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与一体政事不分 的工作模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的要求,也不适应医 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