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宗教地理陟 <六>、供奉对象 第一节 1、佛 三方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 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人文地理】陕西师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第十章 宗教地理 ▪ <六>、供奉对象 ▪ 1、佛 ▪ 三方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 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 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 ▪ 华严三圣 :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第 一 节 宗 教 的 产 生 与 世 界 主 要 宗 教
第十章宗教地理陟 2.菩萨 第 所谓菩萨,即指自觉、觉他者。寺院中常见的菩萨有:文殊菩萨、节 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1>。文殊菩萨: 又称大智菩萨,骑青狮,象征他的智慧威猛;手持剑,表示智慧 锐利、思维敏捷。 <2>.普贤普萨 人称大行菩萨,骑白象,是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手执世 如意,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 <3>。观音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又称大悲菩萨,手持净瓶、杨柳枝,表示以大悲甘露遍洒尘世, 普渡众生。 <4>地藏菩萨 人称大愿菩萨,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宝蛛, 满足众生愿望。 人文地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填学院
第十章 宗教地理 2.菩萨 所谓菩萨,即指自觉、觉他者。寺院中常见的菩萨有: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1>.文殊菩萨: 又称大智菩萨,骑青狮,象征他的智慧威猛;手持剑,表示智慧 锐利、思维敏捷。 <2>.普贤菩萨 人称大行菩萨,骑白象,是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手执 如意,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 <3>.观音菩萨 又称大悲菩萨,手持净瓶、杨柳枝,表示以大悲甘露遍洒尘世, 普渡众生。 <4>.地藏菩萨 人称大愿菩萨,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宝珠,表 满足众生愿望。 第 一 节 宗 教 的 产 生 与 世 界 主 要 宗 教
第十章宗教地理: 观音像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人 陕西师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第十章 宗教地理 ▪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第十章宗教地理陟 3.罗汉 第一节 全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是佛的一群高 足弟子,从等级来说,他们在比丘(和尚)之上,菩萨之下。比 丘经过修行,得了道,便可以上升为罗汉。罗汉一般都断除烦恼 受天人的供养并永远不进入涅磬;不再生死轮回。据一般佛典记 载,他们没有佛和菩萨那样无边的法力,只是受佛的派遣,留在 世间,守护佛法。 罗汉最初是四大罗汉,后来有十六罗汉,十六罗汉都有名号,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到了元代,加上两尊,成了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成为佛寺中罗汉 塑像的通常形式。还有五百罗汉,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 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编撰佛经,以迦叶和阿难为首,在 五百罗汉中还有一个中国罗汉,即济公。 人文地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填学院
第十章 宗教地理 3.罗汉 全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是佛的一群高 足弟子,从等级来说,他们在比丘(和尚)之上,菩萨之下。比 丘经过修行,得了道,便可以上升为罗汉。罗汉一般都断除烦恼; 受天人的供养并永远不进入涅磐;不再生死轮回。据一般佛典记 载,他们没有佛和菩萨那样无边的法力,只是受佛的派遣,留在 世间,守护佛法。 罗汉最初是四大罗汉,后来有十六罗汉,十六罗汉都有名号, 到了元代,加上两尊,成了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成为佛寺中罗汉 塑像的通常形式。还有五百罗汉,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 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编撰佛经,以迦叶和阿难为首,在 五百罗汉中还有一个中国罗汉,即济公。 第 一 节 宗 教 的 产 生 与 世 界 主 要 宗 教
第十章宗教地理陟 4.护法天神 第一节 <1>四大天王 佛教中,传说在世界中心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山叫犍陀罗山, 在山的四峰之上,各有一个天王,各护一天下,即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中名声最响的护法天神。“金刚 意为“金中最刚”之意,用来譬喻坚固、锐利,无坚不摧。 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执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 手握灵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雨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2>韦驮 又叫韦天将军,是佛教的守护神。佛教传说,四大天王手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下各有八名大将,分工管理所属各地的山、河、森林诸神。 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大将之一,负责保卫佛法,驱除邪魔。 据说当年佛的两颗牙齿被魔王夺去了,就是韦驮拼命去追间 来的。韦驮像身穿甲胄,手持金刚杵,威严雄壮,好像勇猛 无比的武将。 人文地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填学院
第十章 宗教地理 ▪ 4.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 佛教中,传说在世界中心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山叫犍陀罗山, 在山的四峰之上,各有一个天王,各护一天下,即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 ,是佛教中名声最响的护法天神。 “金刚” 意为“金中最刚”之意,用来譬喻坚固、锐利,无坚不摧。 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执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 手握灵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雨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2>.韦驮 又叫韦天将军,是佛教的守护神。佛教传说,四大天王手 下各有八名大将,分工管理所属各地的山、河、森林诸神。 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大将之一,负责保卫佛法,驱除邪魔。 据说当年佛的两颗牙齿被魔王夺去了,就是韦驮拼命去追回 来的。韦驮像身穿甲胄,手持金刚杵,威严雄壮,好像勇猛 无比的武将。 第 一 节 宗 教 的 产 生 与 世 界 主 要 宗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