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24040 课程名称: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新媒体艺术 适用专业(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和了解设计工具和版式设计,其先修是新媒体艺术。 因此,本门课程主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文排版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Ps 和Indesign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运用这两个工具,尝试一些基本版式设计方法完成一些简单的 设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设计导论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以Adobe Photoshop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指标点2.3.1) 2.教学目标2.掌握以Adobe InDesign为代表的计算机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2.3.2)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2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2.3)。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 任课教师:周凯 觉传达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系统学习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理论、 2.3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
13 《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24040 课程名称: 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新媒体艺术 适用专业(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和了解设计工具和版式设计,其先修是新媒体艺术。 因此,本门课程主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文排版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 Ps 和 Indesign 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运用这两个工具,尝试一些基本版式设计方法完成一些简单的 设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设计导论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以 Adobe Photoshop 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指标点 2.3.1) 2.教学目标 2. 掌握以 Adobe InDesign 为代表的计算机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 2.3.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2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 2.3)。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视 觉传达 任课教师:周凯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2: 2.3 教学目标:系统学习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成途径:通过回顾中外设计艺术史,梳理设计背后的 原因。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Ps 自学内容: 1.6功能与工具 课堂作业: 1.7图像编辑 1.运用Ps能加工处理照片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常用功能 同上 2.照片处理 第二章Indesign 自学内容: 2.1功能与工具 课堂作业: 2.2版式设计 1.电子杂志/报纸排版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版式设计方法 同上 2.工具使用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新煤体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 计 PS 12 12 24 目标1 Indesign与版式设计 12 12 24 目标2 合计 24 24 48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1.案例分析法 2.提问与主题工作坊 3.讲授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未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14
14 达成途径:通过回顾中外设计艺术史,梳理设计背后的 原因。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Ps 1.6 功能与工具 1.7 图像编辑 知识点: 1. 常用功能 2. 照片处理 自学内容: 课堂作业: 1.运用 Ps 能加工处理照片 课外作业: 同上 第二章 Indesign 2.1 功能与工具 2.2 版式设计 知识点: 1.版式设计方法 2.工具使用 自学内容: 课堂作业: 1. 电子杂志/报纸排版 课外作业: 同上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PS 12 12 24 目标 1 2 Indesign 与版式设计 12 12 24 目标 2 合 计 24 24 48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1. 案例分析法 2. 提问与主题工作坊 3. 讲授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10%; 期中考核成绩(Ps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期末考核成绩(电子杂志或报纸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50%: 备注:考勘采取倒扣分制,全勒不加分。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设计的品格》,Daphne Shao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第7版。 参考书:《图形、色彩、文字、编排、网格设计参考书》蒂莫西萨马拉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 撰写人:周凯 审核人: 灯殿色起% 的÷长1我咖 黛字(档绑寄 文学与新间传播学院 2018年7月1日 15
15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期中考核成绩(Ps 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期末考核成绩(电子杂志或报纸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备注:考勤采取倒扣分制,全勤不加分。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设计的品格》,Daphne Shao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年第 7 版。 参考书:《图形、色彩、文字、编排、网格设计参考书》 蒂莫西萨马拉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6 年 撰写人: 周凯 审核人: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24050 课程名称:新媒体艺术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和了解设计,其后续是图像与版式的相关课程。因此, 本门课程主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围绕设计的三个主题是:受 众、产品(信息)入、视觉表现;能根据这三个主题展开对已有设计案例、作品的评判性思考: 能尝试运用一些基本规律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设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设计导论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为学生掌握以Adobe Photoshop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提供设计理论 支持(指标点23.1) 2.教学目标2.掌握以Adobe InDesign为代表的计算机页面设计工具提供理论支持。(指标点 2.3.2)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2、6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2.3)。 (2)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指标点6.2)】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新媒体艺术 任课教师:黄悦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课程学分:3 16
16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424050 课程名称:新媒体艺术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3 建议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和了解设计,其后续是图像与版式的相关课程。因此, 本门课程主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围绕设计的三个主题是: 受 众、产品(信息)、视觉表现;能根据这三个主题展开对已有设计案例、作品的评判性思考; 能尝试运用一些基本规律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设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设计导论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为学生掌握以 Adobe Photoshop 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提供设计理论 支持(指标点 2.3.1) 2.教学目标 2. 掌握以 Adobe InDesign 为代表的计算机页面设计工具提供理论支持。(指标点 2.3.2)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2、6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页面设计工具(指标点 2.3)。 (2)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指标点 6.2)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新媒体艺术 任课教师:黄悦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半业要求2: 教学目标:系统学习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理论、 2.3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成途径:通过回顾中外设计艺术史,梳理设计背后的原因。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毕业要求6: 教学目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 6.1 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达成途径:演示如何通过不同方法检索资料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概述 自学内容:世界平面设计史。 1.8导论 课堂作业: 1.9中外设计史回顾与评述 1运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理解、评论重要设 知识点: 计运动中的代表作品 1.课程内容。 课外作业: 2.学习方法与考核。 3.重要设计运动作品回顾。 第二章案例研究 自学内容: 2.1展示经典案例 课堂作业: 知识点: 1.一张火车票的再设计 1.受众分析 课外作业: 2.产品分析 1.一张火车票的再设计 3.视觉表现分析 4.信息与信息层级 第三章徽信推文设计案例研究 自学内容:用户体验 知识点: 课堂作业: 1视觉表现分析 1.微信推文设计 2.信息与信息层级 课外作业: 1.微信长推文设计 第四章海报设计案例研究 自学内容:色彩心理学 知识点: 课堂作业: 1.受众分析 1.设计一张歌词海报。 2.产品分析 3.视觉表现分析 课外作业:同上 4.信息与信息层级 第五章H5设计案例研究 自学内容:营销学 知识点: 课堂作业: 1.用户目的 1.设计一个给本系招生宣传的H5。 2.委托方目的 3视觉表现分析 课外作业:同上 4.策划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17
17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2: 2.3 教学目标:系统学习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成途径:通过回顾中外设计艺术史,梳理设计背后的原因。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毕业要求 6: 6.1 教学目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 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达成途径:演示如何通过不同方法检索资料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概述 1.8 导论 1.9 中外设计史回顾与评述 知识点: 1. 课程内容。 2. 学习方法与考核。 3. 重要设计运动作品回顾。 自学内容:世界平面设计史。 课堂作业: 1.运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理解、评论重要设 计运动中的代表作品 课外作业: 第二章 案例研究 2.1 展示经典案例 知识点: 1.受众分析 2.产品分析 3.视觉表现分析 4.信息与信息层级 自学内容: 课堂作业: 1.一张火车票的再设计 课外作业: 1.一张火车票的再设计 第三章 微信推文设计案例研究 知识点: 1.视觉表现分析 2.信息与信息层级 自学内容:用户体验 课堂作业: 1. 微信推文设计 课外作业: 1.微信长推文设计 第四章 海报设计案例研究 知识点: 1.受众分析 2.产品分析 3.视觉表现分析 4.信息与信息层级 自学内容:色彩心理学 课堂作业: 1.设计一张歌词海报。 课外作业:同上 第五章 H5 设计案例研究 知识点: 1.用户目的 2.委托方目的 3.视觉表现分析 4.策划 自学内容:营销学 课堂作业: 1.设计一个给本系招生宣传的 H5。 课外作业:同上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