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明成祖、汉武帝。 B.昭仪,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西汉始设,仅次于皇后,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后世至明均 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 C.刺史,“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制度是中 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D.南衙,唐宫城在长安城北部的中央,宫城以南有皇城,中央的省、台、寺、监各官署都设 在宫城之南,故称南衙。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 文士及深得皇帝信任。隋炀帝曾将女儿嫁给他,让他随从巡视江都;后太宗又把宗室 之女许嫁给他 B.宇文士及深有远虑。他没有参与谋逆弑杀隋炀帝:宇文化及兵败之时,曾劝其归附 唐朝,但未被采纳 C.宇文士及卓有战功。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后随同秦王消灭了王世充等叛 军,多次得到提拔。 D.宇文士及通变谨密。常被太宗征召入阁,却终不曾向妻子解释;面对太宗的故意为 难,常能从容应对。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2)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题。(13分) 从军行张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③,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佩饰和官服,亦借指贵官。②虎翼:古战
宋太宗、明成祖、汉武帝。 B.昭仪,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西汉始设,仅次于皇后,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后世至明均 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 C.刺史,“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制度是中 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D.南衙,唐宫城在长安城北部的中央,宫城以南有皇城,中央的省、台、寺、监各官署都设 在宫城之南,故称南衙。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宇 文士及深得皇帝信任。隋炀帝曾将女儿嫁给他,让他随从巡视江都;后太宗又把宗室 之女许嫁给他。 B.宇文士及深有远虑。他没有参与谋逆弑杀隋炀帝;宇文化及兵败之时,曾劝其归附 唐朝,但未被采纳。 C.宇文士及卓有战功。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后随同秦王消灭了王世充等叛 军,多次得到提拔。 D.宇文士及通变谨密。常被太宗征召入阁,却终不曾向妻子解释;面对太宗的故意为 难,常能从容应对。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2)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3 题。(13 分) 从军行 张 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③,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佩饰和官服,亦借指贵官。②虎翼:古战
阵名。③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小吏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12、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完成13题。(4分) 即事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1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4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 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 ”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 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4)《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 ”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 和《六幺》:最后 ”,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 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6)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 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阵名。③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1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小吏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12、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6 分) ’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完成 13 题。(4 分) 即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1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4 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0 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 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 十 分 常 见 而 又 极 有 说 服 力 的 比 喻 后 , 有 力 地 小 结 道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 ”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 和《六幺》;最后,“ ”,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 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6)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 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