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泗县双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双语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1、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0.5毫米墨色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命题范围:必修五第 单元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9分,每小题3分) 联系《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有关情节,回答1~3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 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 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 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 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 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 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剌激他,惊吓他,老是闹 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 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 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 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晩 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 了。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 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 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绝密★启用前 泗县双语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双语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1、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用 0.5 毫米墨色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 命题范围:必修五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联系《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有关情节,回答 1~3 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 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 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 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 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 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 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剌激他,惊吓他,老是闹 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 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 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 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 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 了。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 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 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 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一一像那样的 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 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 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 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 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 却骑自行车一一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 和的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 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 声大笑… 2.文中写别里科夫听到流言,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 子”。这样写的主要作用是() A.表现别里科夫胆小怕事,生怕学校出事 B.表现别里科夫整天六神无主,害怕新生事物。 C.表现别里科夫胆怯心虚,害怕有什么事情牵连到自己。 D.表现别里科夫怎样用“套子”去限制、束缚周围的人 3.课文末尾指出:“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 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 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样写的深刻含义是() A.别里科夫是令人讨厌的人,生活中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 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 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 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 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 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 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 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 和的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 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 声大笑…… 2.文中写别里科夫听到流言,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 子”。这样写的主要..作用是( ) A.表现别里科夫胆小怕事,生怕学校出事。 B. 表现别里科夫整天六神无主,害怕新生事物。 C. 表现别里科夫胆怯心虚,害怕有什么事情牵连到自己。 D. 表现别里科夫怎样用“套子”去限制、束缚周围的人。 3.课文末尾指出:“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 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 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样写的深刻含义是( ) A.别里科夫是令人讨厌的人,生活中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B.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会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预示社会的黑暗腐朽现象 还将继续下去。 C.别里科夫的存在和出现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别里科夫是一定社会的产 物。旧社会只要存在,就会有它的支持者、维护者。 D.号召人们为获得自由,与旧社会及其支持者、维护者作彻底斗争。 二、(37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几干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 击三干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 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 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 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干里者 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 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逍遥游》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菌不知晦朔 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B.置杯焉则胶 胶:粘,指着地
B.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会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预示社会的黑暗腐朽现象 还将继续下去。 C.别里科夫的存在和出现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别里科夫是一定社会的产 物。旧社会只要存在,就会有它的支持者、维护者。 D.号召人们为获得自由,与旧社会及其支持者、维护者作彻底斗争。 二、(37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 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 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 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 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 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菌不知晦朔 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B.置杯焉则胶 胶:粘,指着地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将要。 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抢:碰,触,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蒙:受到,蒙受。 D.之二虫又何知 之:这,此。 听臣微志。 听:任,在此是准许、成全。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的是() A.众人匹之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云无心以出岫。 C.①今臣亡国贱俘 D.①而彼且奚适也? ②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翻译下列语句(10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8分)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8.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4分) 9.请结合全诗,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4分) 10.按原文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2)策扶老以流憩 ▲,鸟倦飞而知还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4)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5)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将要。 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抢:碰,触。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蒙:受到,蒙受。 D.之二虫又何知! 之:这,此。 听臣微志。 听:任,在此是准许、成全。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的是( ) A.众人匹之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① 问征夫以前路。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 云无心以出岫。 C.① 今臣亡国贱俘。 D.① 而彼且奚适也? ②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翻译下列语句(10 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 ▲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 ▲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8 分)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8.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全诗,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原文填空。(共 10 分,每空 1 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 _______,朝不虑夕。 (2)策扶老以流憩, ▲ 。 ▲ ,鸟倦飞而知还。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形影相吊。 (4)闾阎扑地, ▲ ;舸舰弥津, ▲ 。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 __________
(6) ,知来者之可追。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 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 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 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 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 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 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 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6)__________▲ 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7)_________▲ 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 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 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 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 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 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 “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 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 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 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