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而发生交换的小孢子母细胞才产生新类型的配子。若100个小孢子母细胞 之中只有40%交换的情况下,来分析一下各类配子的比例 未交换产生配子数 交换产生配子数 60个性母细胞没交换ABab a b a B 60×4=240配子120120 40个交换的性母细胞 40 40 40×4=160配子 总计 400 160160 40 40 新组合的配子数:80/400×100%=20% 亲本组合的配子数:320/400×100%=80% AB:Ab:aB:ab=40‰:10%:10%:40% 可见F产生的各类型的配子是不相等的。 3.为什么亲本组合的配子数具有近似相等的比例,新组合的配子数也是 如此呢? 在隐性的回交中表明,在连锁遗传中尽管F1形成四种配子的数目不相等 但其中两种亲本组合或两种新组合的数目却是各自相等的。这是因为在配子形 成时,如果一个性母细胞中的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或未发生交换,对所 涉及的基因来说总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交换,F1形成的两种新组合 的配子数目是相等的;如果没有发生交换,F1形成的两种亲本组合配子的数目 同样也是相等的。 这是讨论的交换是以基因为单位的交换,但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区段, 而DNA又是一个多核苷酸的分子链。因此基因内部还可以再分为更小的单位, 交换可以在几个核苷酸,甚至一个核苷酸间进行。这种交换发生的新结合频率
样,而发生交换的小孢子母细胞才产生新类型的配子。若 100 个小孢子母细胞 之中只有 40%交换的情况下,来分析一下各类配子的比例: 未交换产生配子数 交换产生配子数 60 个性母细胞没交换 A B a b A b a B 60×4=240 配子 120 120 0 0 40 个交换的性母细胞 40 40 40 40 40×4=160 配子 总计 400 160 160 40 40 新组合的配子数:80/400×100%=20% 亲本组合的配子数:320/400×100%=80% ∴AB:Ab:aB:ab=40%:10%:10%:40% 可见 F1产生的各类型的配子是不相等的。 3.为什么亲本组合的配子数具有近似相等的比例,新组合的配子数也是 如此呢? 在隐性的回交中表明,在连锁遗传中尽管 F1形成四种配子的数目不相等, 但其中两种亲本组合或两种新组合的数目却是各自相等的。这是因为在配子形 成时,如果一个性母细胞中的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或未发生交换,对所 涉及的基因来说总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交换,F1形成的两种新组合 的配子数目是相等的;如果没有发生交换,F1形成的两种亲本组合配子的数目 同样也是相等的。 这是讨论的交换是以基因为单位的交换,但基因是 DNA 分子的一个区段, 而 DNA 又是一个多核苷酸的分子链。因此基因内部还可以再分为更小的单位, 交换可以在几个核苷酸,甚至一个核苷酸间进行。这种交换发生的新结合频率
较低,在高等生物中常因后代个体数量少而不易发现 §4交换值及其测定 关于连锁遗传解决: 新类型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新类型少、亲本类型多?这是由分部分发生 交换而致,那么我们再要问一下,为什么只在部分的性母细胞中发生交换呢? 这个部分的大小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呢? 我们从研究得知: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数是由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遗 传距离所决定的,即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交换值来决定的 交换值:<交换率〉、<重组率>、<互换频率〉 (一)概念:在连锁基因发生交换后,重新组合的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 分比就叫做交换值。 交换值%=新组合的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二)测定: 1.测交法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了解新组合的配子数,而新 组合的配子数一般又利用F1和双隐性的亲本回交的方法来测定。例如 在玉米的籽粒的颜色及饱满度的连锁中。 相引组 交换值%=149+152/8368×100=3.6% 相斥组 交换值%=638+672/44795×100=2.94% 这是对于异交作物来讲是上述方法。对于自交作物来讲,因进行异花授粉 比较麻烦,而杂交得到的种子数目也较少,所以多采用自交的方法进行。2.自 交法具体的作法是求出在F2中双隐性的个体的频率值并进行开方,即得到 F双隐性类型的配子比例。求出双隐性的即可求出双显性配子比例,另外可求 重新组合的数目是多少
较低,在高等生物中常因后代个体数量少而不易发现。 §4 交换值及其测定 关于连锁遗传解决: 新类型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新类型少、亲本类型多?这是由分部分发生 交换而致,那么我们再要问一下,为什么只在部分的性母细胞中发生交换呢? 这个部分的大小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呢? 我们从研究得知: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数是由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遗 传距离所决定的,即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交换值来决定的。 一、交换值:<交换率>、<重组率>、<互换频率> (一)概念:在连锁基因发生交换后,重新组合的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 分比就叫做交换值。 交换值%=新组合的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二)测定: 1.测交法 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了解新组合的配子数,而新 组合的配子数一般又利用 F1和双隐性的亲本回交的方法来测定。例如: 在玉米的籽粒的颜色及饱满度的连锁中。 相引组 交换值%=149+152/8368×100=3.6% 相斥组 交换值%=638+672/44795×100=2.94% 这是对于异交作物来讲是上述方法。对于自交作物来讲,因进行异花授粉 比较麻烦,而杂交得到的种子数目也较少,所以多采用自交的方法进行。2.自 交法 具体的作法是求出在 F2中双隐性的个体的频率值并进行开方,即得到 F1双隐性类型的配子比例。求出双隐性的即可求出双显性配子比例,另外可求 重新组合的数目是多少
以 Bateson w.1906年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为例: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PPLL F 紫花、长花粉粒 PpLI F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总数 P L P11 ppL ppll 实际个体数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9:3:3:1推3910.5 1303.5 1303.5 434.5 算的理论数 香豌豆的F2有四类表现型,可以推想它的F1能够形成四种配子,其基因组成为 PL、P1、pL、pl。假定各种配子的比例分别为a、b、c、d,经过自交而组合起 来的F2结果,自然是这些配子的平方,即:(aPL:bPl:cpL:dpl)2,其中表现型 为纯合双隐性pl1的个体数的比例是d的平方,即d×d=d2。反过来说,组合 成F2表现型ppl1的F配子必然是pl,其频率为d的开方,即d。本例F2表现 型ppll的个体数1338为总数6952的19.2%,F配子pl的频率为=0.44, 即44%。配子PL同p1l的频率是相等的,也应为44%,它们在相引相中都是亲 本组合,而重组型的配子P1和pL各为(50-44)%=6%。于是F1形成四种配子 的比例值为44PL:6P1:6pL:44pl或0.4PL:0.06P1:0.06pL:0.44pl。交换值是 两种重组型配子数之和,那么交换值就为2×6%=-12%,这是估算相引相交换值 的方法,相斥相的交换值也可用同样方法估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l与Pl在 相斥相中为重组类型而P1与p为亲本类型
以 Bateson w.1906 年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为例: P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PPLL ↓ ppll F1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总数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 9:3:3:1 推 3910.5 1303.5 1303.5 434.5 6952 算的理论数 香豌豆的 F2有四类表现型,可以推想它的 F1能够形成四种配子,其基因组成为 PL、Pl、pL、pl。假定各种配子的比例分别为 a、b、c、d,经过自交而组合起 来的 F2结果,自然是这些配子的平方,即:(aPL:bPl:cpL:dpl)2,其中表现型 为纯合双隐性 ppll 的个体数的比例是 d 的平方,即 d×d=d2。反过来说,组合 成 F2表现型 ppll 的 F1配子必然是 pl,其频率为 d 2的开方,即 d。本例 F2表现 型 ppll 的个体数 1338 为总数 6952 的 19.2%,F1配子 pl 的频率为 =0.44, 即 44%。配子 PL 同 pl 的频率是相等的,也应为 44%,它们在相引相中都是亲 本组合,而重组型的配子 Pl 和 pL 各为(50-44)%=6%。于是 F1形成四种配子 的比例值为 44PL:6Pl:6pL:44pl 或 0.44PL:0.06Pl:0.06pL:0.44pl。交换值是 两种重组型配子数之和,那么交换值就为 2×6%=12%,这是估算相引相交换值 的方法,相斥相的交换值也可用同样方法估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pl 与 Pl 在 相斥相中为重组类型而 Pl 与 pL 为亲本类型
从上面交换值的测定中,可见无论是互引组,互斥组所测得的交换值都是 十分相近的,无论是在相引组或相斥组,只要是两种基因连锁,也就具有了相 同的连锁强度即交换值相同。由于连锁基因具有恒定的交换值,所以通常可用 1%的交换值为单位,来表示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相对的遗传距离,虽然这是 人为制定,但可以广泛应用的。 交换值的变动范围 交换值的变动的幅度总是在0~50%之间。 A.当交换值为0时,表明两对连锁基因完全不发生交换,即连锁强度最 大 B.当交换值为50%时,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1:1:1:1,即新 组合的配子和亲本组合的配子各占50%,此种状况表现为独立分配,也意味着 不存在连锁,当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完全连锁遗传时,交换值的变动范围只能在 大于0而小于50%的范围之间变动 三、影响交换率的因素 1.交换率的高低与交叉率有关,凡是交叉率高的,交换率也高。什么叫 交叉率呢?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占性母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称为交叉率。交叉率 和交换率的关系如何呢?交叉率是交换率的2倍,交换率=1/2交叉率,例如有 四个性母细胞百分之百的发生交换,其交叉率为100%,那么交换率又是多少 呢?因为一个性母细胞发生交叉即可以产生两个新类型,那么四个性母细胞发 生交换即可产生:2×4/4×4×100%=8/16×100%=50% 交换率 可见交换率为交叉率的一半 2.交换值还与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连锁基因间在染色体上 的距离大,连锁基因的连锁强度弱,自然交换值就大些,否则相反
从上面交换值的测定中,可见无论是互引组,互斥组所测得的交换值都是 十分相近的,无论是在相引组或相斥组,只要是两种基因连锁,也就具有了相 同的连锁强度即交换值相同。由于连锁基因具有恒定的交换值,所以通常可用 1%的交换值为单位,来表示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相对的遗传距离,虽然这是 人为制定,但可以广泛应用的。 二、交换值的变动范围 交换值的变动的幅度总是在 0~50%之间。 A.当交换值为 0 时,表明两对连锁基因完全不发生交换,即连锁强度最 大。 B.当交换值为 50%时,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 1:1:1:1,即新 组合的配子和亲本组合的配子各占 50%,此种状况表现为独立分配,也意味着 不存在连锁,当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完全连锁遗传时,交换值的变动范围只能在 大于 0 而小于 50%的范围之间变动。 三、影响交换率的因素 1.交换率的高低与交叉率有关,凡是交叉率高的,交换率也高。什么叫 交叉率呢?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占性母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称为交叉率。交叉率 和交换率的关系如何呢?交叉率是交换率的 2 倍,交换率=1/2 交叉率,例如有 四个性母细胞百分之百的发生交换,其交叉率为 100%,那么交换率又是多少 呢?因为一个性母细胞发生交叉即可以产生两个新类型,那么四个性母细胞发 生交换即可产生:2×4/4×4×100%=8/16×100%=50% 交换率 可见交换率为交叉率的一半。 2.交换值还与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连锁基因间在染色体上 的距离大,连锁基因的连锁强度弱,自然交换值就大些,否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