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基因突变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自然界是由若干种生物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相对恒定的 染色体,并且在染色体上附着着决定性状的各种基因,进而才保证了 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可以 遗传的变异中一是通过有性过程进行杂交所引起的基因的重组,这是 利用已有的基因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根本的途径之一。基因的重 组并非基因本身的改变。二是由于突变,这是产生新的遗传基础的最 基本方式。这种突变是包括染色体的畸变,同时又包括基因突变,所 以又称由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为广义的突变。狭义的 突变专指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化学性质变化而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因为它只涉及基因部份的变化,一般说来是 基因质量的变化。例如:基因由C→C,红→白,T→t,高→矮 197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农家的羊群里出现了一只突变 的短腿而上弯曲的公羊,用它培育出绵羊安康品种。特点是一腿短, 不能跳跃一般的栅栏,便于管理。无角的海福特牛就是由突变的七头 无角公牛和母牛培育而成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方式,所以是 生物进化的最基本原料。60年代,在辽宁的农村一高梁地里发现 株髙梁结很多穗,由此培育出——分枝大红穗髙梁,金鱼-由古代 鲫鱼变来
第七章 基因突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自然界是由若干种生物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相对恒定的 染色体,并且在染色体上附着着决定性状的各种基因,进而才保证了 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可以 遗传的变异中一是通过有性过程进行杂交所引起的基因的重组,这是 利用已有的基因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根本的途径之一。基因的重 组并非基因本身的改变。二是由于突变,这是产生新的遗传基础的最 基本方式。这种突变是包括染色体的畸变,同时又包括基因突变,所 以又称由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为广义的突变。狭义的 突变专指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 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化学性质变化而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因为它只涉及基因部份的变化,一般说来是 基因质量的变化。例如:基因由 C→c,红→白,T→t,高→矮。 1971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农家的羊群里出现了一只突变 的短腿而上弯曲的公羊,用它培育出绵羊安康品种。特点是一腿短, 不能跳跃一般的栅栏,便于管理。无角的海福特牛就是由突变的七头 无角公牛和母牛培育而成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方式,所以是 生物进化的最基本原料。60 年代,在辽宁的农村一高梁地里发现一 株高梁结很多穗,由此培育出——分枝大红穗高梁,金鱼——由古代 鲫鱼变来
基因突变的原因,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引起基因组分的化学变化或 位置效应的结果。更具体的讲:染色体内一定位点的基因内的DNA 分子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的突 变。基因是染色体上执引着一定功能的DNA片断,而DNA分子又 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部份,那么在基因的这一小段DNA分子长链上 四种核苷酸有正常排列的顺序,并且按着原来的顺序进行正常的复 制,从而保证了复制后的基因的一致性。如果DNA分子长链上四种 核苷酸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变化;或在这 一小段中更微小的片段发生位置变化,即位置效应,则DNA分子将 按改变的样板进行复制,于是形成基因突变。 突变一词是由荷兰的 Devris所提出来的,他根据对月见单的研 究,在栽培的条件之下,经过四代传下的36351株后代中得到351株 变异,分属7个类型,约占总数的1%于是他把基因型大而明显的改 变现象称为突变。经过研究了解,他所发现的突变类型中有4个属于 染色体变异,两个是基因突变,还有一个是重组体 突变总是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产生一种新的基因 型上的差异。例如:小麦的高杄变成矮杆,玉米的粉粒变成糯粒,棉 花的长果枝变成短果枝,野生型的细苗变成对链霉素的抗药型,以及 卷羽鸡和短腿安康羊等。这些在形成生理和代谢等方面表现的对性的 差异都是野生型发生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的重要课题, 在理论上它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实践中,它不仅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而且与环境的污染问
基因突变的原因,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引起基因组分的化学变化或 位置效应的结果。更具体的讲:染色体内一定位点的基因内的 DNA 分子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的突 变。基因是染色体上执引着一定功能的 DNA片断,而DNA分子又 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部份,那么在基因的这一小段DNA分子长链上 四种核苷酸有正常排列的顺序,并且按着原来的顺序进行正常的复 制,从而保证了复制后的基因的一致性。如果DNA分子长链上四种 核苷酸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变化;或在这 一小段中更微小的片段发生位置变化,即位置效应,则 DNA 分子将 按改变的样板进行复制,于是形成基因突变。 突变一词是由荷兰的 Devris 所提出来的,他根据对月见单的研 究,在栽培的条件之下,经过四代传下的 36351 株后代中得到 351 株 变异,分属 7 个类型,约占总数的 1%于是他把基因型大而明显的改 变现象称为突变。经过研究了解,他所发现的突变类型中有 4 个属于 染色体变异,两个是基因突变,还有一个是重组体。 突变总是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产生一种新的基因 型上的差异。例如:小麦的高杆变成矮杆,玉米的粉粒变成糯粒,棉 花的长果枝变成短果枝,野生型的细苗变成对链霉素的抗药型,以及 卷羽鸡和短腿安康羊等。这些在形成生理和代谢等方面表现的对性的 差异都是野生型发生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的重要课题, 在理论上它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实践中,它不仅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而且与环境的污染问
题的研究也有密切关系。 就基因突变的起源来讲又分为: 自发突变:凡是没有特殊的诱变条件,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 作用或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突变 诱发突变:由于专门的诱变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辐射线,温 度的剧变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突变。 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表现形式是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的突变引起 表型的改变是多样的,从明显的表型特性的分析时,可以分为以下几 点 1.形态突变型:泛指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型,或称为可见突变。包 括豌豆株的高矮,籽粒的黄绿与圆皱,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 眼以及细胞和菌落的形态颜色,噬菌体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 2.致死突变型:能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的明显的下降的突变体 一个隐性致死的突变基因可以在二倍体生物中以杂全状态存在,如变 通果蝇染色体上的致死基因I,小家鼠的侏儒型基因d,以及高等植 物的白化基因b等,当它们处于纯合状态时或不具备显性等位基因 时,便导致个体的死亡,所以不能在单倍体中保存下来。 3.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表现致死的效应而在另外的 条件下,能够生活的类型。如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型,突变型在25℃ 时能在E.cole宿主上正常生活,而在42℃时致死的 4.生化突变型: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代谢功能的改变的突变型, 最常见的是营养缺陷型,这种突变型表现为原来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
题的研究也有密切关系。 就基因突变的起源来讲又分为: 自发突变:凡是没有特殊的诱变条件,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 作用或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突变。 诱发突变:由于专门的诱变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辐射线,温 度的剧变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突变。 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表现形式是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的突变引起 表型的改变是多样的,从明显的表型特性的分析时,可以分为以下几 点: 1.形态突变型:泛指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型,或称为可见突变。包 括豌豆株的高矮,籽粒的黄绿与圆皱,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 眼以及细胞和菌落的形态颜色,噬菌体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 2.致死突变型:能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的明显的下降的突变体。 一个隐性致死的突变基因可以在二倍体生物中以杂全状态存在,如变 通果蝇染色体上的致死基因 I,小家鼠的侏儒型基因 d,以及高等植 物的白化基因 b 等,当它们处于纯合状态时或不具备显性等位基因 时,便导致个体的死亡,所以不能在单倍体中保存下来。 3.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表现致死的效应而在另外的 条件下,能够生活的类型。如噬菌体 T4的温度敏感型,突变型在 25℃ 时能在 E.cole 宿主上正常生活,而在 42℃时致死的。 4.生化突变型: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代谢功能的改变的突变型, 最常见的是营养缺陷型,这种突变型表现为原来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
生活而变成必须补充某种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微生物的 抗药性突变也是一类生化突变型。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突变体及突变频率 突变体:表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叫突变体。如水稻中的矮生型, 棉花中的短果枝,玉米中的糯性等性状都属于突变性状。 所谓突变频率是指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百分比。基因的突变 频率因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性状,以及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存 在差异。但总的来讲:自发的突变频率较低,高等生物的自发突变约 为105-108,即十万至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配子发生突变。在低等 生物中比如细菌,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10-4~1×10-10。变异幅度即 万到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变体,人工诱发产生的突变频 率比自发性的突变率要提高百倍至千倍,下表可见:下表为玉米籽粒 7个基因的自发突变率。 基因表现的性 测定配子数观察到突变数每百万个配子中平均突变 R 子粒色 554.786 492.0 抑制色素的形成265391 106.0 Pr紫色 647.103 l1.0 su非甜粒 678.736 黄胚乳 1.745.280 744 饱满粒 2.469.285 Wx非糯性 1.203.74 7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彼此间各不相同,R基因突变高,Sh突变率 极低,这两基因之间的突变率相差500倍。这种突变率的相差说明基 因之间的突变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但是
生活而变成必须补充某种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微生物的 抗药性突变也是一类生化突变型。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一、突变体及突变频率 突变体:表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叫突变体。如水稻中的矮生型, 棉花中的短果枝,玉米中的糯性等性状都属于突变性状。 所谓突变频率是指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百分比。基因的突变 频率因不同的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的性状,以及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存 在差异。但总的来讲:自发的突变频率较低,高等生物的自发突变约 为 10-5 -10-8,即十万至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配子发生突变。在低等 生物中比如细菌,基因的突变频率是 1×10-4~1×10-10。变异幅度即 一万到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变体,人工诱发产生的突变频 率比自发性的突变率要提高百倍至千倍,下表可见:下表为玉米籽粒 7 个基因的自发突变率。 基因 表现的性状 测定配子数 观察到突变数 每百万个配子中平均突变率 R 子粒色 554.786 273 492.0 I 抑制色素的形成 265.391 28 106.0 Pr 紫色 647.103 7 11.0 Su 非甜粒 1.678.736 4 2.4 Y 黄胚乳 1.745.280 4 2.2 Sh 饱满粒 2.469.285 3 1.2 Wx 非糯性 1.203.744 0 0 7 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彼此间各不相同,R 基因突变高,Sh 突变率 极低,这两基因之间的突变率相差 500 倍。这种突变率的相差说明基 因之间的突变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但是
各种生物基因的突变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又是稳定的 突变时期和部位: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 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细胞,无论是体细胞和性细胞都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来讲,性细胞对外界的环境敏感,易发生突变,特别是在减数分 裂的时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性更强。而体细胞相对的比较稳定,所以 性细胞的突变率大于体细胞。 通常认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突变是独立发生的,因 此当性细胞内一个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经过受精作用就可以在 后代个体中及时表现,如果发生隐性突变,由于等位基因的覆盖作用, 需要经过若干世代到隐性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 突变体如果具有某些生物学优点时,便成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对 象,而在群体内繁殖增多起来。 体细胞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也是独立发生的。只有显性突变或纯 合的状态的隐性突变才能表现出来,这时在生物体内它可以和原来所 具有的性状一起出现镶嵌现象或称为嵌合体。嵌合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突变时期的早晚,突变发生的越早表现镶嵌的范围越大。果树的叶芽 若在早期发生突变,以后由这个芽可以长成一个变异的枝条,如果在 花芽分化时发生芽变,那么也可能在单一花序或只是一朵花上表现变 异,甚至这种变异只出现在一朵花或一个果实的某一部分上,象半红 半白的大丽菌的头状花序或紫茉莉和花朵以及半红半黄的番茄果实 等。由于突变了了的体细胞在生长能力上往往不如正常的细胞,因此 一般长势较弱甚至受到抑制而没有到发展。除了从突变的部分分化产
各种生物基因的突变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又是稳定的。 二、突变时期和部位: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 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细胞,无论是体细胞和性细胞都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来讲,性细胞对外界的环境敏感,易发生突变,特别是在减数分 裂的时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性更强。而体细胞相对的比较稳定,所以 性细胞的突变率大于体细胞。 通常认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突变是独立发生的,因 此当性细胞内一个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经过受精作用就可以在 后代个体中及时表现,如果发生隐性突变,由于等位基因的覆盖作用, 需要经过若干世代到隐性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 突变体如果具有某些生物学优点时,便成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对 象,而在群体内繁殖增多起来。 体细胞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也是独立发生的。只有显性突变或纯 合的状态的隐性突变才能表现出来,这时在生物体内它可以和原来所 具有的性状一起出现镶嵌现象或称为嵌合体。嵌合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突变时期的早晚,突变发生的越早表现镶嵌的范围越大。果树的叶芽 若在早期发生突变,以后由这个芽可以长成一个变异的枝条,如果在 花芽分化时发生芽变,那么也可能在单一花序或只是一朵花上表现变 异,甚至这种变异只出现在一朵花或一个果实的某一部分上,象半红 半白的大丽菌的头状花序或紫茉莉和花朵以及半红半黄的番茄果实 等。由于突变了了的体细胞在生长能力上往往不如正常的细胞,因此 一般长势较弱甚至受到抑制而没有到发展。除了从突变的部分分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