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方传统文化的沿革(27 第三节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概览 、古罗马帝国的衰落 从公元3世纪开始,罗马帝国由于内部矛盾不断激化而日趋衰落,北方日耳 曼人对罗马帝国的大举征服基督教的兴起及迅速传播,标志着西方杜会开始从 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 奴隶制经济是支撑罗马帝国大厦的基础随着周边部落的兴起数次对外狂 服的失利,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逐渐停止,奴隶的来源开始枯竭。奴隶主贵族对 奴隶加重了剥削和压迫,迫使奴隶不断起义,使奴隶制经济遭到极大的打击。农 业生产严重萎缩,工商业日渐萧条,货币贬值城市败落,一些奴隶主贵族从城市 退居乡间,开始了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他们组织武装,修筑堡垒,为控制各类 民众而设置监狱,他们不许国家官吏进人自己的领地政治上显示了强烈的独立 倾向。随着经济的衰败,罗马帝国的政治也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出现了军事将领 分裂割据的局面,君士坦丁大帝恢复专制统治后,于公元330年,将帝国首都从 罗马东迁到拜占庭,定名为君土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后,其子辈为角逐帝 位展开了历时十余年的战争,提奥西多继位后,一度恢复帝国的统一,他死后,两 个儿子于公元995年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以君土坦丁堡为都称为东 罗马帝国;西罗马仍以罗马为都,称为西罗马帝国,大大削弱了原帝国的统治实 力。分裂割据后的帝国,一方面要对付日益强大的“蛮族”南侵,一方面还要承 受奴隶起义对自己统治的巨大打击整体来说分裂的罗马帝国已江河日下。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东部濒临地中海的犹太国,犹太古称迦 南。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灭了犹太王国大批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这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事件,从此,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后波斯人灭了巴 比伦,使犹太人得以返回故土。在以后的时间里,犹太人备受劫难,罗马帝国统 冶时期,犹太人多次起义,均遭到残酷镇压。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犹太 下层民众中流行一种宣称弥赛亚(救世主)即将来临的宗教,基督教的教义即是 在这种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吸纳教徒时不 分阶级种族性别,反对罗马人的暴政和奴隶主贵族的为富不仁,宣扬在上帝面 前人人平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逐渐在各地传播。公元2世纪以后,罗马不 少奴隶主贵族及工商业者也不断人教,由于他们拥有知识与文化,还有管理经 验渐渐占有了教会的统治权。同时,随着信教人员构成的改变,基督教开始更 多地宣扬忍耐服从爱人如已等教义
28)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罗马帝国统治者对最初的基督教采取的是镇压政策,他们迫害信徒,诋毁教 义,但这并不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 经济危机,受到震动和打击的奴隶主贵族及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帝的亲属也加入 了基督教,罗马、拜占庭迦太基、亚历山大等城市,都有了大的教会组织:公元 313年,岁马皋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基督教逐 渐演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逐渐支配了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罗马帝网日渐兴盛的时候,被称为“蛮族”的北部日耳曼人大举南迁。早 在日耳曼诸部落大规模进攻罗马帝国之前,H耳曼人已大量人住罗马境内。罗 马帝闼因芳动力缺乏,兵源不足,就招募了南迁的日耳曼人从军,及至君士坦丁 大帝,日耳曼人已成为整个罗马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相信已经站稳脚 跟之后,于是潮水般的大举南侵,已被危机大大削弱了的罗马帝国的军队,面对 这些气势汹汹的“蛮族”军队频频败北,日耳曼入在屡屡得手后,逐渐建立了 些王国,不久,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只剩下意大利一地。此前,被中国汉王朝打 击的北匈奴的一支西迁到黑海北岸,当地的西哥特人难以抵抗匈奴,后经罗马帝 国的允许,西哥特人进人罗马境内,由于受到歧视和剥削,他们多次起义,并得到 下层人民的响应和拥护。公元795年,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向罗马宣战,公 元401年进入意大利境内,公元410年在城中奴隶的接应下攻克罗马,敲响了罗 马帝国的丧钟。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将车、日耳曼人奥亚克举兵叛乱,废除 了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基督教的发展与演变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不仅对欧洲中世纪的文明产生了E大影响,而且直接 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因此说希伯来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 头 希伯来人指上古犹太人犹太人所创立的宗教叫犹太教,如前所述,基督教 是由犹太教发展演变面来的。 基督,即救世主之意,耶稣的父亲是个名叫约瑟的木,丹亲叫玛丽亚,耶稣 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在拿撒勒长大,故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耶稣30岁时 开始传教教义是以犹太教的信仰为基础的:上帝耶和华创造并主宰世界,人类 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他们的后代注定要在世上受苦。然而,耶和华与人类有 约定”,要派弥赛亚(拯救者)来拯救他们,以上是犹太教的信仰。基督教并不 否认这些信仰,只是宣称耶稣就是上帝派来的弥赛亚,新的教义被犹太下层人民 接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但却不容罗马统治者,最后,耶稣被叛徒犹大 出卖而被罗马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通难三天后复活,升天前,宣布
弟三章西方传统文化的沿革(9 他还将复归人间、建立起理想的上帝之国:耶稣遇难后,其门徒继续宣传其教 理反抗罗马统冶者,由于该教与正统的犹太教相左,曾被逐出圣殿,但在巴勒斯 坦、小亚业细亚…带流传却越来越广,信徒越来越多 原始的基督教的教义有以下几点:其一,耶和华为惟的真神,选民并不限 于犹太人,包括、-切民族,一切人。其二,无论哪个民族,任何人只要信仰基督 教就会得救,就会得到赐福。其三,废除犹太教烦琐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装 礼,1世纪中叶,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的东部传播,到2世纪,西部各省也渐 次流行,各个民族纷纷人教,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公元4世纪到5世纪,基 督教的教义日趋理论化和系统化,一些教会开始阐发基督教原典《圣经》的微言 大义,厘定基本信条,以促进教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 《圣经》分为《旧约》与《新约》两部分,犹太教在自己的经典中讲述了犹太 人在西奈山下所订的盟约,故称自己的经典为《约书》,基督教继承了这个说法, 由于基督耶稣以自己流血受死而在上帝与人之间建立了新的盟约,故将从犹太 教继承下来的经典作为《H约》,自已在1世纪形成的经典作为《新约》。《旧约》 原为希伯来文写成,公元2世纪,又在亚历山大里亚被译成希腊文。《新约》 开始就用希腊文写成,教士哲罗姍经过30多年的劳作,编定出通俗的拉丁文本 《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该《圣经》成为此后通行一千多年的 《圣纶》范本 系统后的基督教教义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一,“上帝创世”:宇宙 万物以及人类皆由万能的帝创造出来,世界上所有的命运及一切事物的发展 变化都由上帝安排和支配。其二,“原罪”:上帝造伊甸同原本是安排人类享受 终生的幸福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而犯下罪过,称为 原罪”,亚当夏娃的子孙都有原罪,而人在社会中所遭受的难就是上帝对有 罪人类的惩罚,人们死后,上帝将根据这人在尘世的行为表现对他进行审判,以 决定其死后进人天堂或地狱。其三,“预定”:上帝射恩典会使一部分人得救而 成为上帝的选民,另一部分则因罪孽深重而沦为上帝的弃民,是否得救,不是凭 自己的意志和力量能够确定,而是完全取决于上帝的意志和预先的安排。其四, “三位一体”: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圣灵三位一体,上帝耶和华是具有人 格的神,基督耶稣是上帝之子,故称圣子,罗马教会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 日耳曼各部落进人罗马后,在继续保留对其部落神的参拜外,也开始信奉基 督教,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当属法兰克人,法兰克领袖克洛维于公元496年废除部 落信仰,率领十万大军接受洗礼,加人基督教,王朝建立后,组建了法兰克教会, 并赐给教会土地和财产。到公元7世纪,基督教成了法兰克E国的国教,对王国 的政治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基督教教会也在向其他地区不断渗透,罗马教
30)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皇格里哥里一世,派人到西班牙游说,使西班牙国王改信基督教。他还釆取了 系列措施.不仅巩周了教皇的统治,而H使教会成为意大利中部的统治权威。公 元7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征服“异教”的战争中,进一步扩大 了基督教的势力范围。 中占时期的西欧,各个王国发展极不平衡,其中,发展最快的当属法兰克王 国特别是到了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查理曼一生戎 马悴偬,对诸王国及周边地区发动了50多次战争,被称为“欧洲的战神”,最终 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东达多瑙河、南至地中海北抵波罗的海的强大帝国,其 地域囊括了今天的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西班牙匈牙利及意大利的大 部分医土被称为“加洛林帝国”或“查理曼帝国”查理曼于公元800年率军进 入罗马,镇压了教皇的反对派,并接受了教皇为他举行的加冕典礼。在查理曼的 大力扶持下基督教得到进一步扩展,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神权统治自此开始。 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秃头查理分得莱茵 河以西的地区,成为法兰西国家的前身;日耳曼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成为 德意志国家的前身;罗退尔则分得意大利及帝国东西两部之间的狭长地带。 查理曼帝国瓦解后,王朝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此时外族也不断入侵,整个 西欧很快陷人分裂割据、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这时期西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通过土地的分封和占有,形成了以土地分封为基础,以封君封臣为纽带的封建等 级制度,而各封建主在实施封建剥削时亦多采用封建庄园式的形式。 帝国的崩溃,罗马教廷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俗王权的控制,随着社会封建 化的加深教会的封建化和世俗化也渐成气候,使宗教神权逐渐膨胀,从11世纪 末开始罗马教廷在讨伐穆斯林的旗帜下,先后组织欧洲各国封建领主对中东地 区发动了8次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十字军远征。长达20多年的十字军 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伴随着远征军的失败,罗马教皇的权威 则越过巅峰日趋衰落。从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法国国王对神职人员征税,教 皇卜尼法斯八世坚决抵制,与法国国王展开斗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一事件 成为中世纪罗马教廷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此后,教廷几次与王权的斗争皆告失 败,使教皇权威从此一蹶不振,宗教教会的神权统治如江河日下,一去不返。 三、中世纪的文化成果 中世纪的哲学与基督神学相依攀,成为神学的…部分,当时盛行的主要是经 院哲学。“经院”即学院,教会控制着学校,教师皆为僧侣,学习的内容是论证 《圣经》,所以,学院又称经院,研究圣经的学问被称为经院哲学。中世纪哲学家 所争论的主要有两大对立命题: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唯名抑或唯实
第二-章西方传统文化的沼革(37 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基督教学者德尔图良认为,上帝具有高度理 性,威力无边,权力无限,人们无法用人类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认识上帝、理解上 帝,只有坚持神秘主义,方能认识上帝:仅用人类有限的理性去理解无限的上 帝,不仅徒劳,而且会亵渎上帝的英名。但哲罗姆和奥古斯都则认为:尽管信仰 先于理性,信仰辖制着理性,但是理性可以将信仰发扬光大,理性和信仰是两条 不同的手段和途径它们提出的是同一真理,殊途同归,不应对立。唯名论与唯 实论争论的焦点,是一般概念和个别实体的关系问题,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学 说,认为一般是先验的,是来自上帝的意志是先于个别实体的,实质上是指人的 思维是第一性的,个别事物或实体是第二性的。后天的唯名论依据亚里士多德 的原则认为只有个别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先于概念,而概念则是从个別事 物或实体中产生出来的所以,个别事物是第一性的,概念是第二性的,唯名论和 唯实论实质上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先导。 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掌握着意识形 态,使艺术笼罩着无法摆脱的宗教神秘气氛,成为为神学服务的工县,这时的雕 塑和绘画主要描绘的是圣经人物和圣经故事建筑艺术也主要体现在教堂上,建 筑风格雄浑壮观,气势恢弘,让人望而生畏 在文学创作中,随着骑士阶层的出现,出现了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以法国为 中心,它包括骑土抒情诗和骑士传奇。法国南部的普洛旺斯是骑士抒情诗流传 的地区,这些诗歌表达的大都是对贵妇人的爱慕与崇拜之情,如《破晓歌》就是 描述了骑士与贵妇人幽会之后,在破晓时难分难舍的情景。《骑土传奇》的主题 大都是歌颂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信仰而进行冒险游侠的精神的。除骑士 文学外,中世纪还出现了英雄史诗。英雄史诗依据描写时代的不同,主要分为两 类:一类是反映“蛮族尚处部落阶段时的英雄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贝奥 武甫》;另一类主要是以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为依据,反映封建国家建立后的社 会现实,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的《罗兰之歌》。 中世纪由于商业的兴起和城市的复兴,产生了城市文学。城市文学的形式 主要是韵文故事,《农民医生》和《列那狐传奇》为其代表性作品 商品经济的发屐和城市的复兴,使原有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 育的需求,从Ⅰ2世纪开始,许多城市学校相继建立,其教育内容除宗教外,还涉 及法律、数学、计算方面的技能和训练,有的学校还用本地民族的语言讲授知识, 这样,便出现了塾师阶层。这些塾师精通神学、法学、古典哲学、自然科学,他们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中世 纪大学。中世纪第一座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稍后,法国的巴黎大学、英 国的牛津大学相继建立。大学的建立,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后世的文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