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第1课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点提示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1)字形分析推断法 (2)结构分析推断法 (3)语法分析推断法 (4)语境脉络推断法 (5)成语联想推断法 ◆课堂演练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 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 盲人,故自称。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问王师旷:②安敢戏君乎:③如日出之阻:④臣闻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 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
1 文言文阅读 第 1 课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点提示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1)字形分析推断法 (2)结构分析推断法 (3)语法分析推断法 (4)语境脉络推断法 (5)成语联想推断法 ◆课堂演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 1-2 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 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 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臣闻之: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 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 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
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①,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 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 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②,知虏入云中 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 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土无不可容,能各 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 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 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 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 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日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①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②刺取:刺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伐善 (2)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3)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4)西曹但忍之 (5)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6)掾史由是益贤吉 (7)岁竟奏行赏罚而己 (8)宰相不亲小事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①,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 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 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②,知虏入云中、 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 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 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 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 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 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 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①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②刺取:刺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伐.善 (2) 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3)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4)西曹但.忍之 (5)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6) 掾史由是益贤.吉 (7)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8) 宰相不亲.小事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2)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3)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4)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第2课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强化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日:“盗惧 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 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盜 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以义行称( 遗布一端( 或至涂而反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 (2)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3 (1)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2)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3)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4)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第 2 课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 1-2 题。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日:“盗惧 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 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 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以义行称.( ) 遗.布一端( ) 或至涂.而反(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 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 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 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 曰:“君言是也。” 翻出为富舂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 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湅争,权不能棁,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岀降。蒙未 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日:“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 城持 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 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 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
4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 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 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 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 曰:“君言是.也。”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 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 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 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 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 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
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日:“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 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孙策征会稽(1)身诣翻第 (3)君言是也 (4)策薨 (5)远委城郭(6)必致不虞 (7)翻与少府孔融书(8)睹吾子之治易 (9)多见谤毁(10)翻伏地阳醉,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译文: (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译文: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译文 第3课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十一月,庚午,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日:“吾欲以 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诏公主执妇礼,皆如臣庶之法,戒以
5 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 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孙策征.会稽 (1)身诣..翻第。 (3)君言是.也 (4) 策薨. (5) 远委.城郭 (6)必致不虞. (7)翻与.少府孔融书 (8) 睹吾子之治.易 (9)多见谤毁. (10)翻伏地阳.醉,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译文: (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译文: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译文: 第 3 课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十一月,庚午,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 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诏.公主执妇礼,皆如臣庶之法,戒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