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总体来看,第一篇论文主要阐述的是这样两个主题:即神话就是启 蒙,而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两篇附论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对这两个主 题作了进一步的阐明。第一篇附论根据奥德修斯的故事,探讨了神话 与启蒙之间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奥德修斯是西方资产阶级最早的 个原型。核心概念是牺牲和放弃,从这两个概念中,可以清楚地看 到,神话自然与启蒙对自然的统治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第 二篇附论讨论的是康德、萨德以及尼采等一些坚定的启蒙终结者,集中 阐明了自然对主体的臣服最终在对自然和客体的盲目统治中是如何达到 登峰造极地步的。这一趋势消解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一切矛盾,特别是 严肃的道德与绝对的不道德之间的矛盾。 《文化工业》一文阐明的是启蒙意识形态的倒退,这一点在电影和 广播表现得十分清楚。在这些传媒里,启蒙主要表现为对制作和传播 的效果和技术的算计;而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为对存 在者和控制技术的权力的偶像化。在探讨这一矛盾的时候,我们会认 真对待文化工业,这样做是大大出乎文化工业自身的愿望的。《文化 工业》一文比其他部分更加具有断片色彩。 《反犹主义要素》一文的主题是已经启蒙的文明在现实当中又倒退 到了野蛮状态。合理性不仅包含着观念中的自我毁灭趋势,也包含着 实际上的自我毁灭趋势,而且从一开始就这样,而不是在自我毁灭趋势 出现之后才是如此。我们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追溯反犹主义在哲学 上的史前史的。反犹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来源于宰制理性自身的本 质以及与理性观念相应的现实世界。巛反犹主义要素》一文与“社会 研究所”的经验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研究所”是魏尔(Felx We)出资建立的,没有魏尔的长期资助,不仅我们的研究工作无法展 开,希特勒统治期间德国流亡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 将难以为继。前三篇文章是和洛文塔尔( Leo loewenthal共同完成的, 早在法兰克福期间,我们相互就共同探讨过许多理论问题 最后一部分是笔记和札记,其中,有些是论文的提纲,有些是有待 5
启蒙辩证法 探讨的问题。它们绝大部分都涉及到了辩证人类学。 1944年5月于加州洛杉矶 这本书是在战争期间写成的,关键内容没有任何改变。惟一的变 化是我们补充进去《反犹主义要素》的最后一节 霍克海歇阿道尔诺 1947年6月
目录 拍者说明/1 新版前言(1969)/1 意大利版前言(1962/1966)/1 前言(1944/1947)/ 启蒙的概念/1 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36 附论2:朱莉埃特或启蒙与道德/71 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107 反犹主义要素:启蒙的界限/153 笔记与札记/193 反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193 两个世界/195 、观念转化为统治/19 四、论鬼怪/198 五、无论如何/200 六、动物心理学/201 七、对伏尔泰的颂扬/202 八、分类/203 九、雪崩/204 十、沟通带来的隔离/205 论历史哲学批判/206 十二、人性的纪念碑/20
启蒙辩证法 十三、犯罪理论/209 十四、进步的代价/212 十五、空洞的恐怖/214 十六、对身体的兴趣/215 十七、大众社会/219 十八、矛盾/220 十九、宿命/223 二十、哲学与分工/225 二十一、思想/227 二十二、人与动物/22 二十三、宜传/23 人名对照表/241 名词对照表/246 附录霍克海默著作目录/248 霍克海默生平年表/252 有关霍克海默的研究文献/256 《启蒙辩证法》详细素引/258 译后记/280
启蒙的概念 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 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 致的灾难之中。启蒙的纲领是要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替代 幻想。“经验哲学之父”凹培根早就归纳了启蒙的主旨。培根蔑视那 些所谓的传统大师们,他们最初“相信,他人知其所不知,他们又相信 自己知其所不知。但事实上,盲听轻信,满腹疑虑,草率结论,夸夸 其谈,惧怕反驳,不思进取,漫不经心,咬文嚼字,一知半解——所有 这些都阻碍人类心灵与事物本性的和谐一致;相反,却使人类心灵与空 洞的观念及盲目的实验结合起来;不管这一结合有多么体面,其后果与 结局都是不难想象的。称得上伟大发明的印刷术,毫不起眼的火炮, 人们早先多少已经有所了解的指南针,这三样东西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怎 样的变化啊!第一个发明引起了学识的变化,第二个发明引起了战争 的变化,第三个发明则引起了金融、商业和航海的变化!而我认为 这里引用的是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的概念,请参阅韦伯:《科学作为职业》 Wissensachft als beruf),1919,载《知识学全集》( Gesammelte aufsatze ar wissenschaftslehre),杜 宾根,1968,第594页 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