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现实垄断现象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它本身也不是一种很稳定的市场结构类 型。只要把市场结构看作是一种竞争的、动态变动的过程,就会发现市场竞争的 作用必然会使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某些大企业具有转向寡头垄断市场的趋向和可 能,而不大可能演变到完全竞争市场
盖现实垄断现象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它本身也不是一种很稳定的市场结构类 型。只要把市场结构看作是一种竞争的、动态变动的过程,就会发现市场竞争的 作用必然会使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某些大企业具有转向寡头垄断市场的趋向和可 能,而不大可能演变到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章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效 率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一般是根据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等 的影响来判定市场结构的效率状况的。这种分析思路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市场结 构效率的主要方面。本文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效率的分析将主要借鉴这种分析思 路,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组织的效率表现。本章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资源配置效 率包括内部效率(X效率或企业效率)和配置效率(即资源在各个市场和厂商间 进行配置,以实现总产出价值的最大化)。现代经济学一般以帕累托标准作为衡 量资源配置效率的依据,并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才能够实现资源最佳配 置。为此,本文首先对资源最优配置的帕累托标准进行评析,然后运用动态分析 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几个组成要素(集中度、规 模经济和进入壁垒)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机理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节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及其缺陷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对某一经 济活动效率高低的评判是以其是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标准的。作为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市场结构的效率性同样是以资源配置效 率作为基本考察依据的。为了使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具体化和更具现实性,现代 经济学提出了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一帕累托最优化标准,即当市场的资源 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化时,资源配置才实现最优配置。所谓帕累托最优化,是指 没有任何变化可以使一个人的境遇得到改善而又不使另一个人的境遇有所恶化 的状态。根据这一标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实现资源配 置效率的最大化。以市场上只有两种商品和要素的情况为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
第二章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效 率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一般是根据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等 的影响来判定市场结构的效率状况的。这种分析思路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市场结 构效率的主要方面。本文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效率的分析将主要借鉴这种分析思 路,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组织的效率表现。本章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资源配置效 率包括内部效率(X 效率或企业效率)和配置效率(即资源在各个市场和厂商间 进行配置,以实现总产出价值的最大化)。现代经济学一般以帕累托标准作为衡 量资源配置效率的依据,并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才能够实现资源最佳配 置。为此,本文首先对资源最优配置的帕累托标准进行评析,然后运用动态分析 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几个组成要素(集中度、规 模经济和进入壁垒)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机理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及其缺陷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对某一经 济活动效率高低的评判是以其是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标准的。作为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市场结构的效率性同样是以资源配置效 率作为基本考察依据的。为了使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具体化和更具现实性, 现代 经济学提出了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化标准,即当市场的资源 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化时,资源配置才实现最优配置。所谓帕累托最优化,是指 没有任何变化可以使一个人的境遇得到改善而又不使另一个人的境遇有所恶化 的状态。根据这一标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实现资源配 置效率的最大化。以市场上只有两种商品和要素的情况为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
件下,假定经济中所有厂商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所有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 化的追求者,所有的要素和商品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当市场达到 均衡时,所有生产这些商品的厂商都将使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价格比。如 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丧失潜在收益:所有消费者如果同时消费两种商品,为达 到效用最大化,会使商品的价格比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由此可得,商品价格 比调节整个经济,使商品边际转换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从而使交换、生产,以 及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条件同时得到满足,这时的资源配置效率将是最大的。同 样的分析可推广到市场上存在多种竞争性商品和要素的情况。由于以上所有条件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说,也就是说只有完 全竞争市场结构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而任何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即各种类型的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化标准提出了一套判定不同市场资源配置 效率的标准,并以此为根据,得出垄断市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或存在效率损 失的结论,但却难以得出这种损失的具体量值,而福利经济学的“剩余”概念则 较好得解决了这一问题。“剩余”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剩余。消 费者剩余是指所有消费者愿意为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与他 们实际支付费用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出售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得 到的全部收入减去他们为生产这些商品所付出的总变动成本。消费者剩余与生产 者剩余之和即为社会剩余。社会剩余水平同样可以用来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 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状态也就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 余之和达到最大化的状态。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达到最大化时的那一点 也正是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完全竞争市场实现长期均衡的均 衡点。因而,这一条件与帕累托最优标准是一致的。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套分析经济问题的理论范式和模型,这对于深入研究 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理论意义。但仅仅根据这套范式得出的结 论,还不能直接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效率性进行评判。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理 论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结论大都建立在一系列较为严格的 理论假设前提下的,典型的如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信息完全性假设等,在 现实经济中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二是其理论模型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机械性和
件下,假定经济中所有厂商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所有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 化的追求者,所有的要素和商品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当市场达到 均衡时,所有生产这些商品的厂商都将使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价格比。如 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丧失潜在收益;所有消费者如果同时消费两种商品,为达 到效用最大化,会使商品的价格比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由此可得,商品价格 比调节整个经济,使商品边际转换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从而使交换、生产,以 及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条件同时得到满足,这时的资源配置效率将是最大的。同 样的分析可推广到市场上存在多种竞争性商品和要素的情况。由于以上所有条件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说,也就是说只有完 全竞争市场结构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而任何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即各种类型的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化标准提出了一套判定不同市场资源配置 效率的标准,并以此为根据,得出垄断市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或存在效率损 失的结论,但却难以得出这种损失的具体量值,而福利经济学的“剩余”概念则 较好得解决了这一问题。“剩余”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剩余。消 费者剩余是指所有消费者愿意为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与他 们实际支付费用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出售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得 到的全部收入减去他们为生产这些商品所付出的总变动成本。消费者剩余与生产 者剩余之和即为社会剩余。社会剩余水平同样可以用来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 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状态也就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 余之和达到最大化的状态。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达到最大化时的那一点 也正是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完全竞争市场实现长期均衡的均 衡点。因而,这一条件与帕累托最优标准是一致的。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套分析经济问题的理论范式和模型,这对于深入研究 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理论意义。但仅仅根据这套范式得出的结 论,还不能直接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效率性进行评判。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理 论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结论大都建立在一系列较为严格的 理论假设前提下的,典型的如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信息完全性假设等,在 现实经济中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二是其理论模型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机械性和
静态性。新古典经济学的整个理论结构是在借鉴牛顿机械力学体系及其方法的基 础上建立的。它过分倚重抽象的演绎推理,忽视对现实经验事实的具体考察,并 存在以理论剪裁现实的偏向。在内容上,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封闭式的静态分析 很少考虑市场竞争的动态过程和市场环境条件、企业行为特征等变动因素的影 响。对经济活动优劣的评价简单地数学化为在一定的前提假定下求极值的问题。 具体到对市场结构效率的评价,新古典经济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主流产业组 织理论从完全竞争的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出发,得出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最具有 效率,而包括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内的垄断市场结构都是低效率的结论。然而, 现实经济却很难完全满足这些前提条件。这就使新古典经济学的以上结论不具有 现实存在的基础。现在退一步讲,即使在现实中满足了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所 有前提条件,那么,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就一定具有很高的效率吗?我们认为情况 并非完全如此,原因是: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竞争失去了动态性质和刺激 创新的作用。在这时,竞争唯一的行为参数仅仅是改变产量,而价格是一个既定 的数据,不存在价格竞争,也不存在质量竞争,因为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不存在广告促销等市场策略的竞争,因为市场是透明的:通过创新来降低成本既 不可能,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原子式竞争的企业,没 有任何竞争者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既缺乏通过创新获取超额利润的动 机,也缺少用于创新投资的必要财力,从而使竞争失去了动态性质。在完全竞争 条件下,既然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是确定的,竞争就失去了其刺激创新的作用。 第二,完全竞争市场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资源配置从本质上讲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随着资源在产业和企业间的不断流进流出,以及新产 品、新技术的间次引入和旧产品、旧技术的不断淘汰而实现的。但完全竞争市场 则假定企业生产要素的种类、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等都是既定不变的,这样实现 的资源配置效率仅仅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相对优化,而不可能是动态意义上的最 优化,这种静态资源配置很难对现实资源配置过程和市场演进作出合理解释和说 明,用这种市场模式的条件及其效率结果来衡量现实市场竞争过程,显然是不科 学的。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一定的市场容量下
静态性。新古典经济学的整个理论结构是在借鉴牛顿机械力学体系及其方法的基 础上建立的。它过分倚重抽象的演绎推理,忽视对现实经验事实的具体考察,并 存在以理论剪裁现实的偏向。在内容上,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封闭式的静态分析, 很少考虑市场竞争的动态过程和市场环境条件、企业行为特征等变动因素的影 响。对经济活动优劣的评价简单地数学化为在一定的前提假定下求极值的问题。 具体到对市场结构效率的评价,新古典经济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主流产业组 织理论从完全竞争的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出发,得出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最具有 效率,而包括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内的垄断市场结构都是低效率的结论。然而, 现实经济却很难完全满足这些前提条件。这就使新古典经济学的以上结论不具有 现实存在的基础。现在退一步讲,即使在现实中满足了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所 有前提条件,那么,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就一定具有很高的效率吗?我们认为情况 并非完全如此,原因是: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竞争失去了动态性质和刺激 创新的作用。在这时,竞争唯一的行为参数仅仅是改变产量,而价格是一个既定 的数据,不存在价格竞争,也不存在质量竞争,因为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不存在广告促销等市场策略的竞争,因为市场是透明的;通过创新来降低成本既 不可能,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原子式竞争的企业,没 有任何竞争者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既缺乏通过创新获取超额利润的动 机,也缺少用于创新投资的必要财力,从而使竞争失去了动态性质。在完全竞争 条件下,既然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是确定的,竞争就失去了其刺激创新的作用。 第二,完全竞争市场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资源配置从本质上讲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随着资源在产业和企业间的不断流进流出,以及新产 品、新技术的间次引入和旧产品、旧技术的不断淘汰而实现的。但完全竞争市场 则假定企业生产要素的种类、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等都是既定不变的,这样实现 的资源配置效率仅仅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相对优化,而不可能是动态意义上的最 优化,这种静态资源配置很难对现实资源配置过程和市场演进作出合理解释和说 明,用这种市场模式的条件及其效率结果来衡量现实市场竞争过程,显然是不科 学的。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一定的市场容量下
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成反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众多,企业的规模水平 自然较低,至少会低于行业最佳企业规模水平。从而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至于范 围经济效率更谈不上。 可见,如果从动态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并不 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 的,而且是低劣的,它没有权利被树为理想效率的模式。”6要客观地评价寡头垄 断市场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还需具体分析构成市场结构的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 所具有的影响。 6[奥]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文和民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4页
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成反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众多,企业的规模水平 自然较低,至少会低于行业最佳企业规模水平。从而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至于范 围经济效率更谈不上。 可见,如果从动态的、现实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并不 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 的,而且是低劣的,它没有权利被树为理想效率的模式。”16要客观地评价寡头垄 断市场结构的资源配置效率,还需具体分析构成市场结构的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 所具有的影响。 16 [奥]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1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