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基金资助 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 刘大可著 爬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基金资助 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 刘大可 著 经 济 科 学 出 版 社 北 京
目录 第-章导论…1 第二章企业初始缔约所有权安排分析 …l2 第一节关于企业产权安排已有文献的回顾与评析…12 第二节要素所有者缔结企业合约动机分析…26 第三节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30 第四节企业所有权初始安排: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33 第五节基本逻辑框架与主要结论…36 第三章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动态调整…38 第一节引起企业产权初始安排调整的原因……39 第二节既定控制权条件下剩余索取权的调整 …44 第三节剩余控制权的调整(一):雇主自愿模型…48 第四节剩余控制权的调整(二):雇主被迫模型…52 第五节结论及相关实证分析…59 第四章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表现…66 第一节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及其兴起的原因…66 第二节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关系文献回顾…71 第三节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一种假说…78 第四节股份公司中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85 第五节股份公司所有权结构演变态势实证分析…93 第五章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改革与演变…101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成立背景与改革历程…101 第二节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 …108 第三节国有企业所有权变革对绩效表现的影响… …115 第四节实证分析:公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绩效比较…119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企业初始缔约所有权安排分析 …………………………………………12 第一节 关于企业产权安排已有文献的回顾与评析 ………………………12 第二节 要素所有者缔结企业合约动机分析 ………………………………26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30 第四节 企业所有权初始安排: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33 第五节 基本逻辑框架与主要结论 …………………………………………36 第三章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动态调整 ……………………………………………38 第一节 引起企业产权初始安排调整的原因 ………………………………39 第二节 既定控制权条件下剩余索取权的调整 ……………………………44 第三节 剩余控制权的调整(一):雇主自愿模型……………………………48 第四节 剩余控制权的调整(二):雇主被迫模型……………………………52 第五节 结论及相关实证分析 ………………………………………………59 第四章 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表现 ………………………………………66 第一节 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及其兴起的原因 ……………………………66 第二节 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关系文献回顾 ………………………71 第三节 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与绩效:一种假说……………………………78 第四节 股份公司中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 …………………………85 第五节 股份公司所有权结构演变态势实证分析 …………………………93 第五章 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改革与演变………………………………101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成立背景与改革历程………………………………101 第二节 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108 第三节 国有企业所有权变革对绩效表现的影响…………………………115 第四节 实证分析:公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绩效比较 ………………………119
第五节结论及因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优化方向…125 第六章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及绩效分析…129 第一节股份公司产生背景及所有权结构法律安排…129 第二节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传统国有企业的区别…133 第三节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36 第四节股东资产属性与公司绩效:理论和实证分析…140 第七章所有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有限性…148 第一节企业所有权安排重要性的相对性…148 第二节产权制度变革与市场机制建设的互补…153 第三节民营企业在提高绩效方面的局限性…162 第八章结论及政策含义…169 附件:部分外国学者中英文姓名对照表…174 参考文献…175
第五节 结论及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优化方向……………………………125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及绩效分析…………………………………129 第一节 股份公司产生背景及所有权结构法律安排………………………129 第二节 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传统国有企业的区别……………………133 第三节 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36 第四节 股东资产属性与公司绩效:理论和实证分析……………………140 第七章 所有权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有限性…………………………………148 第一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重要性的相对性…………………………………148 第二节 产权制度变革与市场机制建设的互补……………………………153 第三节 民营企业在提高绩效方面的局限性………………………………162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169 附件:部分外国学者中英文姓名对照表 …………………………………………174 参考文献 …………………………………………………………………………175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我之所以选择“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为题撰写这本著作,主要考虑到如下四 点理由: 第一,企业理论是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不少经济学家包括 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如科斯、莫里斯等,都因其对企业理论的突出贡献而 著名。现代企业理论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的本质;二是企业的规 模:三是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本质的研究主要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以及市场经 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等根本性问题:对企业规模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弄清企 业规模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对企业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什 么样的产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本文致力于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探讨, 在选题上涉足了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第二,从关于企业产权安排的已有研究成果看,经济学家对有效率的企业 产权结构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很大分歧。强调“出资者主权”的企业产权安排理论 虽然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近年来已经受到诸如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产权理论等 新观点的挑战。当然,对理论研究来说,尚无定论的题目意味着仍然存在较大 的研究空间。分歧与争论决不是坏事,有更多的人参与某一学术领域的探讨,有 助于促进理论的成熟和真理的发现。我之所以选定“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 论”这一题目,参与有关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方面的研究,正是为了进一步探索企 业产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以便为优化企业产 权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理论指导。 第三,从企业产权安排的现实状况看,至少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方面, 无论是不同国家的企业,还是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从目前情况看并不存在 统一的产权安排,这说明现实中企业产权结构分布是多元的,不存在统一模式: 另一方面,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看,各种形式的产权分享制度,如“工资+奖 金+股票期权”的管理者报酬制度、员工参与决策的管理制度以及职工持股计划 这里称其为新 主要是因为利益相关者理 只是近儿年才得到 变垫的有盗霜关者论陵智用个经济科等品酸军究第烟关的贸: 于始着手
第一章 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我之所以选择“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为题撰写这本著作,主要考虑到如下四 点理由: 第一, 企业理论是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不少经济学家包括 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如科斯、莫里斯等,都因其对企业理论的突出贡献而 著名。现代企业理论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的本质;二是企业的规 模;三是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本质的研究主要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以及市场经 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等根本性问题;对企业规模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弄清企 业规模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对企业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什 么样的产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本文致力于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探讨, 在选题上涉足了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第二, 从关于企业产权安排的已有研究成果看,经济学家对有效率的企业 产权结构的认识目前还存在很大分歧。强调“出资者主权”的企业产权安排理论 虽然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近年来已经受到诸如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产权理论等 新观点的挑战1 。当然,对理论研究来说,尚无定论的题目意味着仍然存在较大 的研究空间。分歧与争论决不是坏事,有更多的人参与某一学术领域的探讨,有 助于促进理论的成熟和真理的发现。我之所以选定“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 论”这一题目,参与有关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方面的研究,正是为了进一步探索企 业产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以便为优化企业产 权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理论指导。 第三, 从企业产权安排的现实状况看,至少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方面, 无论是不同国家的企业,还是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从目前情况看并不存在 统一的产权安排,这说明现实中企业产权结构分布是多元的,不存在统一模式; 另一方面,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看,各种形式的产权分享制度,如“工资+奖 金+股票期权”的管理者报酬制度、员工参与决策的管理制度以及职工持股计划 1 这里称其为“新观点”,主要是因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只是近几年才得到较快传播并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事 实上,早在 1963 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利益相关者问题。参阅杨瑞龙、周业安: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28—130 页
等,不仅已经引起实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且在不少企业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 实践。面对企业产权安排的多元化状态以及分享制度的广泛发展,人们不禁要问 究竞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否存在共同的规律?为什么许多发 达国家在不同的企业产权安排下,取得了同样令人瞩目的经济绩效?企业产权分 享制度的发展是否意味着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产权分配 中的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为 了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未来的企业产权安排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变迁?从目前己 有的理论看,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分歧依旧 存在。为了对上述诸多问题给出系统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将在前人己有研究 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做出新的尝试。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的20余年 中,我们曾经进行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转换机制、产权改革等多方面的尝试, 这些做法也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并没有摆脱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困 境。国有企业究竞应该怎样改?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我看 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指导理论。实践固然是重要 的,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短视甚至是盲目的。因而,能否实现国有 企业改革理论的突破,能否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是关系到国有企 业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选择“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这一题目进 行研究,正是期望通过深入探讨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尽可能地为推 动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启示。 总之,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愿之 一,选择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企业理论的认识,而且对探 讨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基本假定与主要概念 (一)基本假定。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总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几乎所有 的经济学结论都有其赖以成立的背景条件。这些假定一方面简化了经济学的推理 与论证过程,另一方面增加了经济学的科学性。秉承经济学研究的这一传统,本 文提出如下四个前提假定: 1.资源稀缺假定。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资源稀缺假定是经
等,不仅已经引起实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且在不少企业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 实践。面对企业产权安排的多元化状态以及分享制度的广泛发展,人们不禁要问: 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否存在共同的规律?为什么许多发 达国家在不同的企业产权安排下,取得了同样令人瞩目的经济绩效?企业产权分 享制度的发展是否意味着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产权分配 中的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为 了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未来的企业产权安排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变迁?从目前已 有的理论看,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分歧依旧 存在。为了对上述诸多问题给出系统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将在前人已有研究 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做出新的尝试。 第四,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的 20 余年 中,我们曾经进行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转换机制、产权改革等多方面的尝试, 这些做法也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并没有摆脱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困 境。国有企业究竟应该怎样改?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我看 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指导理论。实践固然是重要 的,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短视甚至是盲目的。因而,能否实现国有 企业改革理论的突破,能否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是关系到国有企 业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选择“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论”这一题目进 行研究,正是期望通过深入探讨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尽可能地为推 动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启示。 总之,企业产权安排与绩效表现的关系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 一,选择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企业理论的认识,而且对探 讨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基本假定与主要概念 (一)基本假定。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总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几乎所有 的经济学结论都有其赖以成立的背景条件。这些假定一方面简化了经济学的推理 与论证过程,另一方面增加了经济学的科学性。秉承经济学研究的这一传统,本 文提出如下四个前提假定: 1.资源稀缺假定。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资源稀缺假定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