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革命 一一经济学、竞争和政策 J.E.克伍卡,L.J.怀特编著 (第四版) 林平、臧旭恒等译 林平总译校
1 反垄断革命 ――经济学、竞争和政策 J. E.克伍卡,L. J. 怀特 编著 (第四版) 林 平、臧旭恒 等译 林 平 总译校
目录 译者序 作者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部分 横向结构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1. 美国的疆土之梦?联合太平洋和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合并(1996) 约翰.E.克伍卡(John E.Kwoka,Jr. 劳伦斯.J.怀特(Lawrence J.White) 案例2. 价格、市场界定、和合并的效果:Staples-Office Depot合并案(1997) 塞尔达.达克尔(Serdar Dalkir) 弗雷德里克.R.沃伦-博尔倾(Frederic R.Warren-Boulton) 案例3. 潜在竞争与本地电话服务:贝尔大西洋-NYNEX合并案(1997) 史蒂文.R.布伦纳(Steven R.Brenner 案例4. 长途电话服务产业:一个合并太多了吗?MCI WorldCom与Sprint (2000) 迈克尔.D.侃尔科维茨(Michael d.Pelcovits) 案例5. 英国石油Amoc 与ARC0并购案(2000):阿拉斯加石油 杰里米.布洛(Jeremy Bulow 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案例6. 效率与高集中度:Heinz提议并购Beech--Nut(200l) 乔纳森.B.贝克(Jonathan b Baker) 第二部分 横向行为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7. 反垄断与高等教育:麻省理工学院财务援助项目(1993) 古斯塔沃.E.班伯格(Gustavo E.Bamberger) 丹尼斯.W.卡尔顿(Dennis W.Carlton) 案例8.投标、投标串谋与学校牛奶价格:俄亥俄州政府诉创士(Trauth) 2
2 目录 译者序 作者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部分 横向结构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 1. 美国的疆土之梦? 联合太平洋和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合并(1996) 约翰.E.克伍卡(John E.Kwoka, Jr.) 劳伦斯.J.怀特(Lawrence J. White) 案例 2. 价格、市场界定、和合并的效果:Staples-Office Depot 合并案(1997) 塞尔达.达克尔(Serdar Dalkir) 弗雷德里克.R.沃伦-博尔顿(Frederic R. Warren-Boulton) 案例 3. 潜在竞争与本地电话服务: 贝尔大西洋-NYNEX 合并案(1997) 史蒂文.R.布伦纳(Steven R. Brenner) 案例 4. 长途电话服务产业:一个合并太多了吗? MCI WorldCom 与 Sprint (2000) 迈克尔.D.佩尔科维茨(Michael D. Pelcovits) 案例 5. 英国石油 Amoco 与 ARCO 并购案(2000):阿拉斯加石油 杰里米.布洛(Jeremy Bulow) 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案例 6. 效率与高集中度:Heinz 提议并购 Beech-Nut(2001) 乔纳森.B.贝克(Jonathan B. Baker) 第二部分 横向行为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 7. 反垄断与高等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财务援助项目(1993) 古斯塔沃.E.班伯格(Gustavo E. Bamberger) 丹尼斯.W.卡尔顿(Dennis W. Carlton) 案例 8. 投标、投标串谋与学校牛奶价格:俄亥俄州政府诉创士(Trauth)
(1994) 罗伯特.波特(Robert Porter) 1道格拉斯佐纳.Douglason】 案例9. 快速价格信息交流与协调:航空公司定价信息公布案例(1994) 塞弗林.博伦斯坦(Severin Borenstein) 案例10.打击全球卡特尔:氨基酸、赖氨酸反垄断诉讼(1996 约脸.M康纳(John M Connor) 案例11. 体育协会的反垄断问题:洛杉矶公羊队迁往圣路易斯市(1998) 高兰克林M.费雪(Franklin M.Fisher 克里斯托弗.马克斯韦尔(Christopher Maxwell) 埃文.休.斯考腾(Evan Sue Schouten) 案例12. 品牌处方药反托拉斯诉讼(1999) 肯尼思.G.埃尔津加(Kenneth G Elzinga 戴维.E.米尔斯(David E.Mils) 第三部分 纵向和有关市场问题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l3.最高转售价格控制的重新探讨:State石油公司诉可汗(Khan)案 (1997) 古斯塔沃.E.班伯格(Gustavo E.Bamberger) 案例14.技术专利交叉授权的实践:联邦贸易委员会诉Intel公司(1999) 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案例15. 零售商对供应商销售的限制:玩具反斗城案(2000) F.M.谢勒(F.M.Scherer) 案例16. 捆绑销售:通用-霍尼韦尔案(2001) 巴里.纳勒布夫(Barry Nalebuff) 第四部分 网络问题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17.销售市场与售后市场的联系:柯达(1997) 杰弗里.K.麦凯-梅森(Jeffrey K.MacKie-Mason) 约翰.梅茨勒(John Metzler) 案例18 “新经济”条件下的接入问题和网络效应: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合 并案(2000 杰拉尔德.R.福尔哈贝尔(Gerald R.Faulhaber) 案例19.微软垄断案:美国政府对微软(2001) 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
3 (1994) 罗伯特.波特(Robert Porter) J.道格拉斯.佐纳(J. Douglas Zona) 案例 9. 快速价格信息交流与协调: 航空公司定价信息公布案例(1994) 塞弗林.博伦斯坦(Severin Borenstein) 案例 10. 打击全球卡特尔: 氨基酸、赖氨酸反垄断诉讼(1996) 约翰.M.康纳(John M. Connor) 案例 11. 体育协会的反垄断问题:洛杉矶公羊队迁往圣路易斯市(1998) 富兰克林.M.费雪(Franklin M. Fisher) 克里斯托弗.马克斯韦尔(Christopher Maxwell) 埃文.休.斯考腾(Evan Sue Schouten) 案例 12. 品牌处方药反托拉斯诉讼(1999) 肯尼思.G.埃尔津加(Kenneth G. Elzinga) 戴维.E.米尔斯(David E. Mills) 第三部分 纵向和有关市场问题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 13. 最高转售价格控制的重新探讨:State 石油公司诉可汗(Khan)案 (1997) 古斯塔沃.E.班伯格(Gustavo E. Bamberger) 案例 14. 技术专利交叉授权的实践:联邦贸易委员会诉 Intel 公司(1999) 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案例 15. 零售商对供应商销售的限制:玩具反斗城案(2000) F.M.谢勒(F. M. Scherer) 案例 16. 捆绑销售:通用-霍尼韦尔案(2001) 巴里.纳勒布夫(Barry Nalebuff) 第四部分 网络问题 经济与法律背景 案例 17. 销售市场与售后市场的联系:柯达(1997) 杰弗里.K.麦凯-梅森(Jeffrey K. MacKie-Mason) 约翰.梅茨勒(John Metzler) 案例 18 “新经济”条件下的接入问题和网络效应: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 并案(2000) 杰拉尔德.R.福尔哈贝尔(Gerald R. Faulhaber) 案例 19. 微软垄断案:美国政府对微软(2001) 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
案例20美国航空公司案例:一次阐明掠夺政策的机会(2001年) 阿伦.S.埃德林(Aaron S.Edlin) 约瑟夫.法雷尔(Joseph Farrell)
4 案例 20 美国航空公司案例:一次阐明掠夺政策的机会(2001 年) 阿伦.S.埃德林(Aaron S. Edlin) 约瑟夫.法雷尔(Joseph Farrell)
作者中译版序 我们非常荣幸为《反托拉斯革命:经济学、竞争和政策》一书中文版做序。 在中国全面的反垄断法即将颁布实施之际,我们这本书第四版的中译本是非常适 时的。正如林平教授就中国竞争政策的发展所说的,“…竞争法规是市场经济的 根本性游戏规则…”。'在世界上这个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通过反垄断法无疑是一 个里程碑。 不久前,在一些地方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竞争法已不再需要,因为市场自 由进入和自由贸易(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壁垒的消除)将会加强企业之间竞争的自 然力量,这足以限制对市场势力的滥用。这种观点与现实是不符的。事实上,在 许多转型或发展中经济中与市场作用的扩展一直相伴随的是竞争法的建立和实 施。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统计,至今己经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了竞争法,其 中很多国家是在最近10到15年开始实行的。 全球性竞争政策重要性的增长基于这样一种认知,市场进入不是始终是迅 速而容易的,贸易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不会始终是一剂良药,卡特尔和共谋也通 常能够超越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量。虽然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的确有助于实现 个更具竞争性的经济体系,但它既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 件。另外,尽管国际性的反托拉斯行动在不断扩展,国际卡特尔仍在继续产生并 侵蚀着消费者利益。2 这一简短历史把我们带到中国。虽然竞争政策的一些方面能在1993年《反 不正当竞争法》和1998年的《价格法》中体现出来,但是只有中国通过了反垄 断法才能够说它实行了全面的竞争法:只有这个法规才能监控滥用市场势力、垄 断行为和企业兼并:只有这个法规才能清晰地宣称对竞争政策的承诺:也只有这 个法规才能使中国的竞争政策与国际惯例实现基本的接轨。 人们也期望中国竞争政策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呈现出美国和欧洲政 策实施的某些特征。过去30多年在美国和欧洲反托拉斯立法和执法中最有意义 的一一有人现在会说是主导性的一一发展之一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日益增加的 林人民和二我布鲁克斯和西伊文尼特《使争政策及其在的发展。 在本书的M康销教授所撰写的席一章中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国际卡特尔的影响后果。 6
6 作者中译版序 我们非常荣幸为《反托拉斯革命:经济学、竞争和政策》一书中文版做序。 在中国全面的反垄断法即将颁布实施之际,我们这本书第四版的中译本是非常适 时的。正如林平教授就中国竞争政策的发展所说的,“…竞争法规是市场经济的 根本性游戏规则…”。1 在世界上这个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通过反垄断法无疑是一 个里程碑。 不久前,在一些地方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竞争法已不再需要,因为市场自 由进入和自由贸易(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壁垒的消除)将会加强企业之间竞争的自 然力量,这足以限制对市场势力的滥用。这种观点与现实是不符的。事实上,在 许多转型或发展中经济中与市场作用的扩展一直相伴随的是竞争法的建立和实 施。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统计,至今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实行了竞争法,其 中很多国家是在最近 10 到 15 年开始实行的。 全球性竞争政策重要性的增长基于这样一种认知,市场进入不是始终是迅 速而容易的,贸易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不会始终是一剂良药,卡特尔和共谋也通 常能够超越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量。虽然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的确有助于实现一 个更具竞争性的经济体系,但它既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 件。另外,尽管国际性的反托拉斯行动在不断扩展,国际卡特尔仍在继续产生并 侵蚀着消费者利益。2 这一简短历史把我们带到中国。虽然竞争政策的一些方面能在 1993 年《反 不正当竞争法》和 1998 年的《价格法》中体现出来,但是只有中国通过了反垄 断法才能够说它实行了全面的竞争法;只有这个法规才能监控滥用市场势力、垄 断行为和企业兼并;只有这个法规才能清晰地宣称对竞争政策的承诺;也只有这 个法规才能使中国的竞争政策与国际惯例实现基本的接轨。 人们也期望中国竞争政策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呈现出美国和欧洲政 策实施的某些特征。过去 30 多年在美国和欧洲反托拉斯立法和执法中最有意义 的――有人现在会说是主导性的――发展之一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日益增加的 1 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载道格拉斯 H. 布鲁克斯和 西蒙. 伊文尼特编《竞争政策及其在亚洲的发展》。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m, 2005, 第 102 页。 2 在本书约翰 M. 康纳教授所撰写的那一章中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国际卡特尔的影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