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经济学文库-学术文集 《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减旭恒林平等著
1 现代产业经济学文库-学术文集 《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臧旭恒 林平 等著
序 摆在聚头的这摞书稿,《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共包 含40篇文章,均选自《产业经济评论》第1-8期。我们把40篇文 章分为六部分:综述,产业组织理论与策例,反垄断与政府规制,企 业、企业成长及关系网络,集聚、集群与竞争力,产业经济学其他问 题。 《产业经济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初创于2002年春,每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一辑,至今,第九辑即将付梓。幸蒙各界尤其 是学界朋友的厚爱,《评论》顺利走过了五个年头;在作者和读者的 精心呵护下,《评论》在成长。最近得悉,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对国 内连续性学术文集的评估中,《评论》得到好评,这与她在学界的口 碑是吻合的。 这次选出的文集从论文形式看,分为学术前沿问题综述与学术 前沿问题研究两类。前者如马捷、周纪东的“以寡头竞争为基础的贸 易理论与贸易政策”、谭国富的“纵向约束的经济理论”等;后者又 可分为纯理论研究和经验(案例)研究等。钟鸿钧的“信息披露:拍 卖后市场竞争和拍卖选择”是他在提交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第二章的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产业组织理论演绎的色彩十分浓厚。纵观《评论》 各期,读者不难看出,《评论》更着重中国经济改苹与开放,或者说 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剖析。这是 《评论》的特色之一. 2
2 序 摆在案头的这摞书稿,《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共包 含 40 篇文章,均选自《产业经济评论》第 1-8 期。我们把 40 篇文 章分为六部分:综述,产业组织理论与案例,反垄断与政府规制,企 业、企业成长及关系网络,集聚、集群与竞争力,产业经济学其他问 题。 《产业经济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初创于 2002 年春,每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一辑,至今,第九辑即将付梓。幸蒙各界尤其 是学界朋友的厚爱,《评论》顺利走过了五个年头;在作者和读者的 精心呵护下,《评论》在成长。最近得悉,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对国 内连续性学术文集的评估中,《评论》得到好评,这与她在学界的口 碑是吻合的。 这次选出的文集从论文形式看,分为学术前沿问题综述与学术 前沿问题研究两类。前者如马捷、周纪东的“以寡头竞争为基础的贸 易理论与贸易政策”、谭国富的“纵向约束的经济理论”等;后者又 可分为纯理论研究和经验(案例)研究等。钟鸿钧的“信息披露:拍 卖后市场竞争和拍卖选择”是他在提交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第二章的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产业组织理论演绎的色彩十分浓厚。纵观《评论》 各期,读者不难看出,《评论》更着重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或者说 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剖析。这是 《评论》的特色之一
《评论》的另一特色在于着力发现与扶持青年学者,尤其是他 们的处女之作,至今发表的一些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的雏形为博士论 文,甚至硕士论文。如收入本文集的胡雯、武常岐文,“关系网络开 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即是胡雯在其 导师武常岐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的修改稿。 《评论》的再一特色在于大力推出有分量的学术前沿重大研究 课题综述。在收入本文集的41篇文章中,这类综述占了六篇。其中, 像谭国富的“纵向约束的经济理论”一文是他为加拿大竞争局所作, 他曾身为加拿大竞争局的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的影响已经跨越国界。作者队伍函盖了美国、加拿大、 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评 论》已经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大学经 济学科的图书资料室所收藏。这与《评论》学术委员会中在海外执教 的华裔经济学家的努力密切相关。 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评论》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严 格的审查。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出版《评论》合订本而不是选辑。也 正因为如此,《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一书论文的选择编辑 工作十分困难,难以取舍。在此,我们对没能选入本文集的论文作者 表示歉意,我们的工作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也是为了弥补此遗憾,选 辑附录增加了《评论》总第1-9期目录. 在这里,为《评论》的成长,感谢《评论》每一位学术委员会 委员做出的不懈努力,感谢《评论》每一位编委会成员付出的辛勤劳 3
3 《评论》的另一特色在于着力发现与扶持青年学者,尤其是他 们的处女之作,至今发表的一些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的雏形为博士论 文,甚至硕士论文。如收入本文集的胡雯、武常岐文,“关系网络开 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即是胡雯在其 导师武常岐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的修改稿。 《评论》的再一特色在于大力推出有分量的学术前沿重大研究 课题综述。在收入本文集的 41 篇文章中,这类综述占了六篇。其中, 像谭国富的“纵向约束的经济理论”一文是他为加拿大竞争局所作, 他曾身为加拿大竞争局的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的影响已经跨越国界。作者队伍函盖了美国、加拿大、 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评 论》已经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大学经 济学科的图书资料室所收藏。这与《评论》学术委员会中在海外执教 的华裔经济学家的努力密切相关。 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评论》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严 格的审查。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出版《评论》合订本而不是选辑。也 正因为如此,《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一书论文的选择编辑 工作十分困难,难以取舍。在此,我们对没能选入本文集的论文作者 表示歉意,我们的工作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也是为了弥补此遗憾,选 辑附录增加了《评论》总第 1-9 期目录。 在这里,为《评论》的成长,感谢《评论》每一位学术委员会 委员做出的不懈努力,感谢《评论》每一位编委会成员付出的辛勤劳
作,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为《评论》提供了可 栖身之处,尤其感谢李洪波先生和吕萍女士为《评论》出版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为《评论》将要继续攀援的路,感谢每一位作者和读者一一 期待您的关心和呵护。 今年是经济学界的一个有意义的、值得纪念的年头。230年前, 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正式确立; 160年后,或者说70年前,凯恩斯发表了《通论》,此后,经济理论 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守夜人”逐渐进入“侵入者”角 色。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界定为“守 夜人”,现代政府不满足于“守夜人”角色,转而试图粉演“侵入者” 角色。在宏观经济领域不仅仅满足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而且 还直接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操纵货币供给和需求,操纵外汇市场供 需关系等;在微观经济领域不仅仅满足于制定“竞争”规则,而且试 图直接参与竞争。 当新世纪之光初露时,经济学已经在孕育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最有影响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上个世纪初叶物理学上的爱因 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根植于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社会的现代经济学范 式的“常规科学革命”进程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于后工业社 会、信息社会、新经济基础之上的“超现代经济学”范式。“无重量 经济(WEIGHTLESS ECONOMY)P、“无边界经济”(UNBOUNDED ECONOMY) 为该范式的两大支柱 至今,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全面地界定“无重量经济”和 4
4 作,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为《评论》提供了可 栖身之处,尤其感谢李洪波先生和吕萍女士为《评论》出版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为《评论》将要继续攀援的路,感谢每一位作者和读者―― 期待您的关心和呵护。 今年是经济学界的一个有意义的、值得纪念的年头。230 年前, 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正式确立; 160 年后,或者说 70 年前,凯恩斯发表了《通论》,此后,经济理论 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守夜人”逐渐进入“侵入者”角 色。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界定为“守 夜人”,现代政府不满足于“守夜人”角色,转而试图扮演“侵入者” 角色。在宏观经济领域不仅仅满足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而且 还直接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操纵货币供给和需求,操纵外汇市场供 需关系等;在微观经济领域不仅仅满足于制定“竞争”规则,而且试 图直接参与竞争。 当新世纪之光初露时,经济学已经在孕育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最有影响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上个世纪初叶物理学上的爱因 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根植于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社会的现代经济学范 式的“常规科学革命”进程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于后工业社 会、信息社会、新经济基础之上的“超现代经济学”范式。“无重量 经济(WEIGHTLESS ECONOMY)”、“无边界经济”(UNBOUNDED ECONOMY) 为该范式的两大支柱。 至今,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全面地界定“无重量经济”和
“无边界经济”。但是已经能够描述出其主要特征。“无重量经济”较 早出现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 新和学习参与竞争》1中,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范畴, 一是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速度上和范围上令人瞩目的进 步;二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 2000年服务业贡献了全球GDP的64%,而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这 一数字已达70%以上。“无边界经济”与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 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其特征至少可以考虑两,点,一是企业的无 国界经营,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 公司与出口竞争力》中,较全面地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活动 2;二是资本无国界流动。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图式是: 工业革命(工业社会)~服务业兴起(后工业社会)~信息(通信技 术、交通运输技术)革命(信息社会、新经济)。相应,经济科学的 发展图式应该是:传统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未来的经济学革命(超 现代经济学)。 现实经济生活正在构建“超现代经济学”肌体。一些新的经济 现象在涌现,价值衡器一一货币在“无形化”,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金融资本在膨胀和自繁衍化,全球游资保守估计已经接近10万亿美 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国民总产值,相当于中国六年的国民总产值。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 参与竞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第13页。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 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 5
5 “无边界经济”。但是已经能够描述出其主要特征。“无重量经济”较 早出现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 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 新和学习参与竞争》1 中,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范畴, 一是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速度上和范围上令人瞩目的进 步;二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 2000 年服务业贡献了全球 GDP 的 64%,而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这 一数字已达 70%以上。“无边界经济”与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 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其特征至少可以考虑两点,一是企业的无 国界经营,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 公司与出口竞争力》中,较全面地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活动 2 ;二是资本无国界流动。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图式是: 工业革命(工业社会)~服务业兴起(后工业社会)~信息(通信技 术、交通运输技术)革命(信息社会、新经济)。相应,经济科学的 发展图式应该是:传统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未来的经济学革命(超 现代经济学)。 现实经济生活正在构建“超现代经济学”肌体。一些新的经济 现象在涌现,价值衡器――货币在“无形化”,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金融资本在膨胀和自繁衍化,全球游资保守估计已经接近 10 万亿美 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国民总产值,相当于中国六年的国民总产值。 1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 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 参与竞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年中译本,第 13 页。 2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 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年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