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一)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二)工作日的延长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过程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因为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起点的。3.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二)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原因在于:1.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话、就犯了逻辑上同义反复的错误。2.劳动在出卖前没有独立存在,不具有商品的特征。劳动开始后,劳动已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3.劳动者要使他的劳动在出卖前就独立存在,实际上出卖的只是他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劳动。4: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语,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三)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5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一)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二)工作日的延长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过程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因为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起 点的。 3.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 价格。 (二)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原因在于: 1.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话、就犯了逻 辑上同义反复的错误。 2.劳动在出卖前没有独立存在,不具有商品的特征。劳动开始后,劳动已不属于工人,工人 无权出卖。 3.劳动者要使他的劳动在出卖前就独立存在,实际上出卖的只是他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劳 动。 4.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语,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三)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一)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二)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就是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三、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新变化(一)资本民主化(二)管理民主化(三)劳动日缩短本章重要名词概念小商品经济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总公式劳动力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思考题1、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3、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4、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6、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8、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为什么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10、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1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13、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15、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6、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有什么变化?1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6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一)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 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二)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就是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 三、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新变化 (一)资本民主化 (二)管理民主化 (三)劳动日缩短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小商品经济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总公式 劳动力 雇佣劳动制度 劳 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 动时间 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 值 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思考题 1、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3、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4、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8、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为什么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10、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13、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15、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6、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有什么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教学自的和要求: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4.资本积累的实质、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5.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7.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条件8.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9.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一节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一)再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生产过程的重复更新或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二)再生产的分类1.再生产按规模可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2.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的方式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在原来规律上重复进行。(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自已创造的。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若干年后,都是剩余价值累积的或转化而来的。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个人消费是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工人是资本的附属物。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7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资本 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 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4.资本积累的实质、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5.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 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7.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8.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9.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一)再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生产过程的重复更新或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资 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再生产的分类 1.再生产按规模可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 点。 2.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的方式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在 原来规律上重复进行。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自己创造的。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若干年后,都是剩余价值累积的或转化 而来的。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个人消费是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 件、工人是资本的附属物。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二节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一、资本积累(一)资本积累的概念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三)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1: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负欲的内在动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外在压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二、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继续扩大无偿占有。三、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1.剩余价值率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高低。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的高低。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第三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一)资本的构成1: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2.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称为资本价值构成。3.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增大个别资本增大有两种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一)资本积聚: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个别资本总额。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和条件的。(二)资本集中:若干小资本合并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增大个别资本总额。(三)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后果之一: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18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积累 (一)资本积累的概念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1.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的内在动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是剩余价值规律作 用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外在压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继续扩大无偿占有。 三、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 1.剩余价值率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高低。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的高低。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 (一)资本的构成 1.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 2.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称为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增大 个别资本增大有两种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一)资本积聚: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个别资本总额。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 础和条件的。 (二)资本集中:若干小资本合并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增大个别资本 总额。 (三)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 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后果之一: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二)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地增加。(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四)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一)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二)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三)结合理论与现实谈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理解。本章重要名词概念社会再生产过程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结构性失业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思考题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5、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6、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7、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8、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9、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10、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1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地增加。 (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 (四)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一)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 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二)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结合理论与现实谈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理解。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社会再生产过程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流动的过 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结构性失业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生产社会 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思考题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 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5、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6、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 7、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 8、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9、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 10、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1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