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组织捣碎机 12.漏斗 13.容量瓶 14.滤纸 15.100mL锥型瓶 16.5mL微量滴定管 17.100mL具塞量简 三、操作步骤 (一)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1.抗坏血酸溶液的标定: 吸取抗坏血酸溶液(200μg/mL)2mL于锥形瓶中,再加入1%HC045mL,加入6%KI 溶液0.5mL,1%淀粉溶液2滴,再以0.0010mo1/LKI0,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 计算方法: V×0.088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V 式中:V:滴定时所耗0.0010mo1/LKI0标准溶液的mL数 Vz:所取抗坏血酸溶液的mL数 2.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取已标定过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5.00mL,和1%HC0,溶液5mL于锥形瓶中,摇匀, 用欲测2,6一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15秒钟不褪色为止。计算: c×V1 T= V2 式中:T一滴定度,每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mg数。 C一抗坏血酸浓度(mg/ml) V1一抗坏血酸的mL数 V2一消耗染料溶液的mL数 (二)样品测定: 1.取切碎样品50100g于捣碎机中,加入等量的2%HC0溶液,打成匀浆。 2.称取20g匀浆于小烧杯中,小心地以1%HC04将样品洗入100mL具塞量简中,稀释 到刻度,摇匀
3.取上清液过滤,若样液有色,用白陶土脱色。然后迅速吸取过滤液5mL,1%HC05mL 于锥形瓶中,用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滴定到溶液呈现淡红色,在15秒钟内不褪 色为止,以1%HC0代替样液做空白。 四、结果计算: (V1-V2)×T×100 还原型抗坏血酸(mg/100g)= W 式中:V1:滴定样品所用染料mL数 V2:滴定空白所用染料mL数 W:滴定时所用样品稀释液中含样品g数 五、注意事项 1.生食物匀浆在量筒内振摇可能会产生泡沫,加数滴异戊醇可除去。 2.若为进口2.6一二氯酚靛酚,配制浓度为原浓度的1/4 3.白陶土应选择脱色力强而不吸附抗坏血酸的,所以每批新的白陶土要测回收率。 4.样品中可能有其他杂质也能还原2.6一二氯酚靛酚,但还原染料的速度较抗坏血酸 慢,所以滴定时以15秒钟粉红色不褪去为止。 实验五荧光法测定食物中核黄素 核黄素是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通过测定食物中核黄素含 量,可了解人体核黄素摄入情况。 一、原理 核黄素受到波长为440~500nm的光照射后能产生光黄素(1unif1avin),此物质能 产生较强的荧光。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浓度成正比。在波长525m下测定其 荧光强度。试液中再加人低亚硫酸钠NS0),将荧光素还原为无荧光物质.然后再测定 试液中残余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食品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二、仪器与试剂 1.荧光光度计 2.高压消毒锅 3.锥形烧瓶,核黄素吸附柱(如图) 4.1.0mo1/L盐酸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盐酸83.3mL于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5.0.1mo1/L盐酸溶液将上液按1:10稀释。 6.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7.3%高锰酸钾溶液, 8.3%过氧化氢溶液, 9.核黄素储备液(23ug/ml)精确称取已干燥过的核黄素(在干燥器中放置24h)25mg,加 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倒入1L容量瓶,加蒸馏水500mL,加入2.4mL冰醋酸,将其放在温水中 摇动使颗粒完全溶解,冷却后稀释至刻度,加入少量甲苯,避光冷藏备用。 10.核黄素工作液(0.1ug/mL)吸取上液1.0ml,加水稀释至250mL.避光,贮于4℃冰箱 中可保存1周。 11.20%低亚硫酸钠溶液用时现配,保存在冰水浴中,4内有效。 12.0.04%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g溴甲酚绿于小研钵中,加1.4mL0.1mo1/L氢氧化 钠溶液研磨,加少许水继续研磨直至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至250mL。 13.2.5mo1/L无水乙酸钠溶液使用时现配制。 14.10%木瓜蛋白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1/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5.10%淀粉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1/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6.洗脱液丙酮:冰酷酸:水(5:2:9)。 三、操作步骤 整个操作过程需避光进行。 1.样品前处理称取2~10g样品(约含10~200ug核黄素)于100mL锥形瓶中,加人50m1 0.1mo1/L盐酸,搅拌使样品颗粒分散均匀后,置于高压锅内,在10.3×104Pa高压下水解 样品30min。水解液冷却后,加人4%氢氧化钠调pH至4.5(取少许水解液用溴甲酚绿检验 呈草绿色,pH即为4.5)。 2.酶解 (1)含有淀粉样品的水解液加入3mL10%淀粉酶溶液,于37~40℃保温约16h。 (2)含有高蛋白样品的水解液加人3mL10%木瓜蛋白酶溶液,于37~40℃保温约16h。 上述酶水解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过滤.滤液在4℃冰箱可保存1周。 3.氧化去杂质取试管2支分别编号A和C,按以下步骤操作进行 管号 A(样品管) C(标准管) 滤液(ml) 10.0 核黄素工作液(mL) 1.0 蒸馏水(mlL) 1.0 10.0 冰醋酸(mL) 1.0 1.0 混 匀
3%高锰酸钾溶液(mL) 0.5 0.5 混匀后放置2min以氧化样品中的杂质与色素,再滴加3% 过氧化氢至溶液褪色,以还原高锰酸钾。剧烈摇动试管,使多余 50ml 氧气逸出。 4.核黄素的吸附与洗脱吸附柱下端用一小团脱脂棉垫上,然后 8mm 称取1g硅镁吸附剂湿法装柱(约5cm高)。勿使柱内产生气泡,调 节流速为60滴/分钟左右.将A和B管内氧化后的液体通过吸附柱 后,用约20ml热蒸馏水洗脱样品中的杂质,再用5.0ml洗脱液将 核黄素洗脱,用具塞试管收集洗脱液,再用蒸馏水洗脱吸附柱, 收集洗出的液体合并于具塞试管中,定容至10ml,混匀后留待测荧 光强度。 5.测定荧光强度选择激发波长为420nm,发射波长为520nm,测定样品管及标准管的 荧光强度。然后,在各管的剩余液中加0.1m120%低亚硫酸钠溶液,立即混匀,在20s 内测出各管的荧光值,作为各自的空白值(B管、D管)。 四)结果计算 (A-B)XS 100 样品中核黄素(mg/100g)= (C-D)XW X F ×1000 A一样品管荧光值: B一样品管空白荧光值 C一标准管荧光值: D一标准管空白荧光值 F一稀释倍数 一样品重量,g S一标准管中核黄素含量;ug 五)结果说明 1.加入低亚硫酸钠的量不能过多以免影响荧光强度,加入后必须立即读数,否则核黄素 又会被空气氧化为荧光型。 2.过氧化氢不宜多加,因会产生气泡而影响比色。 3.如加入高锰酸钾后有氧化锰细微褐色溶液混浊,可离心使之澄清。 4.不能用皂粉洗涤玻璃器材,应用硫酸一重铬酸钾洗液浸洗,再以清水洗净,继以蒸馏 水冲洗
实验六食用油脂中酸价、过氧化物值测定 熟悉油脂的卫生标准。掌握反映油脂酸败的指标:酸价,过氧化物值反映油脂酸败 的程度。掌握酸价、过氧化物值测定原理。熟悉滴定法测定油脂中酸价及过氧化值的方 法。 一、酸价测定 (一)原理 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为酸 价。 (二)试剂 1、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2、中性醇醚混合液:乙醇与乙醚等量混合后,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NKOH标准溶 液中和至出现粉红色,临用时现配。 3、0.1mol/LKOH标准溶液。 (三)步骤 精确称取35g样品(视酸价高低而增减)于100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中性醇醚混 合液50mL,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在40℃水浴中不断振摇使溶化至透明。冷却至 室温后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0.1mo1/LK0H标准溶液滴至初现粉红色,半分钟不褪为 终点。 试剂 样品(g) 精确称取35g样品 中性醇醚混合液(mL) 50 酚酞指示剂 3滴 0.100mo1/LK0H标准溶液 滴定所用mL数 (四)计算 V×N×56.11 酸价 W V------样品消耗KOH标准溶液的mL数 KOH标准溶液的mo1/L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