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01 导论 第一部分面对自我 007 第一章命题语言与说“我” 第二章“好”与“重要” 038第三章在实践中的说“我”:自我主动化和责任能力 056 第四章副词的审慎的和道德的好;理智的诚实 076 第五章面对生死 第二部分放弃自我 097第六章宗教与神秘主义 第七章惊奇 144附录论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导J论 液 神秘主义”这个词以不同的方式被使用。有些人认为它是 一种特殊的、直觉的启迪,但是,这种含义不过是边缘性的。有 种流行的解释更加重要,它认为,神秘主义就是一种主客统一 的感受:神秘主义者感觉自己以某种方式和神、存在、一切事物 “融为一体( in eins)”。这一点标识出东西方大多数神秘主义思 想的一个本质方面,但是,我认为,它还不是核心方面。我相信, 一切神秘主义都要从某种动机出发来理解:这种万物一体(Al Einheit)的神秘感受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要人们去追寻的。 为什么呢?对此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需要灵魂的安宁。 这个答案自然会引出进一步的问题。和其他动物明显不 同,人有灵魂安宁的需要,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因为,像佛陀所 说的,他们在受苦(因为其他动物也是这样的),而是因为,他们 的灵魂处于不安之中,其他动物则对此一无所知。这种不安和 某种特殊的人的自我指涉( Selbstbezug)相关联。或许可以说: 切神秘主义都有某种动机,要摆脱为自己操心,或者抑制这种 操心。如果说神秘主义就在于上述的融为一体的感受,那么这 种感受又奠基于人的某种需要:从人的自存( Selbstsein)的孤 立状态和人看重自己、为自己操心的特殊方式(关心别的东西时 也是这样的)中摆脱出来。换句话说:神秘主义就是超越本己
002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 的自我中心性( egozentrizitat),或者使其相对化,这种自我中心 性是其他不会说“我”的动物所不具有的。想要理解神秘主义的 动机,就必须理解说“我”者(“ich” Sager)所特有的自我中心性 的问题。 因此,我们显然要着手进行在新近哲学中出现的以某种方 式对自我和自存的追问,自我指涉的这些方面也得到重视,它们 被看做是获得灵魂安宁的障碍。虽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时代 的人,但是,我试图理解某些方面,通过这些方面人在文化上发 生分化之前就通过说“我”(“ich"- Sagen)和人类语言的命题性 ( Propositional)而区别于其他动物。 德国唯心论哲学和精神分析都谈论自我( dem ich),而这就 引发了一种错误的想法即,人们内心中有一个自我。当今的分 析哲学有时也谈到“自我概念( Ich-Begrift"。但是,“我”首先 是一个语词,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个词,那么我们是否还会谈 及一个这样的概念。 我常常说说“我”者,而很少说人,或者就说我们,这是因为, 人并非一开始就能够说“我”,在这项研究中我感兴趣的是人的 某些特征,人之所以具有这些特征,这是因为它们能够言说命题 语言,能够说“我”。我也很少使用当前哲学最通行的选项,也就 是谈论我们,因为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指的都是谁?虽然, 在哲学反思时,人们当然应该以第一人称来言说——就像我们 所理解的那样,但是,我认为,总是注意和其他动物做比较,这会 大有裨益。 我常常谈及“其他种类的动物”时,我指的是那些不会说 “我”的“高级”动物。看起来,一切意识都具有某种形式的自我 指涉,这当然也包括我们假定其他高等动物也具有的意识,当
导论003 然,也包括婴儿所具有的意识。①如何理解这种一般的意识和 它所包含的“自我中心的感受性”—一种加引号的自我中心 性,对此,我和其他人都只有一些非常不确定的想法,这些在接 下来将只会作为模糊的衬托背景而出现。其他的动物没有对自 我的表象,因而,它们也不能看重自己,设想它们会和自己保持 距离,这一定非常奇怪 ①泰勒·伯奇( Tyler Burge)说:“某种非概念的自我中心的感受性。"C·赖 特(C. Wright)等(编),《认识我们自已的心灵》( Knowing our own minds),牛津 1998第248页
第一部分 面对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