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汽车行业,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新入围;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南车集团新上榜;航空航天行业,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2014年新入围;信息通信行业,中国移动和同方股份有 限公司排名大幅前移,方正集团新入围。房地产等行业占比减少 上年曾上榜的万科集团和金地集团本年度均没有入围。 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对外投资合作 中国政府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企业对外 投资合作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的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年末存量达到9246亿美元。其中, 2014年中国对东盟10国的投资流量为78.1亿美元,年末存量为 4763亿美元;2014年末,中国共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300多 家,雇用当地员工16万人。2014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流量为 63亿美元,年末投资存量为87亿美元,共在俄罗斯设立境外企业 1000多家,雇用当地员工1.5万人。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流量为 55亿美元,截至2014年末,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 过100亿美元。 三、国际产能合作初见成效 2014年,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推进并初见成效,对 拉动外贸出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等起到 了重要作用。第一,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截至2014年末,中 国制造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5235亿美元,设立境外制造业企业 6105家,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纺织等诸 多领域与东道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第二,装备制造“走出去”快
9 强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汽车行业,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新入围;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南车集团新上榜;航空航天行业,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 2014 年新入围;信息通信行业,中国移动和同方股份有 限公司排名大幅前移,方正集团新入围。房地产等行业占比减少, 上年曾上榜的万科集团和金地集团本年度均没有入围。 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对外投资合作 中国政府 2013 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企业对外 投资合作快速增长。2014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的投资流量为 136.6 亿美元,年末存量达到 924.6 亿美元。其中, 2014 年中国对东盟 10 国的投资流量为 78.1 亿美元,年末存量为 476.3 亿美元;2014 年末,中国共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 3300 多 家,雇用当地员工 16 万人。2014 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流量为 6.3 亿美元,年末投资存量为 87 亿美元,共在俄罗斯设立境外企业 1000 多家,雇用当地员工 1.5 万人。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流量为 5.5 亿美元,截至 2014 年末,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 过 100 亿美元。 三、国际产能合作初见成效 2014 年,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推进并初见成效,对 拉动外贸出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等起到 了重要作用。第一,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截至 2014 年末,中 国制造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 523.5 亿美元,设立境外制造业企业 6105 家,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纺织等诸 多领域与东道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第二,装备制造“走出去”快
速发展。轨道交通领域,2014年,境外轨道交通建设类签订合同 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承揽境外项目348个,带动了大 批相关设备出口和技术标准输出。通讯领域,截至2014年,对外 直接投资累计约1478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约650家;2014年, 通讯工程建设类签订合同额150.9亿美元,承揽境外项目260个。 电力领域,截至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127.1亿美元,境外 设立企业约250家;2014年,境外电力工程建设类签订合同额 2973亿美元,同比增长9%,承揽境外项目570个。第三,技术和 标准“走出去”逐步推进。通过实施装备产能“走出去”,成功 使铁路、电力、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得到东 道国广泛接受,为巩固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境外并购亮点突出 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境外并购亮点纷呈 企业海外并购活跃,传统釆矿领域境外并购金额大幅下降, 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制造业、电力和农业等领域并购亮点 突出。201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595起并 购,总金额达到56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24.8亿美元,境外融 资2442亿美元。受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采 矿业并购金额虽然保持首位,但同比下降477%。不过,中国五矿 集团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以58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秘鲁拉斯
10 速发展。轨道交通领域,2014 年,境外轨道交通建设类签订合同 额 2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 倍多;承揽境外项目 348 个,带动了大 批相关设备出口和技术标准输出。通讯领域,截至 2014 年,对外 直接投资累计约 147.8 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约 650 家;2014 年, 通讯工程建设类签订合同额 150.9 亿美元,承揽境外项目 260 个。 电力领域,截至 2014 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 127.1 亿美元,境外 设立企业约 250 家;2014 年,境外电力工程建设类签订合同额 29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9%,承揽境外项目 570 个。第三,技术和 标准“走出去” 逐步推进。通过实施装备产能“走出去”,成功 使铁路、电力、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得到东 道国广泛接受,为巩固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境外并购亮点突出、 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境外并购亮点纷呈 企业海外并购活跃,传统采矿领域境外并购金额大幅下降, 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制造业、电力和农业等领域并购亮点 突出。2014 年,中国企业在全球 69 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 595 起并 购,总金额达到 569 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 324.8 亿美元,境外融 资 244.2 亿美元。受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采 矿业并购金额虽然保持首位,但同比下降 47.7%。不过,中国五矿 集团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以 58.5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秘鲁拉斯
邦巴斯铜矿项目的收购,仍然成为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涉及 金额最高的项目。2014年制造业、电力、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境外 并购亮点纷呈。其中,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IBMX86 服务器业务,东风汽车公司收购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14.1%股份的 单项并购金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国家电网公司26.3亿美元收购 意大利存贷款能源公司35%股权项目是电力领域年度最大金额并购 项目;中粮集团15亿美元收购来宝农业51%股权项目,是迄今为 止中国企业涉及农业领域最大金额的对外投资并购项目。 租赁和商 其他行业,606 务服务金融业,208 业,25.3 农/林/牧/渔 采矿业,179.1 业,35.6 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 制造业,1188 务业,35.7 电力/热力/燃 气及水生产和 供应业,931 图18:2014年中国境外并购金额的主要行业构成(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二)境外经贸合作区取得早期收获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 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一带 路”倡议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据统计,截至 2015年11月底,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75个,已通过 确认考核的13个。在建的75个合作区中,53个分布在“一带一路” 11
11 邦巴斯铜矿项目的收购,仍然成为 2014 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涉及 金额最高的项目。2014 年制造业、电力、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境外 并购亮点纷呈。其中,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IBMX86 服务器业务,东风汽车公司收购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 14.1%股份的 单项并购金额均在 10 亿美元以上;国家电网公司 26.3 亿美元收购 意大利存贷款能源公司35%股权项目是电力领域年度最大金额并购 项目;中粮集团 15 亿美元收购来宝农业 51%股权项目,是迄今为 止中国企业涉及农业领域最大金额的对外投资并购项目。 图 1-8: 2014 年中国境外并购金额的主要行业构成(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二)境外经贸合作区取得早期收获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 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一带一 路”倡议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据统计,截至 2015 年 11 月底,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75 个,已通过 确认考核的 13 个。在建的 75 个合作区中,53 个分布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已通过考核的13个合作区中,10个位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建75个合作区中,有一半以上是与国际产能合作相 关的加工类项目;13家通过考核的合作区,主导产业涉及有色、 轻纺、服装、汽配、建材、家电等优势产业,年产铜精矿及制品 161万吨、水泥176万吨、钢材27万吨、木地板144万平方米、成 衣1712万件、鞋2116.8万双、家电62万台、汽配产品1060.5万 件等。截至2015年11月底,在建75个合作区累计投资1795亿美 元,其中,建区企业累计投资696亿美元,入区企业1151家(其 中中资企业控股企业723家),累计投资1099亿美元;建区企业 和入区企业总产值4193亿美元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促进中国和东道国经贸合作双赢的重 要载体。一方面,合作区在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形成海外产 业集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 东道国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深化了双边经贸合作关 系。截至2015年11月底,在建75个合作区累计上缴东道国税费 14.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5.3万个。其中,柬埔寨西哈努 克港经济特区吸引中国超过50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成为柬埔 寨重要的纺织出口生产基地,为当地近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另 方面,合作区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通过与东道国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与成果,分享中国建设开发区、 设立特区的理念与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品牌、中国人才和中国标 准“走出去”。 (三)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12 沿线国家;已通过考核的 13 个合作区中,10 个位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建 75 个合作区中,有一半以上是与国际产能合作相 关的加工类项目;13 家通过考核的合作区,主导产业涉及有色、 轻纺、服装、汽配、建材、家电等优势产业,年产铜精矿及制品 161 万吨、水泥 176 万吨、钢材 27 万吨、木地板 144 万平方米、成 衣 1712 万件、鞋 2116.8 万双、家电 62 万台、汽配产品 1060.5 万 件等。截至 2015 年 11 月底,在建 75 个合作区累计投资 179.5 亿美 元,其中,建区企业累计投资 69.6 亿美元,入区企业 1151 家(其 中中资企业控股企业 723 家),累计投资 109.9 亿美元;建区企业 和入区企业总产值 419.3 亿美元。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促进中国和东道国经贸合作双赢的重 要载体。一方面,合作区在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形成海外产 业集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 东道国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深化了双边经贸合作关 系。截至 2015 年 11 月底,在建 75 个合作区累计上缴东道国税费 14.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5.3万个。其中,柬埔寨西哈努 克港经济特区吸引中国超过 50 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成为柬埔 寨重要的纺织出口生产基地,为当地近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另一 方面,合作区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通过与东道国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与成果,分享中国建设开发区、 设立特区的理念与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品牌、中国人才和中国标 准“走出去”。 (三)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4年,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 放缓,产油国遭受了低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局部地区经历了动荡 和战乱,部分国家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出现明显波动。中 国企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对外承包工程新增长、新突破, 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01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9176亿美元,同比 增长117%;完成营业额14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两项总量 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营业额1200亿美元 合同额180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新签合同额 1129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912亿美元,分别增长179 15% 2014年,基础设施合作单项合同金额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达 1197亿美元,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当年中国企业新签合同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365个,其中10 亿美元以上项目24个,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电信及水利领域。 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62个,比上年减少24个,合 计1578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23%。 中国企业在亚、非、拉、欧洲、北美和大洋洲新签合同额分 别占合同总额的44%、39%、9%、5%、2%和1%,亚洲和非洲在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此外,2014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2万 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6.9万人, 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9.3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0.6万人
13 2014 年,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 放缓,产油国遭受了低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局部地区经历了动荡 和战乱,部分国家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出现明显波动。中 国企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对外承包工程新增长、新突破, 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014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 1917.6 亿美元,同比 增长11.7%;完成营业额14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两项总量 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营业额 1200 亿美元、 合同额 1800 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新签合同额 1129.2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791.2 亿美元,分别增长 17.9%、 1.5%。 2014 年,基础设施合作单项合同金额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达 119.7 亿美元,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当年中国企业新签合同金额在 1 亿美元以上的项目 365 个,其中 10 亿美元以上项目 24 个,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电信及水利领域。 新签合同额在 5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662 个,比上年减少 24 个,合 计 1578.2 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82.3%。 中国企业在亚、非、拉、欧洲、北美和大洋洲新签合同额分 别占合同总额的 44%、39%、9%、5%、2%和 1%,亚洲和非洲在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此外,2014 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56.2 万 人,较上年同期增加 3.5 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 26.9 万人, 劳务合作项下派出 29.3 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 100.6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