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 708.6 美国 7596 英属六样43 开曼群岛 澳大利亚 40.49 新加坡 英国■1499 德国■14.39 印度尼西亚■12.72 荷兰■10.3 老挝■10.27 巴基斯坦10.14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图1-4: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超过10亿美元的东道国(地区)(单位:亿 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三)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 流向第一产业的投资15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2%,占当年投资 额的1.3%;第二产业投资3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4%,占 253%;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投资9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 占734%。 从第二产业的行业构成情况看,流向采矿业(不包括开采辅助 活动)的投资1655亿美元,同比下降333%,建筑业34亿美元, 同比下降22%,但流向制造业958亿美元,实现了326%的大幅增 长。第三产业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投资控股为主要目的) 3683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299%,同比增长361%;批发和 零售业1829亿美元,占149%,同比增长248%;金融业159.2亿 美元,占129%,同比增长54%;房地产业66亿美元,占54%
4 图 1-4:2014 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超过 10 亿美元的东道国(地区)(单位:亿 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三)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4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 流向第一产业的投资 15.9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26.2%,占当年投资 额的 1.3%;第二产业投资 311.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4%,占 25.3%;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投资 90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7%, 占 73.4%。 从第二产业的行业构成情况看,流向采矿业(不包括开采辅助 活动)的投资 16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3.3%,建筑业 34 亿美元, 同比下降 22%,但流向制造业 95.8 亿美元,实现了 32.6%的大幅增 长。第三产业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投资控股为主要目的) 368.3 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 29.9%,同比增长 36.1%;批发和 零售业 182.9 亿美元,占 14.9%,同比增长 24.8%;金融业 159.2 亿 美元,占 12.9%,同比增长 5.4%;房地产业 66 亿美元,占 5.4%
同比增长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18亿美元,占3.4%, 同比增长2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7亿美元, 占26%,同比增长126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182.9 采矿业 165.5 金融业 159.2 制造业 房地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1.8 建筑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7 农林牧渔业■20.4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图15: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排名前10位的行业(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四)地方投资占比首次过半 2014年,地方企业的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达到547.3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50.3%,占全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51.1%, 首次超过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东部地区依然保持对外投资 的领先优势,全年实现对外非金融类投资447.8亿美元,占地方对 外投资流量的81.8%,同比增长53.2%;西部地区实现投资65.2亿 美元,占比11.9%,增长784%,增幅最大;中部地区实现投资 343亿美元,占63%,同比下降3.1%。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流 量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依次为: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 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辽宁省、四川省和云南省,其中, 天津市的增幅为270.2%,为全国增长最快的省级行政区域
5 同比增长 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1.8 亿美元,占 3.4%, 同比增长 2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1.7 亿美元, 占 2.6%,同比增长 126.4%。 图 1-5:2014 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排名前 10 位的行业(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四)地方投资占比首次过半 2014 年,地方企业的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达到 547.3 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 50.3%,占全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 51.1%, 首次超过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东部地区依然保持对外投资 的领先优势,全年实现对外非金融类投资 447.8 亿美元,占地方对 外投资流量的 81.8%,同比增长 53.2%;西部地区实现投资 65.2 亿 美元,占比 11.9%,增长 78.4%,增幅最大;中部地区实现投资 34.3 亿美元,占 6.3%,同比下降 3.1%。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流 量排名前 10 位的省市区依次为: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 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辽宁省、四川省和云南省,其中, 天津市的增幅为 270.2%,为全国增长最快的省级行政区域
100.0 447.8 900 78.4 80.0 350 150 65.19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金额(亿美元)—增幅(%) 图16:2014年地方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来源区域分布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五)投资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存量为74502亿美元, 其中,国有企业占536%,虽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同前些年相 比持续下降;非国有企业占464%,同前些年相比稳步提升,投资 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2013 44.8 37.3 2010 2009 2008 31.4 2006 19.0 20% 100% ■国有企业占比■非国有企业占比 图17:20062014年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占比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6
6 图 1-6:2014 年地方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来源区域分布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五)投资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 2014 年末,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存量为 7450.2 亿美元, 其中,国有企业占 53.6%,虽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同前些年相 比持续下降;非国有企业占 46.4%,同前些年相比稳步提升,投资 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图1-7:2006-2014年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占比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六)投资合作方式多样化 2014年,除绿地投资之外,以并购方式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324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64%。股权和收益 再投资占比提升,共计1001.3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81.3%,其中, 股权投资5573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45.3%,较上年上升 168%;收益再投资444亿美元,占36.1%,较上年提升06%。债 务工具投资占比下降明显。由于境外融资成本低于中国境内,因此 中国企业通过中国香港等地境外融资再进行对外投资的活动日益 增多,境内投资主体直接给境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减少,债务工具 投资较上年下降40.7%。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14年,中国承包企业在继续发挥传统承 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开展“工程承 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方式的合作,有条件的项 目更多采用了BOT、PPP等方式。 (七)互利共赢效果显著 中国境外企业对东道国税收和就业贡献明显,对外投资合作 双赢效果显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在自身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的同时,帮助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完善了工业体系,推动 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当地就业,充分践行了“互 利共贏”、“惠及当地”的原则和宗旨。2014年,中国境外企业 向投资所在国缴纳各种税金总计192亿美元,创造186万个就业岗 位,其中雇用当地员工83.3万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献
7 (六)投资合作方式多样化 2014 年,除绿地投资之外,以并购方式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324.8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26.4%。股权和收益 再投资占比提升,共计 1001.3 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 81.3%,其中, 股权投资 557.3 亿美元,占当年流量总额的 45.3%,较上年上升 16.8%;收益再投资 444 亿美元,占 36.1%,较上年提升 0.6%。债 务工具投资占比下降明显。由于境外融资成本低于中国境内,因此 中国企业通过中国香港等地境外融资再进行对外投资的活动日益 增多,境内投资主体直接给境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减少,债务工具 投资较上年下降 40.7%。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14 年,中国承包企业在继续发挥传统承 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开展“工程承 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方式的合作,有条件的项 目更多采用了 BOT、PPP 等方式。 (七)互利共赢效果显著 中国境外企业对东道国税收和就业贡献明显,对外投资合作 双赢效果显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在自身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的同时,帮助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完善了工业体系,推动 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当地就业,充分践行了“互 利共赢”、“惠及当地”的原则和宗旨。2014 年,中国境外企业 向投资所在国缴纳各种税金总计 192 亿美元,创造 186 万个就业岗 位,其中雇用当地员工 83.3 万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献
(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 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分别公布了按照该年末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和年度境外企业销售收入 排序的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100强,根据不同指标,入围企 业名单和排序存在一定的差异,下表是按不同指标排序的中国非 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10强。 表1-1:2014年按不同指标排序的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10强 依 据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 年度境外销售收入 排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6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公司 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8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 公司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从中国100强跨国经营企业的主体看,按2014年末境外企业 资产总额排序,国有企业虽仍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异 军突起。虽然国有企业仍占据大多数,但入围的民营企业增多。 从行业分布看,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重点行业占比增加,房地产 等行业占比降低。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2014年新入围中国100
8 (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 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 《2014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分别公布了按照该年末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和年度境外企业销售收入 排序的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 100 强,根据不同指标,入围企 业名单和排序存在一定的差异,下表是按不同指标排序的中国非 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 10 强。 表 1-1:2014 年按不同指标排序的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 10 强 依 据 排名 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 年度境外销售收入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5 华润(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6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 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7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8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10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 公司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从中国 100 强跨国经营企业的主体看,按 2014 年末境外企业 资产总额排序,国有企业虽仍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异 军突起。虽然国有企业仍占据大多数,但入围的民营企业增多。 从行业分布看,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重点行业占比增加,房地产 等行业占比降低。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2014年新入围中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