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来源: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别名:薯蓣、 薯药、白山药(西北)、长山药、怀山药等 制:生用:麸炒用
山药 • 来源: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别名:薯蓣、 薯药、白山药(西北)、长山药、怀山药等。 • 炮制:生用;麸炒用
图野里的山药
田野里的山药
性能: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肾止带。 本品性平和缓,既可补气,又可养阴,有“平补 气阴”之长;因作用遍及肺、脾、肾三脏,故又云 “平补三阴”;兼有涩性,有固涩之功 应用:1、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脾气、脾阴虚均 可 2、肺虚咳喘——肺气、肺阴虚并宜 3、肾虚不固——肾阴、肾气虚止带下、遗精、遗尿 尿频。 4、消渴。 用量用法:10~30克。生用补肾益阴;炒用健脾补 肺止泻
• 性能:甘,平。归脾、肺、肾经。 •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肾止带。 • 本品性平和缓,既可补气,又可养阴,有“平补 气阴”之长;因作用遍及肺、脾、肾三脏,故又云 “平补三阴”;兼有涩性,有固涩之功。 • 应用:1、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脾气、脾阴虚均 可。 • 2、肺虚咳喘——肺气、肺阴虚并宜。 • 3、肾虚不固——肾阴、肾气虚止带下、遗精、遗尿 尿频。 • 4、消渴。 • 用量用法:10 ~30克。生用补肾益阴;炒用健脾补 肺止泻
白扁豆 ·来源:豆科缠绕植物扁豆的种子。别名:扁豆、 羊眼豆、沿藤豆、白花豆、小白鞋、南豆等。 炮制:生用;炒用 ·功用疏要:本品甘温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 不燥烈,功能健脾化湿,兼可消暑。用于脾虚湿 盛的泄泻、暑湿吐泻,亦可用于赤白带下及热毒 疮疡、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白扁豆 • 来源:豆科缠绕植物扁豆的种子。别名:扁豆、 羊眼豆、沿藤豆、白花豆、小白鞋、南豆等。 • 炮制:生用;炒用。 • 功用疏要:本品甘温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 不燥烈,功能健脾化湿,兼可消暑。用于脾虚湿 盛的泄泻、暑湿吐泻,亦可用于赤白带下及热毒 疮疡、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甘草 ·来源:豆科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的根和根茎。别名:国老、蜜草、甜草根、甜根 子等。 胀 ·炮制:生用;蜜炙。 3
甘草 • 来源:豆科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的根和根茎。别名:国老、蜜草、甜草根、甜根 子等。 • 炮制:生用;蜜炙。 胀 果 甘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