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 概念: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经。 功效:基本方式——行血;通经;散瘀 具体效果——止痛、消肿、消痈、利痹、破血 消癥等 按:现代硏究:(1)改善血流动力学;(2)改善血液流变 学;(③)改善微循环;(4)加强子宫收缩;⑤5抗肿瘤;(6) 促进增生组织软化或吸收;()抗菌、抑菌、減毒。 应用:瘀血证——血行失畅、瘀血阻滞;痛、肿、出 ·内科:胸胁脘腹疼痛、头痛、痹痛、瘫痪、癥瘕积聚; 外科:疮痈肿痛、脱疽等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概念: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 •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经。 • 功效:基本方式——行血;通经;散瘀。 • 具体效果——止痛、消肿、消痈、利痹、破血 消癥等。 • 按:现代研究:⑴改善血流动力学;⑵改善血液流变 学;⑶改善微循环;⑷加强子宫收缩;⑸抗肿瘤;⑹ 促进增生组织软化或吸收;⑺抗菌、抑菌、减毒。 • 应用:瘀血证——血行失畅、瘀血阻滞;痛、肿、出 血。 • 内科:胸胁脘腹疼痛、头痛、痹痛、瘫痪、癥瘕积聚; 外科:疮痈肿痛、脱疽等; • •
伤科:跌打肿痛、筋骨折伤等; 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痛、难产、胞衣 不下等 配伍:(1)行气药 (2)寒凝血滞——温里散寒药;疮痈——清热凉血 药、清热解毒药;风湿痹痛——祛风湿药;跌打损伤 补肝肾、续筋骨药;癥瘕积聚——一软坚散结药;气血 虚弱——益气补血药。 使用注意:(1)孕妇慎用 (2)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瘀者忌用
• 伤科:跌打肿痛、筋骨折伤等; • 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痛、难产、胞衣 不下等。 • 配伍:⑴行气药。 • ⑵寒凝血滞——温里散寒药;疮痈——清热凉血 药、清热解毒药;风湿痹痛——祛风湿药;跌打损伤— —补肝肾、续筋骨药;癥瘕积聚——软坚散结药;气血 虚弱——益气补血药。 • 使用注意:⑴孕妇慎用; • ⑵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瘀者忌用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本类药多属血中气药——即活血为主,兼能 行气之品,以止痛作用突出为特点。性能辛散, 用于各类血瘀或气滞血瘀的疼痛;其他瘀血证也 广泛使用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 本类药多属血中气药——即活血为主,兼能 行气之品,以止痛作用突出为特点。性能辛散, 用于各类血瘀或气滞血瘀的疼痛;其他瘀血证也 广泛使用。 •
川芎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别名:芎勞、胡蒡 蘼芜(苗)、江蓠(苗)、香果等。《纲目》 “或云: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 头脑诸疾,故有芎勞′之名 出蜀中者 为川芎′”。 炮制:生用;炒用:酒炒
川芎 •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蘼芜(苗)、江蓠(苗)、香果等。《纲目》: “或云: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 治头脑诸疾,故有‘ ’之名。……出蜀中者, 为‘川芎’” 。 • 炮制:生用;炒用;酒炒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本品辛散气滞,温通血脉。既可活血,又能行气, 为血中气药;尚可祛风;其性升散,又可沉降;善于 止痛。古人云其可上行头目,下达血海(或下调经 水);旁彻四肢,外透皮毛 应用: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 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李东垣: “头痛必用川芎” ①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②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3、风湿痹痛 其他:①虚烦不眠;②佐助补血药。 用量用法:3—10克。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
•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本品辛散气滞,温通血脉。既可活血,又能行气, 为血中气药;尚可祛风;其性升散,又可沉降;善于 止痛。古人云其可上行头目,下达血海(或下调经 水);旁彻四肢,外透皮毛。 • 应用: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 • 2、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李东垣: “头痛必用川芎”。 • ①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 ②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 3、风湿痹痛。 • 其他: ①虚烦不眠;②佐助补血药。 • 用量用法:3—10克。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