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年度报告 作将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与此同时,受中药注射剂面临严格管控、中药饮片加成面临取消 等影响,中药行业或将面临洗牌,只有具备产品优势、重视新药研发和品种培育、拓展消费领域的中药企业或 将有望在行业变局中赢得竞争优势。 医药流通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医药流通作为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整体呈现相对分散、趋于集中的竞争格局。在医改深入推进过程中,随着 “两票制”、“营改増”、“4-σ”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及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新版《药 品管理法》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岀台,医药流通行业正在加速整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同时,医药 流通企业也将进一步通过渠道拓展、仓储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升级和整合,推动企业从单纯的药品配送商 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近几年,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公司(含在控股股东华立医药的统 计口径内,包含昆药集团和健民集团两家上市公司)在工信部2018年度医药工业百强榜中排名第49位;在全 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举办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评选中,公司获“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 百强”,名列33位:公司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 会等联合评选的“2019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昆中药《特色天然药板蓝清 热颗粒大品种培育及二次开发》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昆中药荣获2018年度中国 医药行业成长50强企业、2018年度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贝克诺顿荣获“2019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三)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坚定推动营销模式创新,通过建设多模式、多渠道、多点突破的营销体系,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打造 黄金单品品牌价值,有效推动本公司核心产品的销售。报告期内本公司核心产品络泰囻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粉针、天眩清天麻素注射液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97%、12.75% 2.坚定“双轮驱动”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倾斜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和发展口服、零售业务,为本公司 业绩増长注入新动力。以血塞通软胶囊、舒肝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血塞通片、香砂平胃颗粒、秋水仙碱片 等为代表的口服产品在治疗领域内逐步扩大市场,并保持较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70% 1457%770%、780%、24.95%、18.28%报告期内,口服剂产品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0.53%, 超过针剂产品占比:OTC营业收入增长1054% 3.着力发展推广和终端业务,聚焦分销、终端、推广三大板块,加速实施云南省终端市场延伸布局的战略。 目前,通过持续战略性并购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市场拓展,基本完成云南省终端市场布局。报告期内,终端业 11/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11 / 273 作将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与此同时,受中药注射剂面临严格管控、中药饮片加成面临取消 等影响,中药行业或将面临洗牌,只有具备产品优势、重视新药研发和品种培育、拓展消费领域的中药企业或 将有望在行业变局中赢得竞争优势。 医药流通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医药流通作为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整体呈现相对分散、趋于集中的竞争格局。在医改深入推进过程中,随着 “两票制”、“营改增”、“4+7”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及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新版《药 品管理法》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医药流通行业正在加速整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同时,医药 流通企业也将进一步通过渠道拓展、仓储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升级和整合,推动企业从单纯的药品配送商 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近几年,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公司(含在控股股东华立医药的统 计口径内,包含昆药集团和健民集团两家上巿公司)在工信部 2018 年度医药工业百强榜中排名第 49 位;在全 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举办的 2018 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评选中,公司获“2018 年度中国医药工业 百强”,名列 33 位;公司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 会等联合评选的“2019 中国医药创新企业 100 强”、“中国企业专利 500 强”。昆中药《特色天然药板蓝清 热颗粒大品种培育及二次开发》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昆中药荣获 2018 年度中国 医药行业成长 50 强企业、2018 年度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贝克诺顿荣获“2019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三) 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 坚定推动营销模式创新,通过建设多模式、多渠道、多点突破的营销体系,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打造 黄金单品品牌价值,有效推动本公司核心产品的销售。报告期内本公司核心产品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粉针、天眩清天麻素注射液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14.97%、12.75%。 2. 坚定“双轮驱动”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倾斜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和发展口服、零售业务,为本公司 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以血塞通软胶囊、舒肝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血塞通片、香砂平胃颗粒、秋水仙碱片 等为代表的口服产品在治疗领域内逐步扩大市场,并保持较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12.70%、 14.57%、7.70%、7.80%、24.95%、18.28%。报告期内,口服剂产品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例达到 50.53%, 超过针剂产品占比;OTC 营业收入增长 10.54 %。 3. 着力发展推广和终端业务,聚焦分销、终端、推广三大板块,加速实施云南省终端市场延伸布局的战略。 目前,通过持续战略性并购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市场拓展,基本完成云南省终端市场布局。报告期内,终端业
2019年年度报告 务发挥的规模增长主引擎作用效果显著,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6.76%、净利润增长141.89% 4.创新研发为公司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坚持通过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双线推进,在疗效确切、符合现代 医学发展导向的优势产品上持续收获。报告期内,本公司在已上市品种二次开发、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方面均 取得较大突破,这也为本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 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截止2019年12月31日实际完成投资72,833.29万元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1、强化品牌优势,推动口服产品在“新零售”发力 本公司“三七创新科技”络泰R血塞通和“昆中药1381”两大品牌已为市场广泛认可,并形成自身品牌效 应,品牌竞争壁垒不断加深。在“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组合战略下,通过现有优势产品,强化内部挖掘,建 立优质品牌集群,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口服系列产品在新零售态势下与消费者高效率结合。 络泰囻血塞通系列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上拥有突出影响力,公司依托云南特色植物资源,通过七十年深耕 建立了三七全产业链的可追溯体系,从种植、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到仓储物流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智 能化管控,是我国中药现代化不可多得的创新成果。以络泰血塞通软胶囊为代表的三七口服制剂系列产品, 分别在缅甸、越南、柬埔寨、卬尼、蒙古、坦桑尼亚等国获得注册,并将在非洲东部国家和西非十二个国家进 行注册和推广。通过专业学术的技术能力将络泰囻血塞通打造成为继青蒿素类抗疟药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国际市 场前景的天然植物药大品种 昆中药1381”已成为消费者熟知品牌,其认知度和辨识度逐年提升。下属子公司昆中药,肇启于明太 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中国五大中药老号之一,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昆中药坚守“毋减毋糙 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精神,造就了众多的精品国药,如舒肝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止咳丸、清肺化痰丸、 感冒消炎片、板蓝清热颗粒等,即其以“1381”为代表的传统精品国药将持续发力,让“一脉相传六百年中 药更懂中国人”品牌理念不断深入 2、发挥管理优势,激发人才组织战斗活力 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向前的驱动力。在夯实产品力的同时,本公司持续加 强人才梯队及核心文化建设,赋予企业新活力,建立起不断自我新陈代谢建的文化和机制,通过转型升级让“新 树深扎根”,形成企业新活力、新生命 12/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12 / 273 务发挥的规模增长主引擎作用效果显著,实现营业收入增长 26.76%、净利润增长 141.89%。 4. 创新研发为公司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坚持通过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双线推进,在疗效确切、符合现代 医学发展导向的优势产品上持续收获。报告期内,本公司在已上市品种二次开发、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方面均 取得较大突破,这也为本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 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实际完成投资 72,833.29 万元。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强化品牌优势,推动口服产品在“新零售”发力 本公司“三七创新科技”络泰®血塞通和“昆中药 1381”两大品牌已为市场广泛认可,并形成自身品牌效 应,品牌竞争壁垒不断加深。在“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组合战略下,通过现有优势产品,强化内部挖掘,建 立优质品牌集群,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口服系列产品在新零售态势下与消费者高效率结合。 络泰®血塞通系列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上拥有突出影响力,公司依托云南特色植物资源,通过七十年深耕, 建立了三七全产业链的可追溯体系,从种植、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到仓储物流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智 能化管控,是我国中药现代化不可多得的创新成果。以络泰®血塞通软胶囊为代表的三七口服制剂系列产品, 分别在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尼、蒙古、坦桑尼亚等国获得注册,并将在非洲东部国家和西非十二个国家进 行注册和推广。通过专业学术的技术能力将络泰®血塞通打造成为继青蒿素类抗疟药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国际市 场前景的天然植物药大品种。 “昆中药 1381”已成为消费者熟知品牌,其认知度和辨识度逐年提升。下属子公司昆中药,肇启于明太 祖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是中国五大中药老号之一,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昆中药坚守“毋减毋糙 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精神,造就了众多的精品国药,如舒肝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止咳丸、清肺化痰丸、 感冒消炎片、板蓝清热颗粒等,即其以“1381”为代表的传统精品国药将持续发力,让“一脉相传六百年,中 药更懂中国人”品牌理念不断深入。 2、 发挥管理优势,激发人才组织战斗活力 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向前的驱动力。在夯实产品力的同时,本公司持续加 强人才梯队及核心文化建设,赋予企业新活力,建立起不断自我新陈代谢建的文化和机制,通过转型升级让“新 树深扎根”,形成企业新活力、新生命
2019年年度报告 公司注重搭建人才梯队,现已建立起一支管理、研发、技术、营销等多方位富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并持 续完善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发掘培养优秀骨干人才适应企业发展,为实践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提供坚实动能。 突出市场网络优势,创新营销模式 公司持续发力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的枃建,并不断创新营销模式,精细化合伙人、学术、自营、零售等多 种营销模式并存,已形成与现有丰富产品线相匹配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近年来,在传统的招商模式 下,公司积极应对政策及市场变化,建立以省级为管理平台的现代营销服务架构,构建专业的扁平化数字营销 管理体系,推动转型创新 公司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25000余家各级医疗机构,1万多家药店。国际市场方面,销售网络已覆盖 11个亚洲国家、5个大洋洲国家、40多个非洲国家、2个欧洲国家、2个北美国家及2个拉丁美洲国家 全资子公司贝克诺顿具备国际背景和市场优势,通过产品领域的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研发产业链,优选全 球好药并引进到中国市场;在产品引进、研发、学术推广、原料药供应等领域上拥有全球优质合作伙伴,不断 将适合国内市场的高性价比的仿制药、创新药、先进的疾病治疗产品等引入中国市场。 聚焦技术研发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研发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始终坚持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不断以国家政 策、行业趋势、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硏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硏发路径,提升公司核心竞 争力。 研发布局上,已形成昆明、北京、上海、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上海研发中心,以创新药、高端 仿制药研发及引进为核心;北京,开展临床研发,加速产品注册;昆明,以云南丰富植物资源为基础,进行植 物药创新研发,搭建技术转移及中试基地:美国,探寻新药孵化及投资,挖掘海外创新药合作机会。 研发团队上,公司注重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方式,形成了以国际团队、重点院校硕 士及博士优秀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公司研发中心陆续引进了多位具有多年国际研究机构工作 经验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了一支拥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药物研发带头人团队, 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充满挑战,国内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政策频出。在政策与 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医药生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医药行业格局也将面临重塑。进入新周期、面对新格局,医 药企业在夯实经营基础、加速创新布局的同时,更积极在营销模式、研发策略、海外布局及多元化拓展等方面 寻求转型突破,以期在未来的竞争整合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13/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13 / 273 公司注重搭建人才梯队,现已建立起一支管理、研发、技术、营销等多方位富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并持 续完善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发掘培养优秀骨干人才适应企业发展,为实践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提供坚实动能。 3、 突出市场网络优势,创新营销模式 公司持续发力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的构建,并不断创新营销模式,精细化合伙人、学术、自营、零售等多 种营销模式并存,已形成与现有丰富产品线相匹配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近年来,在传统的招商模式 下,公司积极应对政策及市场变化,建立以省级为管理平台的现代营销服务架构,构建专业的扁平化数字营销 管理体系,推动转型创新。 公司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 25,000 余家各级医疗机构,1 万多家药店。国际市场方面,销售网络已覆盖 11 个亚洲国家、5 个大洋洲国家、40 多个非洲国家、2 个欧洲国家、2 个北美国家及 2 个拉丁美洲国家。 全资子公司贝克诺顿具备国际背景和市场优势,通过产品领域的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研发产业链,优选全 球好药并引进到中国市场;在产品引进、研发、学术推广、原料药供应等领域上拥有全球优质合作伙伴,不断 将适合国内市场的高性价比的仿制药、创新药、先进的疾病治疗产品等引入中国市场。 4、 聚焦技术研发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研发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始终坚持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不断以国家政 策、行业趋势、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路径,提升公司核心竞 争力。 研发布局上,已形成昆明、北京、上海、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上海研发中心,以创新药、高端 仿制药研发及引进为核心;北京,开展临床研发,加速产品注册;昆明,以云南丰富植物资源为基础,进行植 物药创新研发,搭建技术转移及中试基地;美国,探寻新药孵化及投资,挖掘海外创新药合作机会。 研发团队上,公司注重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方式,形成了以国际团队、重点院校硕 士及博士优秀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公司研发中心陆续引进了多位具有多年国际研究机构工作 经验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了一支拥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药物研发带头人团队, 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 年,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充满挑战,国内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政策频出。在政策与 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医药生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医药行业格局也将面临重塑。进入新周期、面对新格局,医 药企业在夯实经营基础、加速创新布局的同时,更积极在营销模式、研发策略、海外布局及多元化拓展等方面 寻求转型突破,以期在未来的竞争整合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019年年度报告 在此背景下,本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聚焦战略定 位,坚持以企业经营为基础,以创新研发为突破,聚焦营销转型升级,推动品牌提升,丰富产品管线、强化质 量管控、加快终端拓展、开拓全新市场,推动海外战略升级及大健康布局,各项业务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93万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430.94万元,同比增长354%, 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为公司中长期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开局 1.围绕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战略,新药布局迈出关键步伐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产业变革大势,在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战略指导下,聚焦 新疗法、新赛道、新技术,着力推动企业实现产品升级与新品研发双线并进:(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投入14,975.35万元(含昆明银诺的投入),研发投入占工业收入比重达3.3%。(2)2019年7月,公司以小 分子创新药和差异化仿制药为研发重点的上海研究院正式落地,标志着公司迈出创新研发战略关键步伐,现已 形成昆明、北京、上海、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同时,加大创新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引进,为创新药搭建 人才体系,抢占中国创新药高地。(3)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及持续的硏发投入,2019年公司布局的多个研 发项目取得良好进展。参股的美国CPI公司研发的基于新型纳米技术的晚期实体瘤治疗药CPL-200获美国FDA 临床试验批准,项目实施预示着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深λ迈进;骨质疏松治疗领域创新药(生物制品二类) 重组抗 RANKL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公司在创 新生物药的研发布局上有所突破;起效快且镇痛作用持久的抗炎镇痛仿制药KY430418&45获受理;复方降血 压药KY43031仿制药通过药审BE临床现场核查:KY44053&54及KY44055&56等研发项目通过生产现场核 查:贝克诺顿阿莫西林胶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昆中药成为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硏究企业,并取得 305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及临床试用备案件,公司在核心领域产品管线及新病种管线 的研发布局初具雏形。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24项发明专利授权,公司“特色天然药板蓝根清热颗粒大品种培 育及二次开发”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营销推广模式转型升级,突出品牌优势,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枃建多模式、多渠道、多点突破的营销体系,持续推进营销能力建设,推动品牌提升, 打造学术及品牌新模式。(1)以学术化、专业化推广为重点,规范临床研究、加强学术推广,增强产品生命 周期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完成30,008例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项目,获中华 中医药学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推荐;天眩清系列产品完成注射液治疗头晕眩晕的药物经济 学评价、在预防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并获《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 家共识(英文版和中文版)》收录:公司的银芩胶囊、露水草胶囊以及版纳药业的珠子肝泰胶囊、双姜胃痛丸、 肾荼袋泡茶等六个独家品种进入《少数民族药临床用药指南》,公司主导品种临床价值获得广泛认可。(2)
2019 年年度报告 14 / 273 在此背景下,本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聚焦战略定 位,坚持以企业经营为基础,以创新研发为突破,聚焦营销转型升级,推动品牌提升,丰富产品管线、强化质 量管控、加快终端拓展、开拓全新市场,推动海外战略升级及大健康布局,各项业务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996.33万元,同比增长14.3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430.94万元,同比增长35.4%, 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为公司中长期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开局。 1. 围绕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战略,新药布局迈出关键步伐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产业变革大势,在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战略指导下,聚焦 新疗法、新赛道、新技术,着力推动企业实现产品升级与新品研发双线并进:(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投入 14,975.35 万元(含昆明银诺的投入),研发投入占工业收入比重达 3.3%。(2)2019 年 7 月,公司以小 分子创新药和差异化仿制药为研发重点的上海研究院正式落地,标志着公司迈出创新研发战略关键步伐,现已 形成昆明、北京、上海、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同时,加大创新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引进,为创新药搭建 人才体系,抢占中国创新药高地。(3)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及持续的研发投入, 2019 年公司布局的多个研 发项目取得良好进展。参股的美国 CPI 公司研发的基于新型纳米技术的晚期实体瘤治疗药 CPI-200 获美国 FDA 临床试验批准,项目实施预示着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深入迈进;骨质疏松治疗领域创新药(生物制品二类) 重组抗 RANKL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公司在创 新生物药的研发布局上有所突破;起效快且镇痛作用持久的抗炎镇痛仿制药 KY43041&45 获受理;复方降血 压药 KY43031 仿制药通过药审 BE 临床现场核查;KY44053&54 及 KY44055&56 等研发项目通过生产现场核 查;贝克诺顿阿莫西林胶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昆中药成为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企业,并取得 305 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及临床试用备案件,公司在核心领域产品管线及新病种管线 的研发布局初具雏形。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 24 项发明专利授权,公司“特色天然药板蓝根清热颗粒大品种培 育及二次开发”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 营销推广模式转型升级,突出品牌优势,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构建多模式、多渠道、多点突破的营销体系,持续推进营销能力建设,推动品牌提升, 打造学术及品牌新模式。(1)以学术化、专业化推广为重点,规范临床研究、加强学术推广,增强产品生命 周期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完成 30,008 例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项目,获中华 中医药学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推荐;天眩清系列产品完成注射液治疗头晕眩晕的药物经济 学评价、在预防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并获《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 家共识(英文版和中文版)》收录;公司的银芩胶囊、露水草胶囊以及版纳药业的珠子肝泰胶囊、双姜胃痛丸、 肾茶袋泡茶等六个独家品种进入《少数民族药临床用药指南》,公司主导品种临床价值获得广泛认可。(2)
2019年年度报告 借助昆中药新ⅥI的落地及推广,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品牌重塑,实现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提 升;通过“最美药店人”、“领跑昆中药1381等品牌推广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重构中医药生态圈,奠定精 品国药行业地位,助推昆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3)以“络泰血塞通”为突破,重点打造三七创新科技领导 者品牌,搭建心脑血管疾病慢病管理生态圈,奠定三七口服系列药品在零售端的品牌及学术地位,构建学术型 零售新模式。(4)聚焦黄金单品销售的冋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广潜力品种的提升上量,通过倾斜 和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和发展OTC业务,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3.加快医药终端拓展,加强平台搭建,以终端业务规模增长为主引擎 报告期内,昆药商业坚定推行“深耕云南、布局终端”战略,着力拓展终端与现代物流业务,一方面,通 过收购保山民心、临沧广康等公司股权及增资云南昆康公司,持续推进区域商业龙头布局,现已基本完成云南 省终端市场延伸布局: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马金铺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代储代配 资质的获取及通过云南省药品物流服务能力AAA等级评定等工作,推动昆药商业从以分销为主的业务模式向 集合分销、终端、推广、现代物流的综合业务模式转变。终端业务发挥的规模增长主引擎作用明显,报告期内, 昆药商业实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211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786家,OTC终端覆盖8142家及直营零售门 店覆盖127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2,02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6 4.聚焦全球资源,海外业务平台捷报频传,大健康产业布局蓝图初显 作为国内首家将中药注射剂带向海外的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依托国家战略、结合自身产品优势积极拓展海 外业务。公司定位于“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推动海外战略实现由“产品走出去”向“产业走出去” 的转变。2019年6月,公司获得比尔·盖茨基金会约450万元资金支持,科泰复PQ认证完成BE预实验参比 制剂报告、启动BE试验。科泰复PQ认证获实质性推动,为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公立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此 外,公司完成了苏丹科泰复的注册,完成科美国血塞通软胶囊、新研发保健品样品生产及前期上市准备。产业 方面,努库斯公司甘草酸项目正式生产、乌干达医疗中心试点布局,为公司实现海外战略转型赢得良好开局。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充分利用在医药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研发、市场和品牌优势,在夯 实精品国药推广基础上,将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向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等领域延伸。凭借公司在传统植物药 方面深厚的科研技术底蕴和自产优势,聚焦特色植物资源如青蒿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硏发,形成快速将科研 成果转化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营销渠道重构,探索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 一体化综合渠道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 5.马金铺生产基地投入运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共建产业新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昆中药、昆药商业搬迁至马金铺生产基地,标志着昆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运 营。昆中药新厂区引进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智能化中药生产设备,实现中药生产过程的全智能控制,为昆中 15/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15 / 273 借助昆中药新 VI 的落地及推广,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品牌重塑,实现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提 升;通过“最美药店人”、 “领跑昆中药 1381”等品牌推广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重构中医药生态圈,奠定精 品国药行业地位,助推昆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3)以“络泰®血塞通”为突破,重点打造三七创新科技领导 者品牌,搭建心脑血管疾病慢病管理生态圈,奠定三七口服系列药品在零售端的品牌及学术地位,构建学术型 零售新模式。(4)聚焦黄金单品销售的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广潜力品种的提升上量,通过倾斜 和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和发展 OTC 业务,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3. 加快医药终端拓展,加强平台搭建,以终端业务规模增长为主引擎 报告期内,昆药商业坚定推行“深耕云南、布局终端”战略,着力拓展终端与现代物流业务,一方面,通 过收购保山民心、临沧广康等公司股权及增资云南昆康公司,持续推进区域商业龙头布局,现已基本完成云南 省终端市场延伸布局;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马金铺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代储代配 资质的获取及通过云南省药品物流服务能力 AAA 等级评定等工作,推动昆药商业从以分销为主的业务模式向 集合分销、终端、推广、现代物流的综合业务模式转变。终端业务发挥的规模增长主引擎作用明显,报告期内, 昆药商业实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 211 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 786 家,OTC 终端覆盖 8142 家及直营零售门 店覆盖 127 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2,028.1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76%。 4. 聚焦全球资源,海外业务平台捷报频传,大健康产业布局蓝图初显 作为国内首家将中药注射剂带向海外的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依托国家战略、结合自身产品优势积极拓展海 外业务。公司定位于“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推动海外战略实现由“产品走出去”向“产业走出去” 的转变。2019 年 6 月,公司获得比尔·盖茨基金会约 450 万元资金支持,科泰复 PQ 认证完成 BE 预实验参比 制剂报告、启动 BE 试验。科泰复 PQ 认证获实质性推动,为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公立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此 外,公司完成了苏丹科泰复的注册,完成科美国血塞通软胶囊、新研发保健品样品生产及前期上市准备。产业 方面,努库斯公司甘草酸项目正式生产、乌干达医疗中心试点布局,为公司实现海外战略转型赢得良好开局。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充分利用在医药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研发、市场和品牌优势,在夯 实精品国药推广基础上,将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向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等领域延伸。凭借公司在传统植物药 方面深厚的科研技术底蕴和自产优势,聚焦特色植物资源如青蒿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形成快速将科研 成果转化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营销渠道重构,探索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 一体化综合渠道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 5. 马金铺生产基地投入运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共建产业新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昆中药、昆药商业搬迁至马金铺生产基地,标志着昆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运 营。昆中药新厂区引进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智能化中药生产设备,实现中药生产过程的全智能控制,为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