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年度报告 六、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名称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境内)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131号汇都国际6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陈荣举、陈玮 名称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办公地址 上海市新华路639号 的财务顾问 签字的财务顾问主办人姓名张飞 持续督导的期间 017年5月8日至本期激励计划结束 七、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19年 2018年 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17年 营业收入 8,11963,320.367,101,97,675.0314.335,852,287,4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309,421.73335,535,842.10 35.40%330,096,566.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332,505,236.50256,795,432.00 9.48%260,989,286.95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9,500909.97352,074,123.53 21.99%282,704,9.25 本期末比上 2019年末 2018年末 同期末增 2017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96,201,236.633,820,539,407.95 9.83%3,665,882,578.70 总资产 434,930,607496,891,613,423.84 7.88%6,338,173,102.24 [期末总股本 760,947,792.00762,391,992.00 0.19%788,688,620.00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19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18年 增减(%) 2017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5967 0.4364 36.73 0.420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965 0.4366 36.62 0.420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4367 0.3340 30.75 0.3321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78增加2.57个百分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8.43 6.79增加1.64个百分 7.3 产收益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6/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6 / 273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内) 名称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 131 号汇都国际 6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陈荣举、陈玮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财务顾问 名称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 办公地址 上海市新华路 639 号 签字的财务顾问主办人姓名 张飞 持续督导的期间 2017 年 5 月 8 日至本期激励计划结束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19年 2018年 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17年 营业收入 8,119,963,320.36 7,101,977,675.03 14.33% 5,852,287,432.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4,309,421.73 335,535,842.10 35.40% 330,096,566.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32,505,236.50 256,795,432.00 29.48% 260,989,286.9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29,500,909.97 352,074,123.53 21.99% 282,704,997.25 2019年末 2018年末 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 2017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4,196,201,236.63 3,820,539,407.95 9.83% 3,665,882,578.70 总资产 7,434,930,607.49 6,891,613,423.84 7.88% 6,338,173,102.24 期末总股本 760,947,792.00 762,391,992.00 -0.19% 788,688,620.00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19年 2018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2017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967 0.4364 36.73 0.420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965 0.4366 36.62 0.420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 0.4367 0.3340 30.75 0.332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35 8.78 增加2.57个百分 点 9.1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 8.43 6.79 增加1.64个百分 点 7.3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019年年度报告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差异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差异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九、2019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月份) (4-6月份) (7-9月份) (10-12月份) 营业收入 1,77,0702,273.341,978,158,734.662,009,300,141.642,354,802,170.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03,083,732.50 132,256,079.66 124,479,064.23|94,490,545.34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79,662,052.13121,797,265.74 109,433,803.42 21,612,115.21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07,926,400.96216,001,430.37 117,758,301.02203,667,579.54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己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附注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19年金额适 (如2018年金额 2017年金额 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950,804.48 182,787.80 4,971.16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 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 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85,346,180.52 47,34402.6051,654,312.38 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126,000.00 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7/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7 / 273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19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 月份) 第二季度 (4-6 月份) 第三季度 (7-9 月份) 第四季度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777,702,273.34 1,978,158,734.66 2,009,300,141.64 2,354,802,170.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103,083,732.50 132,256,079.66 124,479,064.23 94,490,545.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 79,662,052.13 121,797,265.74 109,433,803.42 21,612,115.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 -107,926,400.96 216,001,430.37 117,758,301.02 203,667,579.5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19 年金额 附注 (如 适 用) 2018 年金额 2017 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950,804.48 182,787.80 4,971.16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 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 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 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85,346,180.52 47,344,029.60 51,654,312.38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126,000.00
019年年度报告 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1,059,347.23 1,295,572.4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5,070,334.72 2,675,783.16-3,949,919.6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48,735,524.69 47,779,683.0633,505,578.1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1,279,076.53 -1,772,172.96 340,400.75 所得税影响额 18,078,929.88 -1,41310641-1190648 合计 121,804,185.23 78,740,410.1069,107,279.86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301,805,168.98210,899126.46-90,90,44.52 44,390,423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_184,2430.001830.94641 59,839.41 528,002.55 486,048,275.98|395,202,672.87-90,845,603.11 44,918,425.85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业务领域覆盖医药全产业链,核心业务涵盖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医药流 通及大健康产业等领域,业务发展立足中国本土并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 公司围绕“聚焦心脑血管疾病、专注慢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型国际化药品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坚定地走创 新、国际化道路,并通过构建以医药工业为内生核心、海外投资并购和医药流通为外延拓展、医药大健康产业 为整合扩张的三级生态圈,最大限度分享中国医药健康行业的持续增长机会。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 力,通过昆药、昆中药、贝克诺顿三大市场销售平台,实施处方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双轮驱动”营销战略, 通过夯实现有核心产品管线的盈利基础,打造络泰囻血塞通系列和“昆中药1381”系列两大口服类产品的新盈 利增长极,推动公司在心脑血管、抗肿瘤、消化代谢等领域实现硏发创新,并为公司中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持续 动力,持续构建公司生物医药大健康平台。 1.医药制造工业—内生核心生态圈 (1)本公司医药工业领域以昆药、昆中药、贝克诺顿、血塞通药业、版纳药业、贝克诺顿(浙江)、武陵山 制药七大医药生产企业为核心,产品聚焦心脑血管(聚焦脑卒中)、神经系统、骨科、抗感染、抗疟疾及舒肝 8/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8 / 273 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1,059,347.23 1,295,572.4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5,070,334.72 -2,675,783.16 -3,949,919.6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48,735,524.69 47,779,683.06 33,505,578.1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1,279,076.53 -1,772,172.96 -340,400.75 所得税影响额 -18,078,929.88 -13,413,706.64 -11,893,261.48 合计 121,804,185.23 78,740,410.10 69,107,279.86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301,805,168.98 210,899,726.46 -90,905,442.52 44,390,423.3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84,243,107.00 184,302,946.41 59,839.41 528,002.55 合计 486,048,275.98 395,202,672.87 -90,845,603.11 44,918,425.85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业务领域覆盖医药全产业链,核心业务涵盖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医药流 通及大健康产业等领域,业务发展立足中国本土并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 公司围绕“聚焦心脑血管疾病、专注慢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型国际化药品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坚定地走创 新、国际化道路,并通过构建以医药工业为内生核心、海外投资并购和医药流通为外延拓展、医药大健康产业 为整合扩张的三级生态圈,最大限度分享中国医药健康行业的持续增长机会。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 力,通过昆药、昆中药、贝克诺顿三大市场销售平台,实施处方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双轮驱动”营销战略, 通过夯实现有核心产品管线的盈利基础,打造络泰®血塞通系列和“昆中药 1381”系列两大口服类产品的新盈 利增长极,推动公司在心脑血管、抗肿瘤、消化代谢等领域实现研发创新,并为公司中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持续 动力,持续构建公司生物医药大健康平台。 1. 医药制造工业——内生核心生态圈: (1)本公司医药工业领域以昆药、昆中药、贝克诺顿、血塞通药业、版纳药业、贝克诺顿(浙江)、武陵山 制药七大医药生产企业为核心,产品聚焦心脑血管(聚焦脑卒中)、神经系统、骨科、抗感染、抗疟疾及舒肝
2019年年度报告 解郁等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络泰③血塞通系列、天眩淸⑧天麻素系列、蒿甲醚系列、舒肝颗粒、参苓健脾 颗粒、阿莫西林、舒美特系列(阿奇霉素)、阿法迪三胶囊、阿尔治(玻璃酸钠注射液)等。 (2)通过自营和精细化招商的营销模式,公司坚持以提供安全、卓越的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为核心,打造科 学化、专业化、品牌化能力。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真实可靠的产品研究数据和循证 医学证据:另一方面坚定推进“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组合战略,深化营销模式整合,不断加强营销队伍的专 业化推广,强化产品学术影响力,以络泰@血塞通系列口服制剂产品为契机,将“三七创新科技引领者”的权威 学术影响力延伸至消费者,加大产品推广的区琙覆盖和终端覆盖,深化、细化、优化、强化市场终端服务和管 理,全面提升营销质量,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 (3)持续加大包括创新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差异化仿制药物等研发领域投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 淀和悠久的研发传统,本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研发作为业务核心驱动力,通过搭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梯队 完善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在持续开展创新药物研发与上市大品种技术提升的同时,积极布局化药、生物药领 域,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双轮驱动的创新研发战略下,实现创新药物研发的突破。 2.海外投资并购——外延生态圈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把握全球视野战略机遇点,以“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为海 外战略定位。一方面,公司已建立近50个国家的国际销售网络,科泰复、蒿甲醚及血塞通系列等产品不仅迈 入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更是进军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盖茨基金会专家的指导下,PQ认证工作持续 推进,不断进行产品技术攻关及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为公司产品走向国际公立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 逐步形成以药品销售为核心业务,覆盖药品流通连锁、健康检査等方面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健康 检查中心、小型医院、连锁药房、医疗耗材及药品的生产基地等,最终在非洲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 医疗服务机构体系,做国际化认证、研发、制造、贸易和医疗的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 3.医药流通领域——拓展生态圈 公司持续加强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核心优势竞争力。昆药商 业作为本公司旗下重点医药流通平台,在云南省医药流通企业中位列第三。近年来,凭借外延式终端布局战略 的顺利推进,昆药商业顺应国家医改及流通政策的变化趋势,加快医疗终端拓展,加强州市级平台搭建,提升 终端市场份额。2019年,昆药商业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商业流通领域 的行业竞争力。 4.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整合扩张生态圈 公司及时把握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契机,充分利用公司在医药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研发、市场、品牌优 势,在夯实精品国药推广基础上,将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向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等领域延伸。凭借公司在传 9/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9 / 273 解郁等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络泰○R 血塞通系列、天眩清○R 天麻素系列、蒿甲醚系列、舒肝颗粒、参苓健脾 胃颗粒、阿莫西林、舒美特系列(阿奇霉素)、阿法迪三胶囊、阿尔治(玻璃酸钠注射液)等。 (2)通过自营和精细化招商的营销模式,公司坚持以提供安全、卓越的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为核心,打造科 学化、专业化、品牌化能力。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真实可靠的产品研究数据和循证 医学证据;另一方面坚定推进“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组合战略,深化营销模式整合,不断加强营销队伍的专 业化推广,强化产品学术影响力,以络泰○R 血塞通系列口服制剂产品为契机,将“三七创新科技引领者”的权威 学术影响力延伸至消费者,加大产品推广的区域覆盖和终端覆盖,深化、细化、优化、强化市场终端服务和管 理,全面提升营销质量,构建学术型零售新模式。 (3)持续加大包括创新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差异化仿制药物等研发领域投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 淀和悠久的研发传统,本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研发作为业务核心驱动力,通过搭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梯队 完善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在持续开展创新药物研发与上市大品种技术提升的同时,积极布局化药、生物药领 域,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双轮驱动的创新研发战略下,实现创新药物研发的突破。 2. 海外投资并购——外延生态圈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把握全球视野战略机遇点,以“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为海 外战略定位。一方面,公司已建立近 50 个国家的国际销售网络,科泰复、蒿甲醚及血塞通系列等产品不仅迈 入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更是进军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盖茨基金会专家的指导下, PQ 认证工作持续 推进,不断进行产品技术攻关及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为公司产品走向国际公立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 逐步形成以药品销售为核心业务,覆盖药品流通连锁、健康检查等方面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健康 检查中心、小型医院、连锁药房、医疗耗材及药品的生产基地等,最终在非洲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 医疗服务机构体系,做国际化认证、研发、制造、贸易和医疗的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 3. 医药流通领域——拓展生态圈 公司持续加强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核心优势竞争力。昆药商 业作为本公司旗下重点医药流通平台,在云南省医药流通企业中位列第三。近年来,凭借外延式终端布局战略 的顺利推进,昆药商业顺应国家医改及流通政策的变化趋势,加快医疗终端拓展,加强州市级平台搭建,提升 终端市场份额。2019 年,昆药商业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商业流通领域 的行业竞争力。 4. 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整合扩张生态圈 公司及时把握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契机,充分利用公司在医药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研发、市场、品牌优 势,在夯实精品国药推广基础上,将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向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等领域延伸。凭借公司在传
2019年年度报告 统植物药方面深厚的科硏技术底蕴和自产优势,聚焦特色植物资源如青蒿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形成快 速将科硏成果转化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营销渠道重构,探索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通过 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渠道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 (二)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与人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药品的使用与人类的 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医药的需求相对刚性和稳定,使得医药行业成为弱周期性行业。医药产业是国家着力培 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中国制造2025》 都将发展生物医药列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保险 体系的逐渐完善、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医疗资源、医药行业仍将保 持持续稳健发展,发展空间巨大:从短期来看,医药产业作为终端消费的一大领域,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医药 政策及行业自身三大领域的风险,存在一定下行压力,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面临重塑。 处方药业务在政策引导下向创新驱动转型。近年来,在国家医保控费、三医联动的大背景下,药品相关政 策频出,一方面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药品带量全国扩围逐步落地、GPO(医药药品集团)采购、 辅助用药目录、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等政策对药品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4+7”药品带量采购模 式、国家医保局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的全面推行将彻底重构中国医药的行业逻辑体系,仿制药开启以价换量模式, 行业竞争从销售端转移至研发生产端,成本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2019年12月1日新版 《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药品上市持有人(MAH)制度、创新药申报优先审评、创新药通过谈 判进入医保目录等政策的落地,在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评审批效率的同时,鼓励医药企业加大 研发力度,积极布局创新药,推动创新药时代的加速到来。创新成为医改新周期下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投资 主线,创新转型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医中药有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 受众人群广泛。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始终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原则,此前已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发展规划纲要(2016-2030)》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及 《中医药法》均对中医药发展给予积极引导和推动,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 新发展的意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更为中医药在 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使中药行业政策渐趋明朗。未来,中医药将聚焦心血管、肿瘤、 骨骼、慢性呼吸系统、糖尿病等疾病领域,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在慢病的预防、诊疗和康复阶段发挥重要作 用,守护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医药尤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而公司作为主要参与者的“青蒿素” 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为中医药的科研创新及发展路径带来启示,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合 10/273
2019 年年度报告 10 / 273 统植物药方面深厚的科研技术底蕴和自产优势,聚焦特色植物资源如青蒿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形成快 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营销渠道重构,探索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通过 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渠道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 (二) 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与人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药品的使用与人类的 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医药的需求相对刚性和稳定,使得医药行业成为弱周期性行业。医药产业是国家着力培 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中国制造 2025》 都将发展生物医药列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保险 体系的逐渐完善、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医疗资源、医药行业仍将保 持持续稳健发展,发展空间巨大;从短期来看,医药产业作为终端消费的一大领域,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医药 政策及行业自身三大领域的风险,存在一定下行压力,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面临重塑。 处方药业务在政策引导下向创新驱动转型。近年来,在国家医保控费、三医联动的大背景下,药品相关政 策频出,一方面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药品带量全国扩围逐步落地、GPO(医药药品集团)采购、 辅助用药目录、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等政策对药品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4+7”药品带量采购模 式、国家医保局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的全面推行将彻底重构中国医药的行业逻辑体系,仿制药开启以价换量模式, 行业竞争从销售端转移至研发生产端,成本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2019 年 12 月 1 日新版 《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药品上市持有人(MAH)制度、创新药申报优先审评、创新药通过谈 判进入医保目录等政策的落地,在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评审批效率的同时,鼓励医药企业加大 研发力度,积极布局创新药,推动创新药时代的加速到来。创新成为医改新周期下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投资 主线,创新转型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医中药有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 受众人群广泛。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始终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原则,此前已发布的《“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发展规划纲要(2016-2030)》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及 《中医药法》均对中医药发展给予积极引导和推动,2019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 新发展的意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更为中医药在 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使中药行业政策渐趋明朗。未来,中医药将聚焦心血管、肿瘤、 骨骼、慢性呼吸系统、糖尿病等疾病领域,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在慢病的预防、诊疗和康复阶段发挥重要作 用,守护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医药尤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而公司作为主要参与者的“青蒿素” 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为中医药的科研创新及发展路径带来启示,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