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 虹口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8分) 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 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 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髙,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 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 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 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 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 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 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竞死。疑出私财买棺,殡 于城南聚它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 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 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 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 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 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 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君脱不取 (2)人用 是多疑 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杖踵疑门 拄着拐杖 B.具床褥 炉灶 准备 C.籍其数而封识之计算 D.众拒门不 内 同“纳 19.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2分) A.得粟以自给 B.反赆 以货 C.妻卧草中以号 D.俾妇 邀以归 20.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上海市各区 2017 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 虹口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2 题。(18 分) 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 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 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 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 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 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 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 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 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竞死。疑出私财买棺,殡 于城南聚它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 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 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 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 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 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 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君脱不取 (2)人用 是多疑 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杖踵疑门 拄着拐杖 B.具床褥 炉灶 准备 C.籍其数而封识之 计算 D.众拒门不 内 同“纳” 19.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2 分) A.得粟以自给 B.反赆 以货 C.妻卧草中以号 D.俾妇 邀以归 20.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21.第①段写李疑“固贫甚”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第②③段用相同手法写了李疑的两件事,指出这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四) 17.如果赞美(2分) 8.C(2分) 19.C(2分) 20.(1)我不幸遭受疾病,没有人家让我住宿。(被,舍,宾语前置) (2)患难中互相帮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为什么回报呢?(恤、宜,何 为)(6分) 21.为后文救助他人和“取囊按籍还之”、“不取其报”做铺垫,突出他品行的 美好。(3分) 22.这两段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别人的唯利是图与李疑的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古义勇风的推崇。(这两 段都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别人的唯利是图冷漠反衬李疑的轻财好义,表达了作者 对李疑的赞美之情)(3分) 【参考译文】李疑自字思问,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 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 范景淳在史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十分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 柱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得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你品德 很髙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 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他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 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 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 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你的大恩,行囊 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 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取, 我死后,恐怕被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 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 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葬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 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 取出行囊按账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肯接受,反而用财物 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 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了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 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这一幕,问清楚原委后,回家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 着自己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
21.第①段写李疑“固贫甚”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 22.第②③段用相同手法写了李疑的两件事,指出这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四) 17.如果赞美(2 分) 18.C(2 分) 19.C(2 分) 20.(1)我不幸遭受疾病,没有人家让我住宿。(被,舍,宾语前置) (2)患难中互相帮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为什么回报呢?(恤、宜,何.... 为)(6 分) 21.为后文救助他人和“取囊按籍还之”、“不取其报”做铺垫,突出他品行的 美好。(3 分) 22.这两段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别人的唯利是图与李疑的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 急人之难、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古义勇风的推崇。(这两 段都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别人的唯利是图冷漠反衬李疑的轻财好义,表达了作者 对李疑的赞美之情)(3 分) 【参考译文】李疑自字思问,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 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 范景淳在史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十分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 柱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得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你品德 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 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他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 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 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 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你的大恩,行囊 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 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取, 我死后,恐怕被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 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 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葬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 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 取出行囊按账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肯接受,反而用财物 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 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了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 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这一幕,问清楚原委后,回家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 着自己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
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 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 利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照顾范景淳一样。过 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因为这 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 啊,好人!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 表,可是他做的事,却有真挚淳朴的仁义之风。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 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7分) 1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令骠骑出代郡,令大 将军出定襄。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 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 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 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 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羸,壮骑可数百, 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 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 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實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 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2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 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 3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 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 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4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 侯伉坐法失侯。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 后二岁,冠军侯国除。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汉军既度幕,人马罢( )(2)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 侯(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会日且入( A.还要B.尚且 C.将要 D.况且 (2)直左方兵( A.通“值”,进击 B.通“值”,遇到。C.通“值”,价值相 当 D.通“值”,兵力相当 20.把第①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 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 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 利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照顾范景淳一样。过 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因为这 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 啊,好人!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 表,可是他做的事,却有真挚淳朴的仁义之风。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 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8—23 题。(17 分) 1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令骠骑出代郡,令大 将军出定襄。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 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 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 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 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羸,壮骑可数百, 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 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 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 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2 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 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 3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 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 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4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 侯伉坐法失侯。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 后二岁,冠军侯国除。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汉军既度幕,人马罢( ) (2)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 侯( )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会日且入( ) A.还要 B.尚且 C.将要 D.况且 (2)直左方兵( ) A.通“值”,进击。 B.通“值”,遇到。 C.通“值”,价值相 当。 D.通“值”,兵力相当。 20.把第①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 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赵信为单于谋曰 (2)女为人臣子,不顾 恩义 B.(1)乃悉远北其辎重 (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 C.(1)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 (2)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 病 D.(1)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 (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 弟 22.本文对卫将军和骠骑将军与匈奴作战的记述有详有略,请对此简要说明。(3 分) 23.依据第③划线句,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主要品质。(2 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7分) 18.2分(1)通“疲”,疲惫(2)触犯犯罪 19.2分()C(2)B 20.6分正碰上大将军的军队开出塞外一千多里,看见单于的军队排成阵势等待 (着汉军)(或在那里),于是大将军又命令用武刚车围成环形营垒(自己 排成环型营垒),又放纵(放出、派出)五千骑兵前往(奔袭)抵挡匈奴(命令 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 关键词:适值,陈,当 21.2分B 22.3分写大将军详尽。先写战前单于的谋略;后叙两军相遇时匈奴以逸待劳 大将军指挥沉稳,列阵派兵作战;此时又描绘红日西坠、飞沙走石的自然景物 然后写大将军派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队,单于夜逃,大将军驱兵追击,烧其城和 余粮两还口而写骠骑将军只用“直左方兵”四字写作战过程,用斩获功劳多于大 将军一句概括的叙述写作战结果。 说明:写大将军与匈奴作战,战前、战时、战斗结束都非常详细;应结合 原文对这三个阶段的“详”具体分析。 23.2分 不拘古法;自负不羁舍家保国:以国当家;以国为家;一心为国 普陀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①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 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1)赵信为单于谋曰 (2)女为人臣子,不顾 恩义 B.(1)乃悉远北其辎重 (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 C.(1)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 (2)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 病 D.(1)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 (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 弟 22.本文对卫将军和骠骑将军与匈奴作战的记述有详有略,请对此简要说明。(3 分) 23.依据第③划线句,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主要品质。(2 分) □□□□ □□□□ 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8-23 题。 (17 分) 18.2 分(1)通“疲”,疲惫 (2)触犯 犯罪 19.2 分 (1)C (2)B 20.6 分 正碰上大将军的军队开出塞外一千多里,看见单于的军队排成阵势等待 (着汉军) (或在那里),于是大将军又命令用武刚车围成环形营垒(自己 排成环型营垒),又放纵(放出、派出)五千骑兵前往(奔袭)抵挡匈奴(命令 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 关键词:适值,陈,当 21.2 分 B 22.3 分写大将军详尽。先写战前单于的谋略;后叙两军相遇时匈奴以逸待劳, 大将军指挥沉稳,列阵派兵作战;此时又描绘红日西坠、飞沙走石的自然景物; 然后写大将军派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队,单于夜逃,大将军驱兵追击,烧其城和 余粮两还口而写骠骑将军只用“直左方兵”四字写作战过程,用斩获功劳多于大 将军一句概括的叙述写作战结果。 说明:写大将军与匈奴作战,战前、战时、战斗结束都非常详细;应结合 原文对这三个阶段的“详”具体分析。 23.2 分 不拘古法;自负不羁舍家保国;以国当家;以国为家;一心为国 普陀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20 题。(17 分) ①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 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
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 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 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②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 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 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 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 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①。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 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 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 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 “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 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③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翱甚倚恭,转左。父忧 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 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 谥庄敏。 《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注】①戢:收敛,停止。②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补实耗的所余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除户部的主事() (2)寻迁江江西左布政使( 3)官吏干没五十万() (4)酌轻重()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杨傅荐,擢莱州知府。/余以充本府军饷。 B、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 C、恭白于巡抚韩雍。/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 D、遂放遣守者八百人。/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 19、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为官履历看,崔恭的仕途一帆风顺,从未遭受过贬谪罢黜。 B、崔恭认为李秉所制定的耗羡计算方法不公平,因此恢复旧例。 C、宪宗即位时崔恭“乞致仕”,说明他还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D、崔恭最后在太子少保的职位上去世,朝廷为此给他加赠缢号 20、本文从多方面展示了崔恭理政的才能,请简要概述。(4分) 答案
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 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 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②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 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 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 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 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①。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 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 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 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 “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 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③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翱甚倚恭,转左。父忧 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 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 谥庄敏。 ——《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注】①戢:收敛,停止。②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补实耗的所余。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除户部的主事( ) (2)寻迁江江西左布政使( ) (3)官吏干没五十万( ) (4)酌轻重(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杨傅荐,擢莱州知府。/余以充本府军饷。 B、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 C、恭白于巡抚韩雍。/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 D、遂放遣守者八百人。/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 19、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从为官履历看,崔恭的仕途一帆风顺,从未遭受过贬谪罢黜。 B、崔恭认为李秉所制定的耗羡计算方法不公平,因此恢复旧例。 C、宪宗即位时崔恭“乞致仕”,说明他还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D、崔恭最后在太子少保的职位上去世,朝廷为此给他加赠缢号。 20、本文从多方面展示了崔恭理政的才能,请简要概述。(4 分) 答案: